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他预见到了改朝换代,提出的建议不被皇帝采纳,否则杨坚没机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他预见到了改朝换代,提出的建议不被皇帝采纳,否则杨坚没机会
收藏 0 0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浏览今日小周为您带来的历史之事。

改朝换代,在延伸了五千年的华夏大地上屡见不鲜,先秦时期的夏商周,四五百年一换,秦汉魏晋十六国,十数年至一两百年一换,跨度四百年的南北朝中,北朝先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隋,南朝则是宋、齐、梁、陈,战火纷飞。政权更迭巅峰的时代,古人们对于改朝换代就没有人能预见到并提出预防吗?答案是有的。

王轨,字毗沙门,出生年不详,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是东汉司徒王允(《三国演义》美人连环计的王允王司徒,并不是战场上与诸葛亮争辩身亡的王朗王司徒)的后人,本性朴实正直,慷慨大度,气量远大,做事风格强硬刚正,但不失沉稳。公元560年,年仅18岁的宇文邕继位,即北周武帝,王轨任为前待下士,又转为左待上士。

他预见到了改朝换代,提出的建议不被皇帝采纳,否则杨坚没机会

王轨

此时,权臣宇文护把控朝政多年,先后诛杀宇文邕之前的两位北周皇帝以及一位北周建立前的西魏皇帝。宇文邕志在铲除宇文护,因为王轨“沉毅有识度,堪属以大事”而请教他,得到王轨的大力支持,隐忍十二年,终在572年诛杀宇文护,开始亲掌朝政。

572年铲除宇文护后,王轨官升内史下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的职权,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参与军国大事,成为武帝宇文邕的心腹,开始展露更多的才能。

576年,宇文邕东伐北齐,王轨得到北齐内应的晋州刺史接应,攻克晋州,而后再克并州、邺城(北齐都城),因此次战功再次加官进爵。578年,南陈名将吴明彻进犯吕梁,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和陈军交战失利被围困,王轨奉诏为行军总管率军救援,依靠水利淹灌敌军,大败南陈军队,俘虏吴明彻及其士兵三万余人、大量器械,此战南陈精锐损失殆尽,无力再北伐。王轨升为柱国大将军、徐州总管,都督七州十五镇诸军事。

他预见到了改朝换代,提出的建议不被皇帝采纳,否则杨坚没机会

北周武帝宇文邕

王轨对北周一朝有很深的远见,572年宇文邕长子宇文赟被册立为皇太子时,出于对北周前途的考虑,王轨深知宇文赟其人品德低劣,没有仁孝,不堪继承皇位,便多次提醒宇文邕说应该重新立嗣,宇文邕何尝不知道,只是其他儿子幼弱无法替换,宇文赟也因此憎恨王轨。

578年宇文邕病逝,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王轨自知难逃,尽管还是有出路却不打算逃避,而是打算以死报效先帝(宇文邕)的厚恩。果不其然,宇文赟不久便处死了王轨,而继位后北周朝政腐败不已,骄奢淫逸,全国危机四起,正月刚继位,二月便将皇位传给长子宇文阐,自己逍遥快活纵欲酒色。580年,年仅22岁的宇文赟便病逝。581年,外戚杨坚得到机会,取代北周建立隋。

他预见到了改朝换代,提出的建议不被皇帝采纳,否则杨坚没机会

北周宣帝宇文赟

至此,王轨的远见和担心体现了出来,倘若宇文邕肯重新立嗣,说不定就没有隋。但宇文赟毕竟还是长子,按“立长”的传统也必须是他,其次,王轨涉及了皇位的继承问题就难免会受到皇帝的猜疑,故而宇文邕出于对宇文氏的保护想必也不会真正的采纳。

感谢您在闲暇之时的阅读,欣赏的朋友点个关注、留言评论,每天傍晚六点准时与您共览历史长河之事!

上一篇

诸葛亮北伐曹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道他不知其中的道理?

下一篇

历史悠久的波斯帝国,为何突然就改名为了伊朗?导致存在感如此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