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收藏 0 0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你也许还记得,这话是谭嗣同说的。120年前的今天,“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

但……除了谭嗣同外,你还能说出其他“君子”的名字吗?

当年,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领袖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赴死的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成为了改革而牺牲的经典象征。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戊戌六君子

六人中,最出名的当属极具反叛精神的谭嗣同。他本可逃脱,却选择以身殉道,梁启超曾将他称作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

同样慷慨赴死的林旭当年才24岁,是六君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被捕后,有老狱卒说他“在狱中时时作微笑”。《中外日报》也报道称,他临刑时“先号咷而后笑”。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林旭

作为最年长的一员,据称在其余五人下狱后,杨深秀深感他们年轻有为,便向慈禧太后求情,结果演变成要求慈禧将权力交还光绪帝的争论,最后为此赔上性命。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杨深秀

一些君子的献身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作为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的死颇有些“以弟代兄罪”之意。此前,在康有为积极活动时,康广仁很有些看法,觉得“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他最早预言了维新派的失败,却在诛杀六君子的诏书中被视为罪魁。

老狱卒说他在狱中哭喊不公,也有人说他临刑前大气从容,记载不一。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康广仁

有评论称,在当时人看来,杨锐还显得有点“冤”。他站在康有为一派的对立阵营,是戊戌变法另一方思想代表——张之洞最器重的幕僚之一,不过也是变法中的重要人物。慈禧发难前,他正打算离京奔丧,但被张之洞留了下来,错过一个本可以逃掉的机会。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杨锐

最后一位君子叫刘光第,是个在刑部供职达十余年的清廉小公务员。他曾经生活困苦,名字也传达了家族对他光耀门第的期望。据称,被压上刑场时,这位投身革命的称职刑部官员大惊并大骂:没有提审,没有定罪,难道就要杀头吗?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刘光第

不少人认为,“戊戌变法”其实还有一位“第七君子”——张荫桓。

有分析说,张荫桓是戊戌变法的实际推动者。他曾代表朝廷赴伦敦参加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庆典,长年从事外交工作,深受光绪帝器重。他在戊戌政变次日被捕,在捉拿新党谕旨上,名字还排在“戊戌六君子”之前。由于英、日等国公使的营救,张荫桓得以暂免一死,流放新疆,但在两年后被六百里加紧谕令赐死。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张荫桓

值得一提的是,1898年“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后,一位叫沈荩的青年觉得国家前途黑暗一片,远走日本留学。后来,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殉职的记者”。

“戊戌六君子”赴死:你所不了解的他们

沈荩

戊戌变法在流血中失败,有人说,清政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自己折断了。不过也有人表示,当时慈禧是被维新派的激进“逼”到了对立面,“戊戌六君子”被处决后,清廷改革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帝国最后十年的一些新政甚至比康有为走得更远。

只是时局变换,王朝还是走向末路。

上一篇

深度解析!隆庆帝,地道的昏君,却开创了一段太平盛世

下一篇

历史|八里桥之战,蒙古铁骑大战英法洋枪队,最近的还差五十米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