历史故事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收藏 0 0

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他们都是明朝末年的大将,并且在辽东战场上全力抵抗后金,从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或者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中,就孙承宗来说,崇祯皇帝曾评价他是“汉则孔明,唐则裴度”,也即孙承宗可以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了。换而言之,在崇祯心目中,孙承宗就是明朝的诸葛亮。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同诸葛亮不死,蜀汉不会灭亡一样。只要孙承宗不死,并受到重用的话,显然可以帮助明朝抵挡后金(清朝)。但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十一月,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在孙承宗死后的第六年,明朝正式灭亡,而清朝也在不久之后入主中原。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首先,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孙承宗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承宗可以说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了。因此,这也是孙承宗可以获得明熹宗朱由校重用的原因之一。天启元年(1621年),孙承宗官升少詹事。

同年,后金进攻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由此,在萨尔浒之战后,后金不断攻城略地,让明朝在辽东战场损失惨重。如同诸葛亮曾经说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样,有着明朝诸葛亮之称的孙承宗,也在明朝士气丧失的背景下出征辽东战场。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在明朝时期,督师是比总督更要大的官职,也即作为蓟辽督师的孙承宗,无疑全权负责了该地区的大小事务。在此基础上,孙承宗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和袁崇焕等人一起修筑关宁锦防线。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

除了修建城池之外,孙承宗还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等,这是明朝后期抵抗后金大军的重要力量。并且,孙承宗还制造甲胄、军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装备有几百万,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由此,在笔者看来,孙承宗无疑明朝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足够明朝在辽东战场挥霍了。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当然,这些财富中,最核心的还是关宁锦防线,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清朝)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众所周知,后金的八旗士兵,拥有比较精锐的士兵,所以,明朝大军一旦离开城池作为依靠,往往不是后金八旗士兵的对手。

但是,关宁锦防线的建立,促使明朝士兵可以凭借城池来削弱后金士兵的优势,并借助于大炮等武器,以此杀伤后金士兵。比如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是依靠关宁锦防线,得以重创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而袁崇焕在明朝末期得以声名鹊起,无疑要感谢培养过他的孙承宗。

此人被崇祯称为明朝的“诸葛亮”,他不死,明朝难以灭亡

最后,不过,虽然孙承宗取得了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也即让努尔哈赤视为重要的对手。但是,孙承宗没有败给后金,却因为遭到魏忠贤的妒忌,所以辞官回乡。在崇祯皇帝即位后,孙承宗又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但是,孙承宗因为遭权臣掣肘,只能告老回家。也即在明朝末期,明朝内部的消耗和倾轧,也是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在孙承宗死后的第六年,崇祯皇帝于公元1644年自缢,这意味着明朝正式灭亡,而清朝也在不久之后入主中原。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袁崇焕,孙承宗可以说是更加全面的人才,也即能文能武,不过,孙承宗却无法一直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无疑是明朝的巨大损失。

上一篇

他统治中国六十年,史学家却将他从历史上抹去

下一篇

竟然有五位皇帝,在同一时间,效命于同一支神奇的军队中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