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让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让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话
收藏 0 0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不过她的江山是从李氏人手里抢夺而来的,一开始武则天还没意识到皇位的继承问题,但是随着她年纪的越来越大,这个棘手而迫切的问题就出现在她的面前,那就是储君的位置谁来做呢?谁来当我的太子?谁又能继承我的事业?

让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话

如果是一位男性的皇帝,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就要简单多了,有儿子立儿子,没儿子立兄弟之类的,反正只要是纯正的皇室血脉, 并且姓氏相同。只要是皇帝点头了,这位幸运儿就可以扒拉着手指头等继位了。但是到了武则天这里就有点行不通了,她是个女人和其他皇帝是不一样的。因为她和李氏不是一族人,当时这个太子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根正苗红的武则天儿子李显,另外一个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就非常犹豫,首先,要是立自己儿子为太子,那么我好不容易夺下来的江山岂不是又成姓李的了?岂不是白费力气了吗?相反,如果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那么大唐的江山会一直姓武,世代被武家人掌握着。武则天为此一直举棋不定,最后武则天还是下定决心立李显为太子,只因为她身边一位重臣的一句话。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杰,狄仁杰对武则天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先暂且不谈,先让我们来了解下狄仁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忠臣显现,但是却鲜有良臣出现。那么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呢?单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来忠臣是指对国家忠诚,对皇帝忠诚。可是良臣呢?他们不仅仅是忠臣,更是在忠臣的基础上具备贤能;能够很好的化解国家危机;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皇帝和朝廷的各种难题;处世圆滑老练;明哲保身等这都是良臣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素质的要求就决定了良臣更加难得,而狄仁杰就是难得一遇的良臣。

让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话

那么很多人就要知道狄仁杰的优秀在何处了?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次,狄仁杰被一个叫来俊臣的酷吏所陷害,被下了牢狱,陷害的罪名是谋反,谋反在任何朝代都是要被砍头和株连九族的大罪,是任何皇帝都无法容忍的。但是狄仁杰没有进行反驳,入狱之后直接就承认了谋反,老老实实的签字画押,让旁人都感觉这个狄仁杰是死心了。之后,狄仁杰用一块破被面写好自己的冤状,把它藏在一个破棉袄当中。利用家里人来探望自己的时候放到换洗的衣服里面。回去后儿子拿着父亲写好的冤状,立刻进宫呈送到武则天手上,武则天看罢,马上让来俊臣将狄仁杰带过来,这个来俊臣就纳闷了,自己看管的那么严,狄仁杰是怎么把冤状递出来的,这个来俊臣是百思不得其解。

武则天为了弄清楚真相将狄仁杰召见到面前,武则天看了毫发无损的狄仁杰就问他:“你既然没有谋反为何要签字画押?没有这个心思为何要承认自己要谋反?”狄仁杰回道:“要是我不签字画押的话,那么多套刑具伺候下来,老夫怕是不能见到陛下了。”武则天一听感慨万分,非常欣赏狄仁杰的聪明才智。从小事中就能体现出狄仁杰的睿智,遇事不慌,冷静应对。

让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狄仁杰只用了一句话

于是武则天就更加的倚重狄仁杰,遇到事情基本上都是征求狄仁杰的看法,狄仁杰也是不辜负武则天的期望,在任何问题上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因此在立储君这个难题上也就把狄仁杰招来了,问问他的意见。那个时候所有建议立李显为太子的拥唐派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罢免,而李显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支持自己的都被我母亲给弄死了,基本上武则天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其实狄仁杰的内心是希望李氏能重掌大唐,就对武则天说:“姑侄之于母子,谁更亲近啊?如果陛下立自己儿子,那么千岁万岁以后,会在太庙给先祖祭拜,倘若立侄子,从未听说侄子当了皇帝以后把自己的姑姑放在太庙的。”武则天听完大感不妙,按照自己的意思,要是立侄子为太子,以后肯定是不会供奉自己的,他供奉的肯定是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这个姑姑肯定是不会太亲近。自此武则天就彻底断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念头,并召李显秘密回宫,择日立李显为太子,这大唐的主人最终还是回到了李氏手中。就比如那些劝诫立李显的大臣来说,他们确实是忠臣,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他们和狄仁杰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结果却是不同的,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最大区别。放到现代社会来说,狄仁杰的这种处事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聪明的人说话容易让人接受并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两者本意的是一样,但是不同的劝告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说言语也是一门艺术,登峰造极之后也是一种魅力。

上一篇

那些童年的记忆,让我们来了解下神话中真实的"小哪吒"

下一篇

俗语“十指簸箕没有斗,只朝外簸没处装”,啥意思?你有几个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