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
收藏 0 0

有人问,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方人口饱和。

山东人闯关东,比较理想的地方是相对富裕的地区,比如江苏的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然而,这些地方的人口非常多。除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滥杀导致这里人口减少,但恢复也非常迅速。而闯关东的都是山东农民,主要技能就是种地。而江浙一带的耕地,尚不满足当地人自己种,哪里能够容纳移民。相反,东北地广人稀,1740年东北总人口数不到40万人,到了1840年东北人口也就300万,有的是土地。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

第二:南方很多地区还在战乱。

山东周边,河南和安徽的捻军横行,清朝花费20多年才彻底剿灭。江浙皖又有太平军,反复攻杀10多年。战乱影响了人民的迁移。相反,东北虽然土匪横行,但在庚子事变之前,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

第三:从山东去东北很方便。

胶东人去东北,基本都是坐船。只要上船从山东沿海厉害,一二天就可以到达辽宁沿岸的港口,非常便捷。相反,如果从山东到江浙,必须走陆路。当时没有铁路,仅仅江苏省南北宽度就有接近500公里。在古代,拖家带口在陆路走500公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东北?

第四,东北的山东老乡多。

闯关东的大部分是河北和山东人。从民国38年间开始有史料统计记载,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至东北留住的山东人达到800万之多他们基本都是破产以后才被迫离乡背井。这些人大多是赤贫,去了外地首先就得投靠亲友。而山东人闯关东有很长久的历史,东北的山东后裔很多,新来的很容易找到亲友。

上一篇

古代上朝时没有普通话,都是方言,皇帝能听懂吗?这里告诉你答案

下一篇

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前均留一计,千年后为何叹服诸葛亮更计高一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