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收藏 0 0
古时候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是老子打下来的江山,肯定会顺承给儿子,而之后则会传给孙子,这几乎是千年不变的硬道理,到了现代推翻封建王朝之后,老百姓才开始有了民主,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在古代是完全不可想像的,甚至古人也不敢想,在他们看来这跟天方夜谭差不了多少。但是在遥远的古时候,还真就存在了这么一个故事。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那就是尧舜禹互相让位的事迹,看名字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一家人,实际上确实是没什么血缘关系,但是三个人却好的不得了,你想啊连皇位都让出来了,关系能差到哪里去,所以这三个人的品行受到了不少后世人的歌颂,能洞察天下之良才美玉,而且为了黎民百姓,甘愿将自己的皇位让出去,这么民主的做法,可以说想不红都难。后世的那些搞世袭制,为了皇位抢个你死我活的那帮人,看到这里估计都得惭愧。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接下来跟大家唠唠禅让的故事,传说在皇帝去世以后,出现了三个非常杰出的领袖,这三个人就是尧舜禹。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据说这个人在当了部落的首领之后,一点也不做作,不管是吃饭还是喝汤都跟大家一起。而且尧这个人非常的俭朴,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只要能文明见人,抵御严寒就足矣,可谓是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所以老百姓在那个时候,都特别的拥护这位首领,但是雄狮总会有老的那一天啊,本来要是自己的儿子争气,尧也想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可他的儿子朱丹实在是有些烂泥扶不上墙,不但粗鲁而且还总闹事,典型的中二少年。因此虽说手底下的人推选朱丹继位,但是尧却不同意,之后便召开了全名选举大会,各抒己见看看谁才是部落最合适的领袖。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于是在这个时候,不少人都站出来说舜这个人不错,不但有才华而且还是个干实事的人。听到这里尧也很高兴,可毕竟舜是个外人,要是就这么的将位子让出去,家里人这边也不好交代,于是就把两个女儿,鹅皇、女英嫁给了他做妻子,这样一来姐夫继位,小舅子朱丹也不好再说什么,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考验之后,舜才继承了帝位,不得不说也不容易啊。《五帝本纪》里是这么说的:

  •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
  •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禹的继位其实跟舜也差不多,但是到了禹这里就已经不是五帝本纪的事情了,而是夏本纪里面的事,话说在尧当首领的时候,天下经常发生洪水,而在那个时代基本上科技两个字是不存在的,所以人们对于洪水比较害怕,哪怕是尧也非常的头疼。毕竟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现代这么精良的装备滴,于是尧就问舜有没有能治水的人才,给帮忙引荐一下,之后舜毫不犹豫的引荐了夏禹,说这个人是个人才,而夏禹确实也是德才兼备,谦虚的很,所以在舜死后,夏禹继承了首领的位置,《夏本纪》记载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尧舜禹让贤这件事,基本已经算是定型了,就连教科书都这么说了,再加上《史记》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正史都认同了,也就成了定论。但是面对着上述的情况,却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致意思就是尧舜禹其实并不是谦和的禅让,而是靠篡位上去的,听上去是不是觉得很狗血。

  • 《墨子》:“古者要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 《竹本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 《荀子·正论》:“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其实就连古代的大儒们,对这件事也是看法不一,墨子就认为是尧的贤惠,使大家认可了他。但是荀子则认为这件事比较扯淡。毕竟自古帝王家都是继位传承,哪有什么禅让。其实荀子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比如三字经里面,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荀子就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所以关于这种小肚鸡肠的性格也没法说。可要说荀子小肚鸡肠,那么孟子总该是正义的化身吧,可是孟子对于这件事竟然也非常的含蓄。

《孟子》: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这么鸡贼的说法,只能说在古代即便是大儒们,对于尧舜禹,因为贤良而让位一说,也是有些不敢苟同的,毕竟在古人看来,那得心有多大,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尧真的心甘情愿让位给舜?

前面的《竹本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也提到了,是舜将尧直接给关起来了,意思就是说:尧为了获得首领的位子,直接进行了篡位,并且不让儿子朱丹,与其父亲尧相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尧真的嫌弃丹朱?

其实哪有自己的老子嫌弃儿子的,不但现代没有,纵然是古代也没有,俗话说: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俊俏,这句话适用于从古至今,因此得出朱丹还是当过首领的。

  • 《山海经·海内北经》云: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 《山海经·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 《竹书纪年》“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丹朱辟舜于房”顺便,”尧帝世孙,得邑为姓“

如果按照上述的理论来猜测的话,尧其实并不厌恶自己的儿子,甚至朱丹还当过首领,但是在后来被舜给夺走了而已,要知道上古蛮荒时代,那个时候的人可是相当的纯粹,一点不跟你来虚的,不服就是干,弯弯绕?一边凉快去吧!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舜真的是个普通村民吗?

别逗了,在那个崇尚力量的时代,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坐稳首领的位置?那是不可能滴,所以说舜根本就不是个普通人。

《荀子·议兵》篇中称颂上古时代的几次正义战争:尧伐獾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荀子说:他们“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足以说明舜其实在战斗力上面,可能丝毫不会输给尧,因此得出舜根本就是不战斗力为五的渣渣,而且尧在让位给舜的时候,又遭遇过阻拦,只不过在后来都被舜用手腕给平息了。

  • 孟子》: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 《吕氏春秋》:“舜于是殛之(鲧)于禹山,副之以吴刀”

所以说舜可不是一个老实孩子,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他也有老的一天吧,于是禹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要说夏禹这个人也不简单,很多人都以为大禹治水里面的夏禹,只是一个管理河道的小官,其实在那个时代,洪水可是非常骇人的,所以那时候治理水利的官,手里的权利是非常大的,通俗的说就是: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

历史谜团: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

于是在舜老了之后,大禹当仁不让的坐上了这个位子,而且别忘了舜可是禹的杀父仇人,再怎么贤明的人,也不可能贤明到有仇不报的地步吧,而且《史记·五帝本纪》: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么大岁数的舜去巡游,但是身边连个家属都没有,怎么可能?因此得出这里面肯定有事,而且在禹继位以后的几千年的时间中,都是君主继位制。

而在他们那个更为追求武力和权利的时代,怎么可能出现禅让这么高尚的事件,所以说很可能所谓的禅让,只是古代的一些大儒们自己的美好想像罢了。

下一篇

好不容易称帝,却死在长生不老丹上,夫人的陪嫁丫鬟却成了皇太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