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三国看,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三国看,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
收藏 0 0

首先要声明一点,这里说的寒门,其实就是我们理解的小地主之类,千万不要往贫苦老百姓身上想,这个和他们没关系。

比如我们常说的诸葛亮,他一说就是躬耕于南阳,乍一听,还以为是农民出身,其实诸葛世家本来就是名门大户,不过到了诸葛亮这个分支,有些落魄而已。

从三国看,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

好了,下面言归正传,说说寒门子弟若想成功的途径,总结一下,不外乎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靠积德五读书,当然,这对贫苦老百姓也适用。

命是投胎技术,是没得选的,算是先天条件。投胎到豪门大户,连奋斗都省了,直接站到别人的终点了。

运是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摆个摊就能挣钱,很多人不敢,九十年代,买只股票就有收益,很多人不信,零零年代,炒个房就会发财,很多人不做,一零年代,开个网店就能致富,很多人不试。

说的倒是简单,你要是在八十年代干个体户的,基本上都是社会闲散人员。九十年代,做股票的都是提心吊胆的,光是姓“资”,还是姓“社”,就摇摆了好多年。人的好运气,都是被逼出来的。

风水可以类比为天赋,说的不光是老祖宗的福荫,而是你这行业的祖师爷赏不赏你饭吃。人怕入错行。你方向错了,再努力也不会成功。有些家里风水好的人,祖师爷就是喜欢他,就是愿意赏他饭吃,同样的事情,他做事半功倍,可如果祖师爷觉得你家风水不好,你再努力也是浪费。天赋这东西,不服不行。

积德当然不是简单的做些小的好事,也可以理解为选靠山。曹操是宦官之后,他做官后的第一件功德,就是杖毙了违禁夜行的大宦官蹇硕叔父。国有常法,违禁夜行就该被杖毙吗?还不是因为对象是大宦官的亲戚。曹操这种行为,传统历史都解读为曹操不畏强权,实际上这就叫积德。这就是曹操在向士大夫集团交的投名状。

同样,有时候,旧的靠山倒了,还需要重新选一个。袁绍谋士陈琳,一纸檄文骂的曹操头痛都好了。难道陈琳和曹操有血海深仇?没有,他们以前还是很好的同事。但陈琳需要在袁绍那里积德,可以设想,如果官渡之战,袁绍赢了,陈琳鼓舞士气,居功至伟啊。可惜袁绍输了,陈琳只能卑躬屈膝的在曹操面前再去积德,一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得是多么的可怜。积德就是站队,屁股才决定脑袋。

读书是狭义的,广义的看,读书就是学习。你光读书不行啊,学习才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可是在东汉,豪门政治使得阶层固化,寒门子弟,就是想通过积德读书来获得成功,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本来呢,寒门就是无法与豪门在统治阶层相争的,因为他们的起点与机会都是不对等的。

豪门子弟只要想读书,他的父母会给他做好一切后勤工作,总而言之,他们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都不用操心。而寒门子弟呢,温饱都是问题,你还想读书?

从三国看,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

除了基本生活问题外,还有两个问题,也是很严重的阻扰着寒门子弟的发展。一个是家长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拼爹。

另一个就是学习方向的问题。三国历史上很多将领出身武将世家,就算是败落的豪门后裔呢,家学尚存。在他小的时候,就喜欢天天琢磨军事问题,只要看到一些山头、险道、河流,就想着如何率军通过,如何安营扎寨。

这些问题,一般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很多有志向,又懂事的寒门子弟,还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

寒门子弟一般都不怕辛苦,甚至他们原本就相信,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但事实上呢,当他们的上升空间一旦受阻,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崩溃的时候。寒门子弟要在上层建筑获得成功,是真的太不容易了。

而豪门子弟从小父兄们就告诉他们,不管是学文学武,只要你能成才,攀龙附凤是必然的,绝不会让你被埋没。

而且从家庭教育上,豪门更容易倾向于培养子弟们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实用的学问。他们也有条件会给那些努力上进的子弟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寒门子弟求之而不得的。

最后豪门之间的朋友圈也是寒门子弟所不能想象的重要资源,现在有大学生在说,那谁谁凭什么一毕业就去管理公司了,凭什么我找工作就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呢?你要是二代,你也不用有工作经验的,可惜说这话的大学生肯定是寒门。

综合上述的几点,寒门子弟怎么可能去和豪门相斗呢?这样一算,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一说三国的名人,很多都是名门之后,因为从寒门上升的太少了,大部分都作为名门的绿叶,当陪衬去了。

从三国看,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

上一篇

华夏神器九鼎之谜:秦朝灭亡后,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去哪儿了?

下一篇

他是一位帝王,却喜好收敛钱财,长达28年不上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