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收藏 0 0

从棉纺织业开始,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分工网络。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趋势,所谓时代大势浩浩汤汤,一直发展到了我们今天,还要往前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反抗工业化、全球化趋势的人,也有很多。比如最著名的,印度的圣雄甘地。

甘地最著名的形象,就是他用手摇纺车织布的样子。这幅照片,我放在文稿里了,你可以去看看。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要知道,甘地可不是你在照片里看到那个骨瘦如柴的印度农民形象,他是正经的英国留学生,原来是西装革履的律师。那为什么会拍下这张照片呢?因为他的主张,他要带头反对工业化,反对机器,反对铁路,反对英国人带来的一切现代工业成果。他主张恢复传统乡村的手工劳动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恢复手工纺织业,所以才有了那张他自己手摇纺车的照片,而且到处宣传。

那张照片是1942年拍的。隔了这么多年,我们怎么评价甘地当时的想法和做法呢?

最简单的一句评价就是螳臂当车。工业化、全球化趋势,这哪是靠一个人一个主张就能倒流的?要是当时印度真的按照甘地的愿望,回归手摇纺织,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亿万印度人没有衣服穿,这一定是个悲剧。我过去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看了《棉花帝国》这本书以后,我对甘地当年的想法和做法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背景。

昨天我们说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棉纺织业突然爆发,对原料的需求极大。那原料怎么来呢?去美洲搞棉花种植园。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奇怪,你想过没有?印度可是传统的棉花生产大国啊,而且当时印度也已经成为英国稳固的殖民地了,英国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后院”印度推行棉花种植园呢?

英国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为啥?因为遭到了印度农民的强烈抵制。那印度农民为啥要抵制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样子。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小农经济,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一户自耕农,比如家有十亩地,可能三亩用来种植主粮。三亩种植玉米大豆之类,四亩种上棉花。院子里种点儿蔬菜。种出来的粮食,自家人吃。种出来的棉花,让老婆在家纺织成布。一家老小,有吃有穿,平平安安,过日子呗。正像中国古诗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种日子好吗?老实说,一点也不好。生活很艰苦,劳动强度很大。一年忙到头,不过得个温饱。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官府的横征暴敛,就可能挨饿。这都是事实。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这些都不好。但是有一点很好,就是一切因果关系都很简单。一家人如果挨了饿,谁都知道为什么。要么是天灾,要么是人祸,要么是懒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这些方法的边界也很清楚。所有一切都由来已久,近在眼前,没有什么不可捉摸不可理解的怪事。

要知道,一切因果关系都很简单,一切都很可以理解,这是一项巨大的福利,人会因此生活在巨大的确定性和安全感中。

但是,如果农民加入了种植园,会怎样呢?家里的十亩地可都种了棉花了。要吃粮食吃菜,可以卖了棉花到市场去买。如果只从经济学上分析,分工深化了,协作网络建成了,整体效率肯定大大提高。大家的福祉都增进了。

但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心理上的确定感和安全感也就没了。

出售棉花,到底能挣到多少钱?农民自己说了就不算,完全由远方某些他既不知道,可能终生也不会见到的人来决定。他既不了解,更无力影响远方的那些人和事。也就是说,他和他家人的命运,变得难以把握而且不安全了。所以,印度自耕农才强烈抵制加入棉花种植园。英国人尝试了几次,软硬兼施,都不成。

对英国人来说,好在美国南部的棉花种植业很发达。大量黑奴的服从和劳动,确保了英国的棉花原料供应。印度农民不配合,那就算了吧。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可是,好景不长。时代的转折点来了,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次战争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全球原料危机。美国对欧洲的棉花出口,从1860年的380万包猛降到1862年的几乎是零。英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下降了96%,到1863年,大量失业的棉纺织工人,已经开始在英国的几个城市暴动了。

既然如此,英国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定要把印度开发成棉花种植基地。印度人不干怎么办?在大英帝国利益攸关的问题上,不干也得干。

《棉花帝国》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人,议员理查德·科布登。这个人在政治观念上,是个地地道道的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的信徒。但是要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棉花制造商。这个时候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亚当·斯密的想法不适用于印度。你看,在利益面前,政治观点、经济观点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英国人在印度修铁路、调整税收政策、提供棉花种植技术支持,威逼利诱,结果就是大量的印度小农终于被卷入到了这个棉纺织业的世界大分工中。1860年,印度棉花占英国棉花进口总量的只有可怜的16%,到了1862年,这个数字涨到了75%。

结果呢?悲剧很快就来了。

南北战争中,棉花价格居高不下。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又可以生产棉花了,棉花价格暴跌。当时印度就有一批经营棉花的进出口商破产。但这只是一个信号。

接下来的30年,全世界棉花价格持续下跌。请注意,是持续、缓慢的下跌,这是钝刀子割肉啊。印度的农民,只要在19世纪70年代从传统小农方式转为单一种植棉花的,都陷入了越来越绝望的境地,是温水煮青蛙。

因为是缓慢下跌,几十年过去了,新一代人甚至连种粮食都不会了。到了1890年代,印度的主要产棉区爆发了彻底的饥荒。为啥?就是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了,如果棉价再下跌,农民的收入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接下来就是全家没饭吃。他们处境甚至还不如美洲的黑奴。黑奴至少还不会有被饿死的风险。

甘地为什么反对工业革命?他的考虑

甘地出生在哪一年?1869年。所以,他的成长过程,是眼睁睁地看着印度农民被殖民者裹挟进全球生产体系,然后落到悲惨命运的过程。所以,当他有了社会影响之后,坚决要求印度回到小农生产,拍下了那张手摇纺车的照片,是不是也可以理解?

今天我们回看这个过程,其实提醒了我们一件事:

过去我们看到分工、协作、全球化、技术进步,往往感受到的都是这个过程带来的效率上的好处。但是,我们也往往忽略了这个过程在安全上带来的坏处。听完了今天印度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坏处,不只是一些保守者的杞人忧天,它是真会兑现为惨烈的现实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一轮现代化的过程,其实都是分成两个步骤的。第一步,是技术改进、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升。第二步,是要为这个效率提升买单的,是人们安全感的破坏和重建。这往往更艰难,更漫长。

只有这两步都完成之后,我们才能说,全人类这一轮,扎扎实实地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理解了这个完整过程,再来回想我们这代人,其实不也是生活在这两步之间吗?

下一篇

世界七大奇迹!2019现状和“效果图”对比分析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