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刻舟求剑到大秦帝国的崩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刻舟求剑到大秦帝国的崩塌
收藏 0 0

成语对于大家来说,是特别熟悉的词汇,哪怕是八九岁的孩子也能张口即来。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仅仅做到活学活用是远远不够的。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美丽结晶,我们应该透过成语本身,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去深挖、去思考,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十分简单的成语——刻舟求剑。大家在小学时就学过这个成语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他的意思,那么你知道他的孪生兄弟是谁吗?

从刻舟求剑到大秦帝国的崩塌

刻舟求剑出自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原文为“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从这段话中繁衍出了两个相同意思的成语,刻舟求剑和楚人涉江,所以,当我们听到有人说楚人涉江时,其实就是刻舟求剑的意思。

《吕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伟大著作。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察今篇。《吕氏春秋》作为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鸿篇巨制,博采百家之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一经出世,便创造了“一字千金”的著名典故。

从刻舟求剑到大秦帝国的崩塌

说到《吕氏春秋》,就得提一提他的作者,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吕不韦。这位标榜“奇货可居”的著名商人,从扶持秦异人开始,一步步走向秦国政坛的高峰。他和秦王嬴政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最终却受嫪毐牵连,落得个饮鸩自尽的下场。秦王嬴政,作为千古一帝,并没有沿着仲父吕不韦的思想去治理国家,而是重用法家,以严苛的法律来治理统一后的中国,结果未能收六国百姓之心,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试想,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仍使用法家来治理国家,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刻舟求剑呢,如果嬴政后来采用《吕氏春秋》作为治国纲领,大秦帝国的命运会不会改变呢?

上一篇

母族的斗争品,六岁为后,一辈子无宠无子女——弗陵皇后上官凤儿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