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收藏 0 0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最后并入于汉。

楚汉相争时,刘邦数败于项羽,彭城之战中更是抛妻弃子而逃。但最终为何能战胜项羽,一统天下呢?

他之所以会反败为胜,离不开跟项羽最后那场垓下决战的成败,更离不开被他登台拜将的韩信之功。

而垓下之战的结果,不仅是决定了万里江山的最终归属,也决定了这场战役中关键人物韩信的命运。

我们先来看垓下之战的始末:

战争前期 刘邦战败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1 刘邦毁鸿沟之约,率先发难。

公元前203年,鉴于楚汉相持不下的局面,刘邦主动找项羽求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项羽归还刘邦父老妻儿后,便引兵东归。

本以为乱世终于结束了,天下也将回归太平。可谁知道,一场背信弃义的阴谋正在诞生中。

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刘邦不是一个君子,而一个十足老练的政治家跟权谋家。因此对于张良、陈平的建议深已为然。随即便派兵追击项羽,轻易的背弃了刚刚才定下的鸿沟之约,也为楚汉最后的绝战,拉开了序幕。

2 韩信彭越未至 项羽反击汉军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项羽知悉后,立刻发起了反击战。

刘邦出兵之前,约好了韩信彭越一起围攻项羽。可刘邦已经跟项羽激战起来,还迟迟未见韩彭两军前来会合。

论打仗,刘邦又岂是项羽对手,于是在固陵被打的大败。

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垓下之战的前期,由于韩信彭越未能如期而至,先发制人的刘邦反处于逆境之中。

战争中期 韩信登场

刘邦见势不利,听从了张良建议,对韩信彭越许以分封,二人才终于发兵。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并联合刘贾,及楚国叛将周殷,共计五路人马,会师垓下,围击项羽。

於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

这也是这场战役中的转折点。使得困守固陵的刘邦转危为安,骄横一生的霸王陷入困境中。

战争后期 项羽自刎

垓下之战进入了白热化的时期。刘邦命韩信为总指挥,督三十万大军与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仙,戎马一生百战不殆。在垓下之战中,同样发挥了他贯有的军事水准,制定了侧翼包抄的战术: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

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这一场交锋足足斩杀了楚军八万之众,使得楚军全线奔溃,项羽也走上了末路。

汉军趁胜追击,项羽再无一战之力,一路败逃,仅存二十八骑也损伤殆尽。项羽心灰意冷之下,自思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拒过乌江。挥剑刎颈,留下了乌江自刎的英雄悲歌。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垓下之战,作为楚汉之间的最后一战,最终由刘邦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随着这场战役的结束,也代表着由秦末开始到诸雄争霸,纷扰了近十年的乱世也终于落下了帷幕,而日后延续四百年的汉氏王朝正式开幕。

这一战的结果对刘邦来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这一战的结果,也决定了关键人物韩信的命运。

韩信对垓下之战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看,韩信对这场战役的影响何在,为什么说他是垓下之战的关键人物呢?

韩信对垓下之战的影响不仅体现他在战争过程中的指挥制胜,更重要的是他对刘项这场决战的态度。

垓下之战还没开始的时候,韩信早已不是刘邦军中的大将军,也不是项羽账下的执戟郎,更不是昔年忍辱负重的胯夫。

这时他已经是齐王,地位与诸侯同。手下有兵将,腹中有韬略,更有着一系列辉煌战绩加持。完全不必再受制于任何人之下,有足够的实力跟资本去为自己争夺天下。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先前蒯通也曾劝过韩信拥兵自立,与刘项两家三分天下。可惜被韩信拒绝了。

刘邦在兵困固陵之际,如果韩信选择了中立态度,或是发兵为自己而战,以图三分天下。那么垓下之战最终鹿死谁手就不可知,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刘邦绝不会就此平定天下。

但最终韩信还是选择了受命于刘邦,并帮他打赢了垓下之战,助刘邦完成了一统。

可他不知道的是,垓下之战的结束,不光是灭掉了项羽,同时也宣判了他自己的死刑。

垓下之战的结局对韩信的影响

随着项羽的灭亡,天下已定,用兵如神的韩信自然也就失去了他作用。在大战刚结束时,就被刘邦夺了兵权。之后又因为钟离昧之故,被贬为淮阴侯。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昔日的赫赫战功,如今也都成了他功高盖主的负累。

韩信之死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定太平。何况韩信对刘邦而言,本就不是个讨喜的将军。

汉四年,韩信攻陷齐国之后,上书刘邦带理齐王职。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处境堪忧,见信后勃然大怒:

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若不是还指望着他对付项羽,恐怕当时就杀了韩信。

垓下之战的结局,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宣判了韩信的死刑

等到垓下之战结束后,韩信终于彻底失去了价值,刘邦想杀他就再没顾及了。

仿游云梦泽虽然放了他一次,但长乐宫的那场陷阱终是没逃过去。

飞鸟尽,良弓藏。项羽灭,韩信亡。君王本无情,韩信可曾想到最后竟会死于一妇人手中。

Ad说

韩信是一个天才般的军事家,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帮助刘邦扫清天下,打败项羽的原因。

但韩信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不懂如何与君王相处,做好臣下之道。更不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垓下之战后不能选择急流勇退。而在反与不反之间,又举棋不定,尽显妇人之仁。这也是导致他最后惨死的原因之一。

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

始知真国士,元不论群情。

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

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

谈古今历史,看天下英雄。我是Ad哥哥 ,期待你的关注。

参考文献: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史记彭越列传》

上一篇

从汤和主动致仕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汤和人生视野下中央集权探究

下一篇

何香凝:新中国华侨事务奠基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