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收藏 0 0

笑谈历史风云,分享有趣故事。翻开一段传奇,收获人生智慧。大家好,欢迎来观看“文史哲趣味谈”的文章。

李唐能统一天下,得益于李渊集团能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在夺取关中定都长安后,李唐有了统一全国的坚实基础,李渊集团在此时分析了复杂的形势,制定了完善的战略。那么,到底是哪些战略使李唐能取得天下呢?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李渊影视形象

一、必须确保关中稳固

李渊为巩固关中,扩大地盘,派刘文静等出潼关略取新安以西地区;派郑元寿、马元规等略取南阳、荆襄地区;派李孝恭略取汉中、巴蜀地区。还趁着王世充与瓦岗相争之际,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军出潼关,以便坐收渔人之利。但是李世民认为关中暂时还不巩固,过早占领洛阳会和瓦岗敌对,不利于总的战略形势,这一项战略决策,目光远大,非常符合兵法上说的“城有所不取”的原则。

李孝恭顺利进入巴蜀、与关中合成一片后,李唐的势力范围已超越了任何一个竞争对手。战国时候,司马错建议秦王伐蜀,秦国得到巴蜀后,人力物力大增,为消灭其他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高祖有汉中、巴蜀,使其在与项羽的对峙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员物质支援,故能取得楚汉相争的最后胜利。唐有巴蜀汉中,物质人力雄冠诸侯。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李世民影视形象

二、先急后缓

当时马邑的刘武周有太原李元吉监视;朔方的梁师都想勾结突厥犯唐,但李唐用金币贿赂突厥,挫败了他的阴谋;李唐又安抚李轨,争取了他的中立;然后全力对付威胁最大最紧急的势力薛举。李唐入主长安未满一月,薛举就进犯扶风,被李世民击退。

历来占领关中的势力,必须据有陇西。薛举占有有利地势陇西,又蠢蠢欲动,是对李唐最急的威胁,所以李渊集团决定先消灭薛举。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卧病在床,手下轻战失败;第二次浅水原之战,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最后李世民取得胜利,李唐收编了薛举精兵万人,做到了“胜敌益强”。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李元吉影视形象

三、先北后南

浅水原之战胜利后,关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此同时,整个战略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刘武周等攻下太原,李元吉逃回长安,导致关中震动。对于河东是争取还是放弃,李唐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决定派李世民领兵收回太原以及河东大片土地。

李世民率领军队通过柏壁之战,恢复了太原,消灭了刘武周和宋金刚以及隋朝的残余势力,使河东得到巩固和安定。河东安定后,李唐继续从北向南,逐次完成歼灭天下群雄的步骤,而剩下实力比较大的割据势力都是盘根错节的,所以李唐实施了第四个战略。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王世充影视形象

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群雄

在唐已有关中、陇右、河东、河西、巴蜀等广大地区后,剩下较大的竞争对手是窦建德和王世充。这时候李唐突然得到了一个好机会,窦建德因为王世充称帝,与王世充的矛盾激化而断绝了彼此往来。同时,当窦建德占领黎阳后,已经和王世充的势力直接对抗了。于是李唐决定进攻王世充。

还在进行河东作战的时候,李唐就为经略中原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派遣游说人员到潼关以东地区活动;其次,以李孝恭和李靖经略巴蜀,积极整军备战,以牵制萧铣。李唐也完善了军事制度改革,能为战争源源不断输送粮草辎重和人员等。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唐军影视形象

李世民进攻王世充的时候,虽然后者早就有所预料和有所准备,但是还是担心被吃掉,于是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的谋士刘彬分析认为,李唐攻王世充,胜则势力更强,窦建德将来必定被李唐兼并。如出兵救援王世充,先灭掉李唐的兵马,将来天下争雄,还有机会。

窦建德认为有道理,一方面准备去救援,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劝说李世民罢兵。李世民故意不遣返窦建德的使者,制造假象,麻痹对手。当窦建德率军来攻的时候,李世民设计攻破窦建德的军队。然后将被俘虏的窦建德给王世充看,王世充也投降了,正好是李世民前期谋划的“一举两克”。

夺取关中后,李渊和李世民等是如何制定战略,谋取天下的?

李靖影视形象

这之后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不服气,两次被李唐军队击败。李孝恭和李靖灭了萧铣,李靖又镇压了杜伏威部的辅公祏,其余较小的力量见势就纷纷降唐了。李唐统一天下的战略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以上是我的分析。对此您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喜欢记得点赞关注,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

2、《中国历代战争史》

3、《新唐书》

4、《旧唐书》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