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收藏 0 0

一、史坚如,1900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史坚如(1879—1900),广东番禺人,出身官僚富家,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中日甲午战争清廷失败后,深受刺激,戊戌变法惨遭镇压,深感清廷昏庸无望,革命思想由此而生。后入广州格致书院就读,对化学兴趣尤浓,甚得教师器重。1899年在香港加入兴中会,奉孙中山命往长江联络会党。1900年惠州起义爆发,史坚如在广州响应,筹备炸药两百磅,租赁广东巡抚德寿后花园附近宅院,挖掘地道,10月26日晚引爆炸药,但引线失灵;10月28日史坚如独自再炸,引燃两百磅炸药,因其所挖掘的地道与德寿卧室有所偏差,德寿只是被炸药汽浪自床上震落受惊。10月31日史坚如赴香港时,半路被清兵抓获。1900年11月9日英勇就义。

孙中山高度评价史坚如: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二、万福华,1904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万福华(1863-1919),字绍武。安徽合肥人。早年居官,后弃官游历川、楚、湘、粤诸省,暗结志士,倾向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从事反清革命斗争。

时值帝俄强占东北,上海各界召开拒俄大会,并组织拒俄义勇队。然此时王之春却提出“割地联俄”的主张,且得到朝廷支持。遂成为革命党行刺的首选目标。

王之春在上海有一挚友,乃淮军名家吴长庆之子吴保初。革命党与他素有交往,于是利用其名义,邀请王之春赴位于英租界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当时上海滩最繁华的金谷香菜馆赴宴。熟门熟路,王之春自然毫不怀疑。暗杀团的刺客以陈自新为主,携章士钊新购的手枪,乔装为侍者,潜藏在餐馆楼上,俟机狙击;万福华携数人,携借自张继之旧手枪,埋伏于餐馆楼下,望风接应。

1904年11月19日7时许,王之春按时赴约,到了二楼,不见吴保初,正犹疑间,忽有一人近身附耳,以日本语要求笔谈。此人正是陈自新,他画蛇添足,欲接近王氏,逼他写出证据,然后诛之。王大起疑心,于是回身疾走下楼。万福华与章士钊在楼下不闻枪声,正在犹疑间,忽见王之春下得楼来,奔向马车。其势已间不容发,当时手枪被一易姓同志放在怀内,万福华腾身跃起,从易同志怀中拔出手枪,突至王之春身前,厉声呵责:“卖国贼,我代表四万万同胞对你执行枪决。”同时屡扣扳机,却未能发出一弹。原来此枪为刘师培从张继处借来,撞针已老坏,万福华等事先并未试用,所以刺杀失败。当时观者众多,巡警赶到后,立即将万福华逮捕。

后来万福华被判了10年徒刑,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获释。次年到北京,拒绝袁世凯的利诱。1914年反对袁世凯称帝,发表言论文章《论帝制之害》不被采纳,遂避地远边、躬耕自给。1916年袁世凯死后,被黎元洪招至北京,主办实业。

三、吴樾,1905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吴樾(1878—1905),字孟侠,又字梦霞。清末桐城人。光复会会员。

1902年入读保定高等学堂,广阅革命书籍,先后加入“北方暗杀团”和“光复会”。吴樾专门研究谋杀的学问,写了许多有关暗杀的文章,可以说是个暗杀的理论家。1905年吴樾决定入京刺杀满清重臣。据说,陈独秀与吴樾曾相争刺杀满清五大臣,吴樾问:“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孰为易?”陈独秀回答:“自然是前者易后者难。”吴樾欣然道:“然,则我为易,留其难者以待君。”临行前,吴樾又与陈独秀等密计于芜湖图书社小楼上,留下一份万言《意见书》,交由陈独秀伺机发表。而陈独秀则把自己制造的炸弹交给吴樾。

到达北京之后,吴樾立刻同当地的革命党人接上关系。得知清廷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位大臣准备出洋考察。吴樾决定就在火车站动手,他和秋瑾去火车站踩点。著名的女革命党人秋瑾,是吴樾志同道合的好友,当时跟随到京复职的丈夫,也居住在北京。秋瑾回南方时,吴樾写好了一纸遗嘱交给她,说:“不成功,便成仁。不达目的,誓不生还。”然后住在安徽会馆等待时机。

在此期间,吴樾写下了由13篇文章编成《暗杀时代》一书。序言说:“夫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1905年9月23日,革命党人卧底的杨笃生给吴樾送来了五位大臣次日出行的详细安排。他是随同五位大臣出国考察的翻译官。吴樾当晚在安徽会馆设宴招待各方友人,席间慷慨激昂,举止豪放,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悲恸。

1905年9月24日,吴樾穿上蓝布薄棉袍,戴着无花陵的红缨帽,扮作仆役混入火车站,上了第四节车厢。当他试图进入第三节的五位大臣包厢时, 被卫兵拦住问话,因他口音不是北方话,引起了卫士的怀疑。这时,火车头与车厢接驳,产生了惯性推动,吴樾趁势冲向包厢,随即拉响了身上的炸药。电光一闪, “轰隆”一声巨响。列车上下毙、伤数十人,吴樾当场被炸死。端方、徐世昌,戴鸿慈的前颈受轻伤,顶带花翎皆被削去。绍英受伤较重,载泽伤了一只手。

吴樾死后,被满清抛尸荒野,幸有志士金某保全尸骸。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主持吴樾遗体的公葬。吴樾刺五大臣的事迹传遍天下,他的好友陈独秀赋诗哀悼:

伯先京口夸醇酒,

孟侠龙眠有老亲。

仗剑远游五岭外,

碎身直捣虎狼秦。

四、徐锡麟,1907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汉族,浙江绍兴人。1873年生,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徐一度被恩铭所赏识和厚遇,委任其为安庆巡警学堂堂长。但是徐认为,恩铭的赏识是私人的,杀死恩铭为的是民族和国家。徐锡麟被凌迟处死,用的是最毒的酷刑,先击碎睾丸,再挖心剖肝,极为惨烈。

相约起事的秋瑾,被徐锡麟之弟徐伟的供词牵连出。她得知徐锡麟的起义失败后,完全可以逃跑。但她坚决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独自坐等清军逮捕。秋瑾坚不吐供,从容就义,写下一句著名的诗:秋风秋雨愁煞人!

五、汪精卫,1910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没错就是这个被冠以大汉奸之名的汪精卫,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1901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广州府县第一名考取秀才。1904年和胡汉民等考取赴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公费留学生。1905年7月,参加广东人留学生组织“兴中会”,加入参与同盟会,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成为孙文助手。曾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开始使用《山海经》中的“精卫”为笔名。1906年,以两百多学生中第二名成绩毕业。1907年,开始随孙文游走越南、马来亚等南洋各地;在马来亚槟城结识了华侨富商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因富赡文采,成为孙文秘书,亦是其文告捉刀人与革命事业得力助手。

1910年,为了回击梁启超等保皇改良派讥讽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挽回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汪精卫、喻培伦、黄复生等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行前《致南洋同志书》中说:“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3月31日,在北京后海北岸的一座桥(银锭桥或者后来被拆的甘水桥,无定论)埋设炸弹欲谋刺清朝摄政王载沣时被人发现,事泄被捕,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慷慨激昂,一时为人传诵。由于肃亲王善耆在审理中,对汪精卫之人品才学产生敬重,外加清廷担心如杀汪,可能会导致革命党更加暴力,经过善耆对摄政王的斡旋下,改判终身监禁。1911年11月6日,辛亥革命之后,清廷大赦政治犯,汪、黄被释放。

后作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国民党的元老,历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等。在与蒋介石的权利斗争中落于下风,这也是他后来另立山头的缘故。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汪兆铭主张“和平救国”,与日本合作在南京组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保证了无论日本胜败,国民政府都会是赢家。关于这个极其复杂的汪精卫,更多的历史还是你们自己去发掘吧。

六、温生才,1911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汉族,广东梅县丙村人,1870年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失怙。温生才14岁时被骗到南洋荷属殖民地种植烟草,三年后又被转卖到霹雳埠(今属马来西亚)锡矿做劳工。后曾一度回国投身行伍当兵。1903年前后再次到霹雳埠锡矿做工。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秋与同业诸人在咖啡山开设广益学堂,讨论革命方略。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前,曾拟谋刺杀广州将军增棋,因无炸药而作罢。1911年3月下旬由香港再次到广州,在广九铁路当工人,并伺机谋刺副都统、兼属广州将军孚琦。

1911年4月8日,法人组织之远东飞艇社,广州将军孚琦应邀往观,迨回跸,甫至东门直街尾咨议局前麒麟阁门口,温生才手持五响快枪,向孚琦发射,计中太阳穴、脑门、颈项、身部各一枪,当场毙命。温生才离去途中被巡警逮捕。15日被押赴刑场,途中神色自若,毫无怯色,行至惠爱街一带时,对着人群大声喊道:“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既而又说:“许多事归我一人担任,快死快生,再来击贼!”遇害后葬于广州黄花岗。

七、李沛基,1911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李沛基,近代革命党人。广东海丰人。女革命家徐慕兰次子,徐宗汉的侄子。同盟会成员。

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李沛基大恸,痛言道:”此时党人唯有行个人暗杀之事,否则无以对诸烈士”。他闭门谢客,专事准备,拟以一死拼李准。孙中山、冯自由等得知消息纷纷函电劝阻,并有人愿代行暗杀之职。黄兴组织东方暗杀团、派李应生、李沛基等至广州,于李准必经之地开设成记洋货店,贮弹以备。

但李准被炸后,深居简出,严加防范,无从下手。适逢新任广州将军凤山来穗,黄兴改以凤山为刺杀对象。为万无一失,改用重型炸弹,并在其中配毒药。因配药时李应生晕倒,由其弟李沛基代。又因炸弹过重,特制一斜板将炸弹置于屋檐下,系以长绳。1911年10月25日,黄兴电告:”凤山即日到省”。店中人陆续离去,仅留李沛基。当凤山乘肩舆经过店前时,李沛基割绳,炸弹下落。轰然一声,凤山立即毙命。李沛基从灰砾中爬出,从容离开。

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以有功于民国的名义,派李沛基和李应生赴美留学。李沛基在美国病逝,李应生学成后回国,在岭南大学任教。

八、彭家珍,1912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彭家珍(1888—1912),字席儒,四川金堂人。读书人家庭出身,其父彭仕勋是四川维新派之喉舌。青年时期即受文天祥、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1906年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赴日本考察军事,拜见孙文,加入同盟会。又入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1911年秋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以良弼为首的满洲贵族组织宗社党,誓与人民为敌,顽抗到底。1912年1月26日晚上,彭家珍穿上借来的军装,挎上军刀,踏上军靴,怀揣炸弹,冒充东北来的清军军官崇恭,来到西门大红罗厂的良弼宅邸,得到门卫的同意,在门前“恭候”。等到很晚,同宗社党徒议完军事回家的良弼一下车,彭家珍随即闪出上前。良弼以军人的敏感,察觉眼前的军人举止有异,问道: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彭家珍立刻投掷炸弹,巨声如惊雷爆炸,良弼左腿肉飞骨断,血流遍体。彭家珍头部被弹片击中,当场牺牲。同时丧命者还有良弼的卫兵、马弁等几人。

良弼被炸伤后,由日本医生截去了左腿,虽成为一个残废人,但生命并无危险,且神智十分清醒。他颇有感慨地对人说道:“今日之害我者,即来日之夺国者。”并派人提醒肃亲王善耆要提防袁世凯。良弼按医生的吩咐,一杯药酒入腹,立即伤处剧痛,辗转呼号,气促神昏,死时年仅35岁。毒死良弼的主使者是袁世凯。暗杀良弼的彭家珍在清末民初这个悲壮的暗杀时代,也算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刺客。

九、施剑翘,1935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施剑翘(1905—1979)(当时名为施谷兰)从小受父亲宠爱,深居闺阁,还缠过足。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在家中有私塾老师教授学问,对古文诗词颇感兴趣。13岁时当家管事,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

1925年秋,奉系军阀张宗昌与直系军阀孙传芳为争夺安徽、江苏的地盘展开战争,时任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的施从滨奉山东督办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施从滨率军南下时,孙传芳曾连发三封电报要施同他合作,但施不予理睬,反而孤军深入。在皖北固镇的交锋中兵败受俘,被孙传芳枭首于蚌埠车站,示众三日。后来施剑翘的三叔以同乡名义将施从滨尸首运回安徽桐城埋葬,并赶到天津给嫂子和侄女报信。死讯传来,年仅20岁的施剑翘就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1935年11月13日,正是讲经日,前来听经的孙传芳端坐在佛堂中央。施剑翘本在靠近火炉的后排座位,离孙传芳较远,她以背后的炉火太热为由要移到前排去。看堂人允诺后,施剑翘站起身来,伸手握住衣襟下的手枪,快步来到孙传芳身后。待众居士闭目随富明法师诵经,施剑翘悄悄拔出勃朗宁手枪,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勺射出了第一发子弹,紧接着又朝他的太阳穴和腰部各射一枪。

枪声响后,佛堂大乱,施剑翘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身穿将校服的施从滨照片抛向人群,大声宣布自己的姓名及行刺目的,并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决意自首。不久,施剑翘被前来的警察带走。施剑翘的长孙女施朝说:“奶奶的刺杀计划当时只跟她的大弟弟施则凡商量,本来施则凡也是要参与刺杀的,但奶奶觉得弟弟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再出什么意外。决定行刺前几天,她谁也没告诉,先是叫家人把外祖母送到南京,又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托给妹妹施韧兰照顾,她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清末民初的九大刺客!最后一个是电影《邪不压正》的女原型

当天下午6时,《新天津报》发出号外,报道了“施从滨有女复仇,孙传芳佛堂毙命”的特大新闻。次日,天津、北平、上海等各报都以头号标题刊载了这一消息,全国轰动。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一案被移送到天津地方法院检察处。在侦讯中,施剑翘不讳事实,直陈了杀人经过和原因。按照当时的法律,施剑翘的行为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死刑。在法庭上,施剑翘详细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复仇历程,最后说道:“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这一案件,天津地方法院一审判决为有期徒刑10年。

上一篇

儿子袁克文死后的送葬队伍比父亲袁世凯的还要长这是为什么

下一篇

是什么样的荣誉,使他足以流芳千古了?这人又是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