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收藏 0 0

穆棱县,以穆棱河得名。“穆棱”,是“穆勒恩”、“木伦”的转音,满语为“马”的意思。一说此地古为“产马之区”,一说为“牧马场”,意思相近。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光绪初年试办屯田,宁古塔至三岔口驿道开通后,垦民渐集,兴建屯落。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批准,设置穆棱河分防知事,隶属绥芬厅。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将穆棱河分防知事所辖地方改设穆棱县,治所驻上城子(今兴源镇)。1910年1月2日(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民政司“札开”,委官试署穆棱县。同年4月17日(清宣统二年三月初八日),知县王荣昌“到任视事”。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管辖。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穆棱旧影丨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穆棱县城

中华民国成立后,穆棱县仍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1914年6月改隶依兰道。1929年2月,撤销道区后,由吉林省直辖。1930年4月26日,县址迁至八面通镇。时为三等县,全县总人口4.4万余人。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1937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1938年10月,县址迁至穆棱街(今穆棱镇)。1939年6月1日,将细鳞河、太平岭和黑老婆沟、小穆河、龙山等地划归新设置的绥阳县和林口县。1943年10月后,先后隶属东满总省、东满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成立穆棱县政府,隶属中共牡丹江地委。同年4月设置绥宁省,由绥宁省管辖,绥宁省撤销后改由牡丹江专区管辖。1947年1月5日,将穆棱县划分为南、北穆棱两县。同年6月15日,将南穆棱县改为穆棱县,北穆棱县改为穆北县。同年10月1日,将穆北县并入穆棱县,县址驻八面通,由牡丹江省直辖。1948年7月,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改由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改由新设立之牡丹江专区管辖。1957年1月,将梨树镇划归鸡西市。1983年9月,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1995年3月7日,民政部批复撤销穆棱县,设立穆棱市。

注:文字介绍摘自行政区划网。

————

「更多老照片、老建筑,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上一篇

宁安老建筑丨东京城兴隆寺,其石灯幢为渤海国时期石雕巨作

下一篇

牡丹江旧影丨(29张)太平路,始建于1934年,时称“中央大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