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天天彩色沙画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魏徵佐太宗,不仅政治上功勋卓著,在文化建设上他的贡献,也是同时代人少有能与其匹的。我国图书事业,隋代曾辉煌一时。西京嘉则殿有书达3卷,后经秘书监柳顾言等选择编次,去其重复猥杂,仍得本(校正后进陈皇帝的正本)3万7千多卷,送东都收藏。惜这批图书在唐初平王世充后运往长安途中,于砥柱遇没,损失十之八九。武德初秘书丞令狐德棻见于经籍亡逸议出重金收购遗书,令人抄写,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一绩,也只是“群书略备”而已。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魏徵 绘图

贞观三年(629),魏徵出第二章大器晚成的一代臣秘书监,参豫朝政,尽管政务繁剧,仍专注本职,经太宗批准在购募图书的同时,“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这次规模不小的图书收购及整理,具体成果留存至今的尚有《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的又一重要史志目录,意义巨大:第一,它不仅记录了有隋一代藏书之盛,而且也记述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典籍的聚合流散,为古代文献的历史状况保存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唐太宗 绘图

第二,确定了史学的历史地位。两汉以前,“史”附属于“经”,没有独立的位置;魏晋开始,“史”从“经”中分离出来,在图书分类中有了一席之地。魏人郑默编《中经》,晋荀勖因之,更制《新簿》,分典籍为甲、乙、丙、丁4类,以“史”为丙,序列第三,东晋李充编《晋元帝书目》,将“史”置“经”后,仍以甲、乙、丙、丁名之;只是在《隋书·经籍志》中,四部分类才有经、史、子、集的定名,其后为封建时代各朝沿袭,史学的历史地位自此确立。第三,仿《汉书艺文志》作总序、大序、小序,简述各部类学术源流及其演变,并对四部分类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历史分析和理性探讨对后世目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隋书·经籍志》

《隋书·经籍志》的作者,除魏徵外,还有李延寿、敬播但魏作为主要负责人,其指导思想、编制体例、原则都无疑是魏徴的。《旧唐书·经籍志》曾记开元时校书说:“整比内库书籍,所用书序咸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故清人姚振宗指出:“大抵是志初修于李延寿、敬播,有网罗汇聚之功;删订于魏郑公(徵),有披荆剪棘之实。”魏徵对唐代文化的更大贡献还在潜心史著。杨隋政权的覆灭,使唐初统治者感到异常震惊。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他们不能不严肃认真思考,传统的历史意识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弘扬。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李延寿 绘图

以史议事,以史论政成风;反思既往,取鉴资治成为一代思潮。魏徵当仁不让站在这一时代潮流的最前面,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辅佐太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武德间,曾诏修前代史,虽有分工而无具体措施,历数年不成而罢。贞观三年(629),重新组织修史班子:“令(秘书令狐)德棻与秘书郎岑文本修周史,中书舍人李百药修齐史著作郎姚思廉修梁、陈史,秘书监魏徵修隋史,与尚书左仆身房玄龄总监诸代史。”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房玄龄 绘图

魏徵与房玄龄以宰臣身份监修诸史而魏徵不挂空名,努力实际工作。第一,分工明确,充分发各自主观能动性,又因人所长,合理使用。秘书丞令狐德棻曾整理典籍,议修前史,覃思有年,乃令其“总知会”,主管体制、义例等事,使众多个人的独立活动得有大一致的规矩。第二,在禁中“别置史馆”,建立专门的撰史构以施其职。修史之任,以前归著作局,从此专属史馆(前朝完成后,史馆则主修国史);又分秘书省为内外两省,秘书省亦置禁中,以便于迅速及时提供资料,方便史臣查阅。第三,优遇史官。修建华丽房舍,预备丰厚酒食,供史官食宿享用,使当时的人们都以修史为美事,这既激发了史臣的荣誉感,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第四,亲自执笔,着力撰述。除对诸史“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外,又给“梁、陈、齐史各为总论”,并主修隋史,“隋史序论,皆徵所作”。

苦心经营多年始富强统一的王朝,竟如此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

令狐德棻 绘图

魏在各史的序论中,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为“偃革兴文”的治国方针提供理论和历史依据,对“贞观之治”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被称为良史。在魏徵的主持并亲自带领下,由于分工明确,组织完备,措施得力,几经寒暑,仅7年时间便完成了齐、周、梁、陈、隋五朝正史,这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的,魏徵因此加封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二千段。贞观时期,除皇子外,大臣以撰著而获此等重赏者,魏一人而已,即在有唐一代,这样的赏赐也是仅有的。

参考资料

《隋经籍志》

《晋元帝书目

下一篇

《校园女生对话历史女性》为什么叫“西施”,不叫“东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