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收藏 0 0

一、

他是初中历史课难以绕过的名字,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初中被他支配的恐惧——“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10分的简答题。必考!”东周乱世,英雄辈出。春秋、战国合500多年的历史(前770年~前256年)。诸子百家,星光熠熠。老子、孟子、荀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子子都是大神。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家家都是大门大派。遗憾的是,在初中历史课本,各大派和各家话事人只能屈尊挤在一起,共享一节“百家争鸣的局面”了事。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商鞅,一个庶孽子(旁支、庶出)。在初中历史课本,竟然和江湖大佬孔夫子平起平坐,享有独立的篇幅和可观的字数。什么原因让一个非主咖占据了这么久的镜头?无外乎两点,其一: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历史课本偏爱变法者。(这里剧透)初二、初三的学生会发现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等变法者均获此殊荣,享有足够的篇幅和介绍。更何况商鞅是变法成功第一人,一个特写不足为过。其二: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六国。秦国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壮举。作为奠基者,商鞅自然能蹭到好些镜头。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如此成功的人生,小人物逆袭的典范。却被史家不喜,太史公、司马光皆言,“鞅,其天资刻薄人也”,历代文人对商鞅也多有谤言。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商鞅。

二、

鞅是卫国人,那时还没资格叫叫商鞅。他姓公孙,祖上原也曾阔过,祖姬姓。姬鞅是叫不起的,有人叫他公孙鞅,更多人叫他卫鞅。卫鞅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法制、刑名的热爱。很崇拜当时的大V法家的李悝和兵家的吴起。

李悝是魏国人,魏文侯当老板时主持魏国的变法工作。李悝主抓经济和政治,经济鼓励农民耕种,增加产量。政治上实行法制,拿贵族开刀。废除贵族世袭,爵位要靠奋斗,奖给有功的人。经济政治两手抓,两手都很硬。魏国很快成为强国。李悝成功后及时流量变现,写了本《法经》。身为一个成功的迷弟,学习《法经》成为卫鞅每天的必修课。

吴起就坎坷多了。吴起去鲁国应聘,刚好赶上鲁国和齐国打仗。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领导一看。这还了得,妥妥是间谍。“拖出去斩……”眼看着工作没找到,小命就快丢了。吴起把心一横,豁出去了。“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了”,一刀下去,结果了自己的妻子(……)。纳了投名状,吴起顺利得到了工作,KPI还很高。刚上任就打败了齐军,为鲁国解了围。还没等过几天安稳日子,老板又怀疑吴起。“上次疑我,我杀了自己的老婆。这次又疑我,我怕是只能自杀了。”职场歧视害死个人,吴起只得从鲁国逃到魏国。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吴起到魏国时,魏国的老板换作文侯的儿子武侯。武侯不搞职场歧视。取其所长,用其所短。当时秦、魏两国开战,吴起投身军中。和士兵同吃同住,士兵受伤,吴起亲自为他吮吸脓血,很得士兵爱戴。在战场上,多次击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倒霉的人喝凉水都塞牙,正当吴起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因为一次相亲事件,吴起又走上了找工作的道路。领导爱惜吴起之才,介绍自己家亲戚给吴起为妻,亲上加亲。吴起十分感动,然后因为对方太凶而拒绝了领导。领导脸上当时就挂不住了,吴起见状,连夜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且不说吴起跑到何处,先说卫鞅自李悝出《法经》后,日日晨起诵读,领会大意。看着偶像李悝和吴起都在魏国干出一番事业,卫鞅也是心痒难耐。为了致敬偶像,卫鞅也决定去魏国碰碰运气。

卫鞅到魏国时,魏国的老板换成了著名的魏惠王(关于惠王和孟子相爱相杀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卫鞅当时投身于国相公叔痤门下当一个小官。公叔痤每每与门客清谈,卫鞅引经据典,表现很突出。木秀于林,春去秋又来。公叔痤大限将至,老板惠王前来看望。“老叔啊,你要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上哪找你这么优秀的人?”公叔痤说:“我手下有个卫鞅,他虽然年轻。不过能力和你老叔不相上下。你可以用他。”惠王听了半天没说话。公叔痤看到后说道,“你要是不用卫鞅,就把他杀了。”惠王听完公叔痤的话就走了,路上对随从说“一看我老叔就是糊涂了。一会让我用他,一会让我杀他。情绪太不稳定了。”

公叔痤找来卫鞅,说,“老板让我推荐人,我推荐的你。我看老板不是很热心啊。我还给老板说,你要是不用卫鞅。就把他杀了。”公叔痤看着卫鞅的脸,“我是先公后私,你要理解啊。现在你赶紧逃吧。”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卫鞅很淡定,对公叔痤说:“老板都没听你话用我,又怎么会听你话杀我呢。”公叔痤不久就病死了。果然,惠王既没有用卫鞅又没杀卫鞅。性命虽说无忧,整天混日子也不是个办法。刚好隔壁秦国扩招,猎头和HR疯狂挖人。卫鞅寻思:“我在魏国没机会。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秦魏世仇,说不定秦国就是我的福地。”

三、

卫鞅充分吸取了在魏国的教训。光有才是不够的,还要有人。有人比有才更关键。一到秦国,卫鞅并没有急于应聘。他要先找一个老板身边的人。一番观察,老板的生活秘书——景监进入卫鞅的视野。景监是个太监,在那个年代。太监虽然得宠有钱,却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一般士人都不带正眼瞧太监。

卫鞅放低身段,对景监又是吹捧又是砸钱。精诚所至,景监被卫鞅的牛皮糖精神打动了。“伙计,你的事包在公公身上了。公公我一定给你把事办成咧。”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秦国现在的老板孝公,日子过的很恓惶。卫鞅的偶像吴起是个狠人,为了KPI,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秦国刚迁都栎阳(今陕西阎良),吴起就三番五次打到家门口。搞得秦人出门去个洗手间都得戴安全帽。得亏前一阵吴起跑了,秦人才松了口气。传到孝公这里,公司才刚刚扭亏为盈,但也大大伤了元气。

孝公听了秘书景监的推荐,很快安排了卫鞅的面试。两人交谈了很久,孝公听着听着就打起了瞌睡。回来后对景监发了脾气,这么无聊的应聘以后不要给我说了。景监极力争取,孝公同意五天后第二次面试。五天后的交谈,孝公比上次呆的时间久了一点,最后摔了喝水的杯子。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景监硬是扛着压力为卫鞅争取了一次面试。“伙计啊,这是我给你争取最后的机会咧。公公我也么办法咧,你好自为之吧。”最后一次面试,时间也不是很长。谈了一会,孝公就让卫鞅走了。

景监很担心,不知道卫鞅的面试如何。卫鞅倒是轻松了,“妥了!”他对景监说,“第一次我给老板说帝道,老板不感兴趣,嫌太慢。第二次说王道,老板还是嫌慢。这次我给老板说霸道,这个见效很快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出成绩。老板没说话,那就是妥了。”果然,孝公后来总是找卫鞅谈话,越谈越投机。

孝公打算按照卫鞅的方法在秦国变法,总是担心秦人反对。卫鞅说:“”对一般人,当变法施行的时候,没必要跟他们商量,只需要给他们好处。想干大事的人也不必跟民众商讨。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我看老板就是干大事的,不能拘于小节。”欲成大事,必先要使人信服。使人信服,要“神化”他,使他与一般人割离。所行之事非常人所能。这样,此人得到心灵上的优越感,就会坚信不疑死心塌地跟着你干。卫鞅这个高帽戴到孝公的心里,孝公听了很受用,震硕古今的商鞅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四、

变法到底是变什么?

变法是改变心态,改变国家的日常生产方式,最重要的是改变利益分配方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当其冲的是要把GDP先搞上去。那个时代粮食是硬通货,谁家粮多谁就是老大。卫鞅的办法很直接,种粮的多了粮食自然多了。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数量和质量,农民什么都不能做,车夫、建筑工人、佣人全都不准干了,专心种田。贵族的子女在家吃闲饭?想都别想了,爵位以后不能世袭。就是贵族子女,没有军功,也给我好好种田。秦国地广人稀,魏国人多地少。卫鞅打起老东家的主意,颁布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魏国等邻国农民来秦国垦荒。农民逐利,于是都跑到秦国种地了。最可恨的就是商人了,不事农桑,专搞些中间商赚差价的钻营之事。提高利税,使商人无利可图。要想吃饭,扔下算盘扛起锄头才是正道。

粮食有了,没有强大的军队。就像婴儿拿着巨款在街上招摇。枪杆子才能出政权。军事上,卫鞅制定二十等爵制,废除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鼓励参军,明令军法,奖励军功,锁死上升阶层,只有参军,获得军功才能提升阶层,贵族也要靠战场上的军功承爵。严禁乡民私斗,实行连坐制。一人犯法,周围人跟着一起受罚。赳赳老秦人的热血无处宣泄,除了种地,只能在战场释放自己。

法令既出,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也是徒劳。卫鞅也有自己的方法——恩威并施。一日,都城栎阳南门下围满了人,人们都被一则告示吸引。谁能将三丈长的木椽从南门移到北门,赏10金。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无人相信。第二天,赏50金。有人做到了,卫鞅果然赏了他50金。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罚!”因为太子是国家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那就罚太子的老师。太子的老师公子虔果然受到了刑罚。如此一赏一罚,变法深入人心,人人对次坚信不疑。

十年变法,效果很明显。秦人个个欢喜,人人满足。卫鞅对孝公说;“老板,是时候检验下变法的成果了。”于是卫鞅带着军队回了趟老东家,不费吹灰之力打到了魏国国都安邑。又搬了次家,迁都于咸阳。

小试牛刀过后,孝公和卫鞅对变法的效果都很满意。孝公和卫鞅便十分放心的开始了对魏国的报复行动。秦魏两国多次开战,打的魏国心惊胆战,国库空虚。魏惠王不得已迁都到大梁,后悔没有听老叔公叔痤的话。

大仇得报,论功行赏。卫鞅被孝公封商、於十五邑(今陕西商洛至河南内乡)。从此卫鞅就叫的少了。人都称商鞅,或者叫商君。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好事成双,不久,周天子赠送祭肉给孝公,诸侯也都来给孝公庆贺。喜宴上,孝公非常兴奋。拉着商鞅的手说“伙计,咱现在世事弄大咧。这都是伙计你的功劳,等我下世了。公司就靠你咧……”孝公醉眼迷离,说了很多,后面的商鞅都没听进去。他的酒一下就醒了,忙说;“老板这说的哪里话。你身体这么硬朗,说那些都太远了。真到那时,我也好好给老板守着你的江山。”

五、

孝公没过多久去世了,太子惠文王继位。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告发商鞅谋反,商鞅带着亲随逃亡。惠文王在郑邑池擒住商鞅,惠文王要以车裂之邢处死商鞅。行刑前,商鞅看着座前的惠文王,眼里全是初见他父亲时的样子。有的人活着,追求平稳安乐,无过即为功。有的人活着如同流星,只求轰轰烈烈,活的精彩。偶像吴起的下场,使商鞅对自己的今天早有准备。求仁得仁,没什么遗憾的了。

“行刑!”

商鞅:刻薄庶孽子的逆袭之路

上一篇

蒙古第一女英雄为何要嫁给7岁的曾侄孙,满都海表示,我太难了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末代帝王们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