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收藏 0 0

说起时苗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但说起”时苗留犊”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也学习过,但究竟时苗留犊是什么意思呢,时苗是什么留犊是什么今天老李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与见解,同时也给大家讲下这个典故的由来,说说这个小县令为什么有如此的影响力呢。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时苗留犊雕塑

时苗:字德胄(zhou),建安中入丞相府供职(既三国时期曹操麾下),于建安十八年孝廉举荐为寿春令(今安徽寿阳)。时苗出生于东汉末年古巨鹿郡干禾庄村人,既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田付村乡官庄村人。说到这里大家该知道了把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了把,时苗是历代清官的典范也是老家的骄傲。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时苗辞官后定居地

东汉献帝十八年,时苗出任寿春县令,因其时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于是时苗千里赴任时是套上家里的一头老黄牛,拉着大车带着家眷家私与夫人一同由时苗亲自赶车到寿阳任所。时苗到任后,为官清廉一心为百姓父老服务,在其处理完公务后经常牵自家老黄牛去帮当地百姓干活犁地等,被当地百姓尊称为黄牛县令。在时苗在任的几年时间里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时苗故里雕塑

因时苗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看到了朝廷无能曹操的专权,认为曹操迟早会篡夺汉家江山而不愿做曹家官员的他辞官回乡,临行前把他的官印挂于县衙大堂之上,把一只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当地百姓听说时苗要辞官回乡都纷纷来送行,时苗告诉当地百姓我来时只牵了一头黄牛,这只小牛犊是来寿春后所生,这只小牛犊是吃寿春的草喝寿春的水长大的所以这只牛犊是不能带走的是要留给寿春百姓的。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时苗墓

寿春百姓为了纪念时苗把当时黄牛饮水的池塘叫留犊池,并在县衙门前修了留犊亭,为了以后子孙后代不要忘记时苗的好处,至此时苗留犊的故事就被广为流传。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留犊祠巷

从此以后“留犊”作为清廉的代名词被世人传诵,时苗也就当之无愧的成了古代清官的典范被推崇,各地官员百姓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个清官,后蜀时期更是将其廉洁品德定位法律法规校行时苗。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巨鹿郡

宋代三国志之魏志二十三专门记录时苗歌颂时苗:时苗字德胄,巨鹿人也。少清白,为人疾恶,建安中,入丞相府。出为寿春令,令行风靡,扬州治在其县,是蒋济为治中。等等共计320于字详细记录时苗生平典故。大家有时间可以查阅我就不过多的阐述了。这就是时苗能够文明天下的原因把,去官留犊不贪分毫也就成为历代官吏的座右铭。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巨鹿郡地图

时苗出任寿春令后,老家的人为了贪图虚名把时苗老家村名改名为官庄(一直沿用至今),时苗回到老家后一气之下带着一家老小搬至村东五里的田庄子定居(今平乡县大时村)。时苗七十寿终葬于漳河畔(今平乡县官庄村西南),是平乡县重点保护文物,而时苗的后裔大多居住在今平乡县大时村有家谱可查。说来说去自古老家就是人杰地灵的一个地方,虽然历经几千年这里没有成为大都市,但是翻阅历史时不时的会给你惊喜,前人的光辉只是历史,后人唯有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当年巨鹿郡发掘现场图

然各地“留犊池”“留犊坊”“留犊祠”“留犊祠巷”千百年不衰,都是因为时苗的清廉也是给历朝历代官员留下的一面镜子。

一个小县令成了历朝历代官员的榜样,一句成语变成官员的座右铭

大美平乡

今天咱们就一首清代文人孔庆珪《太平乡》这首诗结束今天的文章把:一载寿春令,弃官归隐居。留犊语父老,清廉近何如。佳墓巍然存,大木风萧疏。爱此太平乡,醇风还古初。

上一篇

张飞是一个喜剧人物,身上充满喜剧色彩,可以把他看作趣人吗?

下一篇

河套反击战,汉军因为赵信的火线叛变而遭受损失竟让苏建顶缸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