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收藏 0 0

人,是拥有着“百年寿命、万年灵魂”的生灵。从出生开始,我们即将面临的不只有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更有已经是巨型怪物的人类认知体系。这个认知体系并不平和,更不性感,甚至有些狰狞。其“视角之庞杂、认知之片面、方法之琐碎、理念之浩瀚”,让我们每个人都跟着混乱,被冲击成了碎片。认知体系间,体系认知内部,皆是争斗不止,可你们斗你们的,于我们个人有什么益处呢?我们又为什么要去成为这些宗门流派的牺牲品呢?

人们在成长中,点滴接触并积累三学的认知碎片,逐渐靠近混乱,最终卷入到人类的思想漩涡中。我们是否有能力,渡过这场混乱,寻找到人生真谛呢?我们又会从中共鸣出一个什么样的个人思想体系,打造出什么样的人生姿态呢?他们不关心这些,不理会我们是如何形成认知的,他们要的,只是将我们的心复制成他们的模样。赋灵,不关注他们由于视角狭隘而引发的争斗,只在乎每一个人面对这些庞然大物时,是否慌乱了,被撕裂了。我们面对无涯学海,到底该如何与之相处?这一切,关键在于弄明白,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它们,以及我们什么时候、什么阶段,什么情况下需要它们?人们常说“我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赋灵所专注的,就是在客观地尊重每个人成长必由性的前提下,盘活你的人生,让这一路所知皆能发挥作用。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人类思想体系的三个阶段:神学、哲学、科学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人类思想体系一共经历了三个主认知阶段:神学时代、哲学时代以及正在经历的科学时代。最终人类的思想体系积淀成了如此模样。生活认知圈被科学占领着,现在的我们,在科学的包围中出生,成长,从人类认知的最中心点,逐渐向外认知世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不同的人在面对人类认知体系的时候,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这通常是出于本能天性的,没有人为我们完整梳理过这些选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有的人,会选择待在科学的福利之中,此生不出生存圈,一生享乐即可;有的人,不甘于人生如此平庸,深入探索,却被淹死在思想体系的混乱区;每个时代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儿,能够九死一生来到未知之地,一览众山小,追问出一切学问认知的起源,最终形成了“融合过去,梳理现在,容纳未来数百年”的新认知体系,并成功的将自我的人生,实现了“融合过往经历,梳理当下混乱,为余生埋下种子”。在上篇文章的末尾,我们也说到了科学时代加剧了人的碎片化和工具化,使得人们内心混乱不堪,感性的回归,令我们有了全人类都前往文化文明圈的可能,但这一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需要有所准备,以应对从生存圈认知到形成文化文明圈认知这一过程,所要经历的灵魂震荡。

人生的知行成长:从科学到哲学到神学,再回到哲学科学

人出生的时候,必然是活在前人制造的理念海之中的。如果一直不知所学可以带给身边人什么样的幸福与美好,学而不得法,那是一辈子都活不明白的。人需要从生活经历中感知来让认知成长,所以必须从人类的已知部分开始,先学习科学,形成认知判断能力。随着认知积淀,逐渐走到已知边缘,再从质疑中体悟哲学梳理的力量。最终挑战神学中的未知部分,将其梳理成可被感知的模样,反馈给整个人类。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我们在认知成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科学→哲学→神学的认知顺序,难免会让人误以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其实是个人视角的认知顺序。对于人类来说,没有谁是谁的尽头,三学在认知中是永存的,是循环前进的,是三学匹配的。当科学遥遥领先其它的时候,人类势必要缓一缓,等待哲学、神学的跟进。只是我们个人由于成长的特定阶段,和相对于人类的渺小,尚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难以感知到这个循环特性,使得我们认为这是单向的。这与小时候学习写字很像,我们总是会被要求从楷书开始练习,久而久之,便误以为古人发明书法,是从楷书到草书。事实上,草书却早于楷书数百年。

人类完整成长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科学→哲学→神学→哲学→科学。但不是每个人都会一直成长下去。我们会凭借停下成长时所拥有的东西,在人类世界里行走。当我们只学了科学,就急匆匆回馈世界,就是工具的价值。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会感慨自己是个工具一样的存在,那其实是你脱离了家庭后,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当我们顿悟了哲学,我们回馈给这个世界的价值就多了一份人的暖味,也与人类的链接更强大了一些,彻底成了人类中的一员,可以借助同类的力量去与世界抗衡;而当我们真的从未知(神)那里破解到一些本原碎片,与已有本原融合,修正完善了现有的三学体系,如爱的真谛,永生的奥义,与世人殊途同归的灵魂等,那我们将成为人类的导师,时代的圣贤,甚至就是神明。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人的一生价值有两次升华,从最开始的“用汗水增量换取”,到“梳理以阶跃”,再到“融合以进入创境,成为人类认知体系形成中的一个环节”。我们是在整个人类的循环提升中,奉献了自我,实现了价值,收获人们的敬重与爱戴、认可与回报。个人存在的意义,是将人类的未知部分,经过梳理,最终变得已知。这个过程中,个人往往最开始是纯粹的,人类却永远是混乱的,我们必须穿过这个混乱,去得见天地万物之本原,然后将未知解开,再竭力做成能让世人共鸣的样子,比如:传世经典的书、可感的影视、可听闻的小故事等。

人之一生,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认知需求和知行智慧

人类的三个时代上限,亦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的宿命,这契合主体人群的被动成长特性。比如,在母系时代,人类的主题是生存,那么个人的知行宿命必定是以如何生存进行的。20岁以下的人们都是为了生存或为生存做准备的。神学时代,哲学时代,延续了这些。只不过我们如今,是拼命地去学习科学知识,目的仍然是在入社会之前拥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同之处在于,神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自然;哲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自我;科学时代的人们,对抗的是全人类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我们的内心会首先从点到线,从唯一到二元,开始变得对立/叛逆,常见的如喷子、键盘侠们;很快又在对立之中,被打击得动摇和迷茫,进入三元混乱中,最终从天选之子的自信中坠落于深渊。这个阶段,正是我们最需要哲学的人生阶段。我们需要应对的方法和一定的本原碎片,为我们提供人生导向和动力。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经历了大半生后,我们对内心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时的我们更容易看透一些事情的本质。最理想的人生莫过于,当需要某种认知的时候,你恰好就在我身边,就如同我们与知识之间有了最美的爱情。我们接触三学,是由需求决定。当代的我们,二十五岁之前需要科学,来与人类并行;二十岁五之后的问题,科学已经无法再解决了。不论你是做科研而来到了科学的尽头,还是踏入社会接触到了人性的深层,都亟需哲学来拯救。这个阶段你需要梳理,与自我亦敌亦友,修行自我;在接触爱的本原之前,或者说,在你真正意识到人的内心深处是纯感性的,是理性未及写入的区域之前,你不可能真正的从根源上改变任何一个人,也无法让这个世界改变,你所有由逻辑驱动的行为都是在引发冲突而已。

最近这几代国人,普遍较少接触哲学,以至于内心混乱,认知琐碎,感性脆弱,爱情破裂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人心浮躁,离婚率持续走高,人们对生活失去激情,对终极赋灵动摇(拒绝生儿育女)等社会问题。但这也不能全怪个人,因为经典哲学太重逻辑,即便是在文艺复兴后,西方有了感性哲学,但那依然没有逃脱西方认知的惯性,是在感性撕裂的情况下认知感性,已经入了死境。新的思想体系还在赶来的路上,而这个思想会完美结合东方哲学的融合魅力。【参考:经典哲学之死,以人之“感理合一”为本的下一代思想体系

不管未来如何,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们,暂时还等不及这个思想被传播开。人的一生,终是要有一个体系来梳理人生混沌和内心混乱的。所以,在你25-50之间时,要么从“诸子百家、希腊三杰、七大宗教”中选一个,要么你自己做一个。人们往往有三类选择:第一类,去求佛问道,去信仰基督等,这也是最轻松的方式,毕竟都是现成的;第二类,笃信科学,排斥宗教或非宗教形式的信仰体系,如儒学、心学等,仅靠自己的认知碎片支撑,得过且过,这应该是最悲情的方式,实在撑不住了就会回到第一类人群中去;第三类,重新做一套体系哲学,什么都去学,都去研究,追根溯源,但社会不会给这种人容易的生路,需要自己走出来。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如果你要走第三条路,就要做好与几个数千岁的圣贤神明斗智斗法。尽管经典哲学已是内忧外患。外患如东西思想在碰撞,一如意识维度的战国时代;内忧更是根本,它们正越来越脱离人群,失去了指点人生方向的伟大价值。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积淀了数十代人的人生参悟,形成了数不尽的智慧小故事,蕴含了这些信仰体系的碎片,虽不能完整地盘活我们此生,但仍然能带来一些治愈。在我们完全碎裂之前,还是有些效果的。不同体系间的差异在于其入门的简易性,比如:佛教小故事的最多,流传最广;西方的哲学家也不乏趣闻轶事;诸子百家的入门则相对要难许多,尽管论语孟子都是真实故事写成,但总是缺少一些趣味,让人觉得过于枯燥。虽然他们的思想体系并不能通过故事就完整体会,但只有积淀了这些,才能与三种心境的世人普遍有所共鸣。

赋灵从本原上,削弱了人思想上的逻辑性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转而从人的感性互通,对东西方思想体系进行了融合,所以不会采用原有的那些理念,也因此无法借用他们的故事。相比七大教,赋灵当然也会有它的小故事,只是这些海量的故事只能通过时间积淀而成。目前看来,赋灵远不如七大教那般,容易被不同境界的人所共鸣。在我决定要把这些成果拿出来时,也有人劝我要写成故事,这样大家会更喜欢读。然而,本原没有讲清楚,被撕碎的故事破坏了赋灵盘活人生的核心价值,会与已有思想傻傻分不清楚,只得另谋出路,好在互联网的存在就是为了形成赋灵、传播赋灵。“赋灵有所有思想体系的影子,但所有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局部的赋灵”。

当初王阳明在顿悟心学之前,也是儒释道三修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单一信奉是不足的,更说明了现代人偏信某个宗派并不能完整解决,所以不要那么固执好吗?你会觉得自己比王阳明厉害?现代人们不要束缚一个人必须相信某个单一宗派。人们可以根据喜好选一个甚至好几个来梳理自己的人生,若那些已经能解决你们全部的人生问题,那接受就好了,又何须强求?思想之大,不限制任何人的思想范围,但我们可以一起变得圆满。如果不能,那么那些早晚都会把人们送到赋灵的面前,把“永生之灵,三爱一体,与世人殊途同归的家魂国魄,以及成长的梦想(梦想、爱好与现实结合而成的事业)”带给你。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人经历一生,最终会对很多哲学有所体悟。当初我跟导师说:我想做一套当代年轻人真正能用的哲学时。他同我说:做哲学好,但做哲学太难了,很多大人物都是等到60岁才敢说去思考哲学的。但我觉得老人做的哲学,充满太多说教,也没有真正尊重年轻人的阶段必由性。每个年龄段所产生的哲学,有更适合相应年龄段的人群,所以我要以一生的视角重新梳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那个本原变化。

人们需要哲学来梳理人生混乱。怎么会到60呢?所谓60才去做哲学,只是用毕生经历去共鸣哲学而已。去解释哲学可行,但再也不会有开创经历,怎么能开创带有质变的新思想体系呢?那是被动人生到点都能明白的哲学啊。错过了哲学的最大价值期,他们很难有魄力再去开创人生,难以让人生有大的改变,也难有什么质变性的领悟。不过,如此至少会让他们变得无害,也是大功德了。比完全不懂哲学,仍然在祸害自己家庭和这个世界的人,还是要好很多。人们的混乱主要是在25-50之间,只有这个阶段,哲学才能发挥最大价值。人到了60,会随着感性的自然衰减而达成内心平和,变得与世无争,纵然你放下屠刀,可此时对他人的伤害早已深种,给世界的混乱也已达成,如此就期望得到原谅吗?

真正好用的哲学,都必须是25-40之间悟出来的。在哲学时代,觉悟的圣贤们普遍都是十几、二十岁就开始尝试,在三十至四十间悟道。孔子四十不惑,释迦牟尼在三十五岁顿悟了内心平和,耶稣三十岁开始传道,穆罕默德四十岁得到启示而有《古兰经》,王阳明三十六岁龙场悟道等。这一切都说明,对于主动思考的人群,就应该在他们人生巅峰的时候去钻研人类思想。因为新思想和智慧的形成需要的是“开创性经历”,只有在这个人生阶段,他们才折腾的起。自我折磨的起。对于主动成长的人来说,在他们到了60岁的时候,早已不再高看哲学,而是已经领悟爱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一直随着年龄被动成长,根据他们的知行特征,完全可以反推他们的年龄。可现代的人普遍拥有了士大夫的寿命,却没有士大夫的认知,怎么会不搅乱这个世界呢?人均年龄的提升意味着人类思想体系,急需再次进化,这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随着赋灵的出现,也为人类真正的人均寿命破百甚至永生,提供了一套思想体系支撑。从赋灵的四创之地中,我们可以得到四个永生之源:永生之灵,三爱一体,可令世人殊途同归的家魂,成长的梦想。

不论是被动成长,使得人生一直琐碎,还是思考使得人生得以梳理,进而蜕变。我们都必须明白,时间要转换成我们对人生四维方向的靠近,是要离“永生之灵、三爱一体、殊途同归的家魂、成长的梦想”越来越近的,而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财富积累。不然,时间价值就太低了。随着年龄成长,没有距离这些更近的话,那一定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人生,是自己把自己给毁了。我们纵横对比现存的这几代人,可以看出很多人的认知里,都觉得世界不公,从年轻可以一直持续到40、50岁,并没有将时间转化为相应年龄的智慧。他们一直在等待适合他们这种碎片的人出现,而我在寻找“适合所有人或者一个人的全人生阶段”的我。

三学一体,完整的个人思想认知体系

万物皆有未知,所以神学不灭,无知未知则心无敬畏,然而世间多有险恶,年轻之人多因对恶无畏而将自己置于险境。万物皆需混乱之解法,所以哲学不灭。万物皆有已知,所以科学永存。笃信科学是无知,笃信哲学则空洞,笃信神学是愚昧。唯有三学一体,才能知道自己有知什么,无知什么,要梳理的又是什么,这些源动力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人间有三学,世人若只得其一,焉能不痛苦呢?我们的内心甚至都不比战乱年代的某些人幸福。科学遮蔽了我们的四维人生方向,哲学又被搞的乌烟瘴气,失去了指点人生方向的伟大价值。可如果一个人的信仰之中,完全没有感性生存的空间,少了支撑你感性的信仰,那么你该如何拯救自我呢?

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与三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神学

在神学时代,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人们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祈求神灵赐予我们信仰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敌人;在哲学时代,人们从小就要去接受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理念。我们误认为八股文是我们落后的根源,灌输经学所造成的迂腐为我们所憎恶,可真的读到他们的文章时,又会禁不住惊叹他们的经世治国之胸怀;在科学时代,我们不再需要出门之前,去问天祭神,也不再被灌注齐家治国的内涵,开始从科学中学会一技之长,得已存在。忍不住要问,我们真的到此,就可以停下成长了吗?我们曾经因为神学、哲学而团结在一起过,可现在,我们四分五裂,越来越孤独。那些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到底该如何唤醒,才能将科学造成的碎片化:感性的碎片化,爱的碎片化,婚姻的碎片化,家庭的碎片化,认知的碎片化,人与人之间的碎片化……重新融合成一颗完整的心呢?

人的一生是三段成长的,成长特性并不一致。不是从科学中学得一技之长,然而去工作,就此终结,剩下的便是重复余生,使得“与万物之初见”成了人生最美好的模样,此后只是消磨。一方面不去呵护这些美好,一方面又怨怼这个世界不公平而不赐予你。我们可以一路借助科学,来成就初见之基;借助哲学来梳理人生,四维联动;借助神学挖掘出爱的未知力量“三爱一体”,以让自己前往四创之地。三学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认知、梳、本原创合的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渡三境世人的必需,由科学提供工具去渡一境世人,会大大降低成本;由哲学提供方法渡二境世人,会大大提供成功率;由神学提供本原,融合三境,并始终向下兼容。当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把哲学、神学拉到跟科学一样的地位时,就没有人会重视他们的真正价值了。似乎仅仅成为一个学科,一个可选可不选的工作领域。三段人生,当有三段式教育。未来三学的教学年龄,教育方式,需要以人能感知内涵为前提,进行重新设计,而不是纯用脑子、理性、逻辑,来进行分类。我们需要同时解决:青少年认知的碎片化,中年人认知的混乱危机,还有老年人的人生意义/灵魂价值等问题。

上一篇

16种《刘氏族谱》——刘氏文化

下一篇

白居易不太出名的一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是浓缩版《琵琶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