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收藏 0 0

首先我想说一下孔子对管仲的看法,孔子对管仲的话呈贬低态度,为什么?

因为管仲明明可以将齐国带领至一个超级大国,结果管仲仅仅是帮助桓公成了霸业,你说这可恨不可恨。

现在我们就举一个例子看一下管仲在桓公霸业之成中是如何去做出决定的。

伐戎劝燕

时间追溯到桓公二十三年,这一年里,北山戎按耐不住性子开始找事,他们向燕国发起猛攻,燕国有点扛不住就向齐国求援,于是桓公就带着军队出发了。到了燕国,没花多长时间就将山戎给打跑了,燕庄公很感谢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去送齐桓公。

在这段时间内,管仲就对桓公说到:”您此时最好让燕国再次实行召公时的政策,他们再次向周天子进贡。”

桓公就按管仲给的建议将要求讲给燕庄公,同时由于燕庄公送桓公一下子送到了齐国国内,而正常情况下,除了周天子以外,其余一般诸侯是不能送人送到自己国界外的,桓公为了不让燕庄公失礼,就将燕庄公走过的土地全部送给了燕庄公。

这件事一发生,诸侯国们可都惊呆了,都觉得这桓公人真的不错,愿意跟从桓公。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庄公送人

那么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解一波其中的利害关系,首先我们讲一下为什么管仲在齐国帮助燕国后作出的要求竟是让燕国向周天子进贡。

选择很多,无弊者寥寥

我们先想一下齐国正常情况下在帮助燕国后能做什么,我在这里先作出个推理:

1,借机攻占燕国。

这个推测首先就得被排除,管仲是要帮桓公干嘛?帮他赢得霸主地位,这刚帮完人家自己去落井下石的做法不仅会让燕国人仇恨齐国,更会让天下人不齿桓公行为,想尊齐国为霸主?天下人过几代都不一定愿意。

而攻占燕国之后呢?齐国还真不一定有实力吃得下一个国土面积比自己还大的国家。更何况燕国臣民都会憎恨桓公的言而无信。桓公最后能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国土面积比自己还大的强敌。

2,向燕国要土地。

这个选择算是比较中肯的,但问题是你打算要多少土地呢?

要的多,燕国厌恶你,诸侯觉得你贪婪;要的少,这次援助燕国可真的有点像是亏本买卖,你要是说想借助这个来使诸侯归心,我觉得不可能,要的少能证明你什么?证明你软弱好欺?更何况自己的土地被分走,无论多少,燕庄公最后会不会愿意还是两说,就算是真的把土地交了出去,燕庄公会感激你要的少吗?我觉得可能会,但一定有人不会这么想,毕竟有很多国家帮助完别国后并没有要求土地的分配,有了这些人的例子,庄公国内一定会有人拿此说事,然后找机会坑齐王一把。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当时国土面积对比图

3,向燕国要粮食。

好了,说来说去,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道理,你帮我,我帮你,这是一件互利的事,你这次帮我我要了钱,下次我帮你你就会问你要钱,说不定还会狮子大开口,所以直接开口向燕庄公索求回报是一件很掉价的事,这些个做法绝对会让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比如人心所向,比如贤臣所归,比如燕公的友谊,这次帮了,你既然索求回报了,那我给你粮食就算是两清了,桓公能要太多粮食吗?不能,毕竟燕国人要吃饭,那么桓公会缺这些粮食吗?当然不会。

管仲之谋

因此,我们再看一下管仲的选择:请燕公恢复召公时期的制度,按时向周王室进贡。

这个要求过分吗?不过分;丢了燕庄公的面子吗?好像没怎么丢,毕竟这种要求合情合理;耗费了桓公大张旗鼓前来帮忙的恩情吗?没有,人家桓公仅仅是让自己恢复进贡,进贡本来就是本职工作,自己没做好人家提一句还能因此耗费了这份人情吗?燕庄公可以认为耗费了人情,但天下人不会这么想;这句话损耗了齐国什么利益吗?没有。

这个要求既没让齐国丢脸,更没让齐国耗费兵力,也没有导致齐国树立新的敌人,齐国反而借助这一个要求,赢得了周王室的青睐,赢得了天下人的信任,赢得了诸侯的归顺,毕竟这么一个做事合乎礼节,又”大公无私”的领导可真的是很少见了,最起码能让诸侯们放心,能让诸侯们觉得在桓公手下混对自己和自己国家来说是个好选择。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齐桓公雕像

为何分地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为什么桓公要把燕庄公多走的土地送给燕国。

首先我们想一下桓公将土地送给燕国后,齐国国力受损了吗?个人认为不会,因为这一送,是为了不让燕公失礼,既为燕公着想,又给了燕国实利,而此时的齐国国力要远比燕国强大,所以,在齐国依旧强大时,燕国是没有任何理由去不做齐国的盟友的,可以说,桓公通过这一块地的赠送,白嫖了一个燕国的支持。

那么,这些地真的会彻底成为燕国的国土吗?我觉得不会,但明面上这块地还是燕国的,背地里人心所向还是桓公,说不定哪天桓公要打燕国了,百姓们会立刻叛变成为齐国的内应,为什么?因为桓公是为了燕公着想将土地送给了燕国,百姓们会怎么想?我们大王只是为了给你们面子,你们要是真的傻不拉几地来掌控这块土地,那你们就等着我们搞事吧。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桓公出征

可敢拿地

而燕国真的会派人接管这些土地吗?我觉得会,但他们不会太过过分,最多只会是象征性地派几个人去看地,为什么?因为天下人都不傻,人家齐国帮了你,你还要人家的地,你这燕庄公有问题啊,而这个燕国大臣不会看不出来,而且燕国真的去要了土地,那就直接给了齐国讨伐燕国的借口:我们曾经帮助了燕国,然而燕国贪得无厌,强占我们的土地。桓公或许不会这么做,但一定会有些后代能死皮赖脸地颠倒黑白,说出这番话,因此,燕国也并不是太敢真的去接收土地。

当然了,燕国人究竟有没有去接管土地,还得看史实,我在这里做出的推测可能会错,但利弊得失却不会有误,如果燕国人真的去了,那只能说他们做了一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决定,如果没去,那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过,从这件事我们便可以看出管仲做事,实在是滴水不漏,可以说管仲思考问题的前提就是互利,共赢,我不去损害你的利益,你也别想占我的便宜,最后我们一起获利,至于获利多少,我说了算,这不仅实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思绪全面,坚持共赢,做事完美的聪明俗人管仲

管仲的雕像

最后插一句,管仲真不愧是个”老”商人。

上一篇

子贡虽然爱狡辩,但他的能力是实在的,阴谋阳谋齐用成功救下鲁国

下一篇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pdf下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