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韩、赵、魏三家扳倒智氏,拉开了战国混战序幕(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韩、赵、魏三家扳倒智氏,拉开了战国混战序幕(二)
收藏 0 0

承接上文,这赵襄子无恤嘴虽然硬的很,但当听到智瑶打过去的消息时,连一回合都不敢战,立马跑路,跑到哪里去呢?没有选择城墙最厚的大哥伯鲁那里,也没选择仓库最充实的邯郸,而是尹铎治理的晋阳。经过尹铎的轻徭薄赋,晋阳百姓生活如意,心花怒放,对赵襄子感激涕零,愿与老大无恤共存亡。

赵襄子无恤刚到晋阳,智瑶就领着马仔韩康子、魏桓子到了城门口,围住晋阳城,掘河堤放水淹城。晋阳城内的情况糟糕,青蛙到处都是,锅灶也被淹了,城墙将近被漫过,但就是不投降。左盼右盼不见投降,智瑶着急了,叫上小弟韩康子给自己做保镖、魏桓子给自己驾马车。

韩、赵、魏三家扳倒智氏,拉开了战国混战序幕(二)

四卿势力图

看到晋阳被淹的惨状,智瑶一脸得意,指着大水和两个小弟说:你们看看,水是真的能让人亡国。这时他的两个马仔顿时脸都绿了,两个人挤眉弄眼,魏桓子用胳膊肘碰韩康子一下,韩康子又用脚踩魏桓子一下,两个人此种行为并非调情,而是想起了家事。什么家事呢?如果决堤魏氏都邑安阳旁边的汾河,韩氏都邑平阳旁边的绛水,那是真的好看。

韩、赵、魏三家扳倒智氏,拉开了战国混战序幕(二)

智瑶

这个场景被智瑶的谋臣疵看到了,这个锦衣卫一般的人物,立即告诉了智瑶,他说:我看韩康子、魏桓子要反呀,我们都快拿下晋阳了,他们两个还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这是害怕大哥你接下来打他们呀。等到疵出去,智瑶这个实在人儿就把两个小弟叫到了跟前:咋滴?听说两位弟弟想造反?韩康子、魏桓子一听,赶紧解释,对天发誓:大哥误会了,我们两个有现成的晋阳不吃,难道还要搞事情?智瑶一听,赶紧笑嘻嘻的说,都是误会。

等两个小弟出去,谋士疵进去问主公为什么把我的话和他们说了,智瑶说,你凭什么说我把你的话说出去了?疵回答道,我看他们出去的时候跑的匆忙又慌张,就猜到了。疵又劝了一会儿,见智瑶不听他的,就找了个由头出使齐国去了。

另一边,赵襄子无恤那边也饿的够呛,连战马都宰来吃了,终于熬不过派了个叫张孟谈的勇士偷偷出城和韩康子、魏桓子举行秘密会谈。张孟谈说:唇亡齿寒,赵氏完蛋,你们两家也差不多要歇菜。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个人表示深切的赞同,但同时又表示万一泄密,日子就不好过了,对此张孟谈指天发誓,绝不泄密,双方就此达成共识,约好期限。

到了约定的那天,赵襄子无恤派人趁夜色杀了守堤官员,放水淹了智瑶的军队,智瑶军慌不择路、四处逃窜,正在这时韩康子和魏桓子从两翼包抄,赵襄子从正面进攻,打败了智氏军队,拿下了智瑶的人头,尽诛智氏家族,只有自立门户成为辅氏的智果一系保留了下来。

韩、赵、魏三家扳倒智氏,拉开了战国混战序幕(二)

战国形势图

打败智瑶后,赵襄子无恤把智瑶的头割下来涂上漆,当做了饮酒器。智瑶有个家臣,叫豫让,豫让一心想为智瑶报仇,就装作罪人混进无恤家扫厕所,无恤有次上厕所感到不安(有可能没带纸),然后派人搜索,抓到了豫让。赵襄子无恤看豫让忠心,就放了他。

豫让并未死心,他把身上涂上漆,装作癞疮病人,还吞了火炭,哑了嗓音,据说走在他结发妻子身边,他的妻子都认不出来。只是让他的朋友认了出来,他的朋友劝他投靠赵襄子,伺机报仇,豫让认为一臣不仕二主,就坚持不投靠赵襄子。

有一次赵襄子乘车到了一座桥上,而豫让潜伏在桥下,突然赵襄子的马受了惊,赵襄子派人搜索桥洞,找出了豫让,并杀了他,战国基本定势。

在这里,司马光曾感叹道,智瑶之所以败,是因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德行,又因为他自身才能的加持,所以他做的坏事比别人更甚,也难有人能约束他。司马光进一步将人分为四种,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皆无是“愚人”,德行超过才能的是“君子”,才能超过德行的是“小人”。而在四种人中司马光认为“愚人”要比“小人”好,因为“愚人”自己无才能,还可能会听到忠言,而“小人”则是恃才作乱。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上一篇

汉朝第一阴谋家——陈平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2个时期,国内打得快崩溃了,外敌还打得求饶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