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收藏 0 0

要说我国历史上因为背叛而出名的将军,恐怕以三国时期的吕布最为出名。吕布先是侍奉丁原,认其为义父,结果为了一匹赤兔马,背叛丁原并杀了他投靠董卓;后来认董卓为义父,又因为貂蝉而杀害董卓,投靠王允,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姓家奴”,也是反复叛变。最后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活捉,虽然想再度投靠,却被我军断然拒绝并将他枪决,还创造了一个尴尬记录。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那么,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民国将领郝鹏举,是河南人,毕业于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算得上是科班出身。在投奔西北的冯将军以后,靠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被派往苏联进一步深造学习,学会了炮兵指挥。回国后,因为自己被任命为团长而不满,终于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找那个叛变,投靠了蒋介石,被任命为第25路军少将参谋长。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郝鹏举是一个很机灵的人,而且还有一张巧嘴皮,很快就得到了胡宗南的重视,当上了27军的参谋长。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战略战术不当,在与日军的对战中屡屡失败。看到国民党前途渺茫,郝鹏举再次背叛,投靠了汪精卫伪政府,当上了伪军第1集团军参谋长。这人如此厚脸皮,典型的墙头草。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在中国军队抗日逐渐反转,日本的颓势越来越显著以后,郝鹏举开始考虑投诚的问题。不过,又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犹豫。以郝鹏举的为人,必然是选择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蒋介石。蒋介石倒也没有拒绝,而是将其任命为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不过,投靠而来的郝鹏举很快就失望了,因为在蒋介石手下,非嫡系部队就是炮灰的存在。

深知跟着蒋介石没前途,郝鹏举再次动了投降的念头。1946年,郝鹏举再次反叛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军新编第6路军两万余人投奔了我军。投降共产党后,郝鹏举俨然成为了一个民主斗士。不过,他却并非真心为革命而反对蒋介石,仍然将部队当作自己的私兵。好景不长,在国民党集中进攻山东解放军中,郝鹏举受到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的利诱再次投靠国民党。

民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反复叛变,却创造一个尴尬记录

不过,自以为精明的郝鹏举却上了国民党的大当,所谓的利诱,不过是个诱饵罢了。郝鹏举反叛后,很快被华东野战军2纵队包围歼灭。郝鹏举也被活捉,鉴于其反复背叛的特性,我军没有给他再次反叛的机会,而是在没有上级批准的情况下被基层枪决,成了解放战争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俘后被处决的国民党军将领。

就这样一个反复背叛的小人,说他是“三姓家奴”,可能都有点不够。连延安《解放日报》都说“郝鹏举是中国军阀中著名的反复无常的一个。”不过,他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毫无信仰,最后终究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上一篇

明朝最可怕的特务机构,三厂一卫,比你想象的还恐怖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宰相——“黑衣宰相”姚广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