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收藏 0 0

国家拥有贤臣名仕,可以造福民族和百姓,如果朝廷内有奸臣,那么就可能祸国殃民、贻害无穷。明嘉靖年间,权倾朝野的严嵩父子就是那蠹政害民的毒瘤,嘉靖皇帝一心修道炼丹,朝廷大权被严嵩独掌近二十年。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嘉靖皇帝

在最应发愤图强的时刻,看似聪明的嘉靖选择了修道,严嵩擅权让国力锐减,贪腐横行、军力废弛,有人说明亡始于嘉靖,那严嵩就是那板上钉钉的罪魁祸首。

仕途经历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长身戍削,疏眉目,大音声。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严嵩原本还是个比较务实、勤政清廉的官员,相貌也不错,身材修长舒眉朗目,弘治十八年进士,后成为庶吉士,前程似锦。明代的科举制度普及完善,要求严格,不论高门望族还是平民百姓,皆可以参加科考,只要能考中进士,就有可能成为朝廷核心大员。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严嵩

经过长年打拼,嘉靖二十一年,严嵩入阁,进入权力核心层。

史料记载“二十一年八月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时嵩年六十余矣。精爽溢发,不异少壮。”

此时的严嵩已经不是那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他已经60多岁了,只因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一发而不可收拾,为了那朝廷最高首辅而不择手段。

大权独揽

离着权力顶峰只隔着一个夏言,夏言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正直清廉,不畏权贵,很多时候就连嘉靖的面子也不给。源于夏言文笔口才俱佳,还能写的一手好青词,深受皇帝信赖。严嵩和夏言几经交手,夏言终败下阵来,最后夏言被斩首。严嵩解决了最后一个敌人,权倾朝野。

严嵩升任内阁首辅,他而儿子严世蕃则任工部侍郎和尚宝司少卿,借助爹的权力,儿子的位置自然都在要害部门。严嵩的家底也迅速膨胀起来,手下爪牙更是数不胜数,赵文华、鄢懋卿一改人等皆位高权重,俨然大明就成了严嵩父子的天下。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杨继盛

就算严嵩可以独揽大权,明廷仍有为国为民忠臣存在,比如沈炼、杨继盛等人,都争相弹劾严嵩,奈何嘉靖不问政事,这些人都被严党诬陷置于死地。

所谓人无完人,严嵩父子也一样,哪怕他们再聪明,也会有漏洞。随着时间流逝,一个名叫徐阶的人成长起来,还曾公然给严嵩拆台。嘉靖二十九年,鞑靼的蒙古骑兵再次不安分起来,俺答汗率领大军大规模入侵。

这让嘉靖也不得不暂时告别修道,上朝解决一下国家大事。嘉靖问群臣:“俺答兵来犯,我们该如何处理?”当时已经是严党的天下,严嵩不说话,他人当然不敢多言。严嵩回答:“饥贼耳,不足患。”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庚戌之变

意思是,这些只不过是一些盗贼而已,不用害怕。俺答可是带了数万骑兵部队,且连战连胜,已经兵临城下,这可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面临的最大危机。严嵩只说是盗贼罢了,这不明摆着置国家、百姓利益于不顾,这不是窃国是什么?

时任礼部尚书的徐阶气不过,站起来对嘉靖说:“傅城而军,杀人若刈菅,何谓饥贼?”敌人在城外烧杀抢掠,杀人如麻,有这样的强盗吗?之后虽然嘉靖命令军兵抵抗,但严嵩竟然要求不允许抵抗,让俺答兵在城外随意抢掠。

严嵩的罪行罄竹难书,俺答兵抢掠一番后果然撤走了,带走了无数物资和大量百姓,对此明军没有放一枪一炮,可谓明代最耻辱的一幕。之后严嵩并没有受到处罚,而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兵部尚书丁汝夔,丁汝夔被杀,严嵩安然无恙。

养晦韬光

这所有的一切都被徐阶看在眼中,严党太强大了,在严党眼中徐阶太渺小了,如若徐阶继续和严党作对,最后只能是一死。聪明绝顶的徐阶改变了战术,开始韬光养晦,主动巴结严嵩,还把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

不仅如此徐阶还改了户籍,成为严嵩的老乡。严嵩是徐阶的仇人,徐阶是由夏言推荐进入朝廷做官的,徐阶也深知夏言为人刚正不阿,得知夏言被严嵩害死后,徐阶下定决心要干掉严嵩。

经过多年的经营,严嵩也放松了警惕,这也是因为徐阶的工作太到位,严嵩竟然被蒙混过关了。其实只有这样徐阶才能观察严党,寻找机会,伺机击败对手。

锋芒毕露

一次,嘉靖住的永寿宫着火了,嘉靖帝只能搬到玉熙宫,便想新建个宫殿。严嵩则回复:“陛下可以先到南宫暂住一阵。”

史料记载:“会万寿宫火,嵩请暂徙南城离宫,南城,英宗为太上皇时所居也,帝不悦。”

南宫就是朱祁钰羁押朱祁镇的地方,房屋破败不堪,岂能让皇帝居住。也许是严嵩年龄太大,糊涂了,或是严嵩嚣张惯了,说漏了嘴。嘉靖帝不高兴了,后果可能很严重。更为麻烦的是,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去世了,严世蕃回家守孝。

严世蕃可是严嵩的智囊,没有了严世蕃的帮助,严嵩以80岁高龄,很难再搞定的青词和复杂的局势,至此嘉靖对严嵩也有些厌烦。在皇帝问严嵩新盖宫殿的时候,徐阶终于揭开了他掩藏多年的面具,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史料记载“问阶,阶请以三殿所余材,责尚书雷礼营之,可计月而就。”
嘉靖:皇宫失火,朕要盖新宫殿;严嵩:陛下可以暂住冷宫

徐阶

徐阶说道:“臣知以往的工程还有余料,估计几个月就可以建好新宫殿。”皇帝高兴了,接受了徐阶的建议,严嵩被撂在一边,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徐阶韬光养晦十几年,终于等到了一击必杀的机会。

一方面徐阶利用职务之便,为嘉靖推荐了道长蓝道行,为嘉靖“答疑解惑”,以老天的名义弹劾严嵩。另一方面,徐阶令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蕃,列数多样重罪。随后严党开始土崩瓦解,严世蕃被斩,严嵩贬为平民,流落街头而死。

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年,终于灰飞烟灭,徐阶完成了最后的夙愿,为夏言、沈炼、杨继盛等人报了仇。我们谈来容易,事实则哪有那么简单,十几年的阿谀奉承、如履薄冰,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万劫不复。

机会且只有那么一次,如何把握机会,如何铲除对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徐阶做到了。铲除严党,百利而无一弊,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九鱼亭)

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上一篇

王维的诗,是一种参透禅意的静,一种空灵的静

下一篇

林徽因去世后,为何梁思成不顾压力立即续弦?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