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收藏 0 0

裙身上的九组横条,铭刻的是自祖先的印记;

抽象简洁的马字纹,叙述的是先人驰骋疆场的曾经;

一条条色彩鲜明的横线,代表的是迁徙时渡过的江河。

……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如果说,大部分没有文字的民族,在不约而同地选择口口相传的歌声与故事来承载遥远的过去时,有这样一个民族,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记忆与历史穿在了身上,凝固成一组组鲜活的影像代世代相传。

这个独特的民族,就是苗族。

颠沛流离的过去

苗族的历史古老而又沉重,在无数次战争中,他们被迫离开故土,不断迁徙,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有的甚至离开中国,远渡重洋。

对此,曾有外国的学者评价说,苗家人与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苦难而又顽强不屈的两大民族。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有人推测,苗族的漫长迁徙之路要追溯到近万年前;也有人认为,他们的流浪始于蚩尤之死与九黎部落的分崩离析。

绣在衣服上的“地图”

为了不忘记过去,不忘记先祖的艰辛与辉煌,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家人创造性地把所有刻骨铭心都绣在了衣服上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在“三条母江裙”上,那三根显著的横线条,一条代表黄河,一条代表长江,还有一条代表嘉陵江,它们是曾经的家园,也是被迫离开的伤心之地。

为了后世子孙能找到回家之路,一位名叫兰娟的首领,在带领族人南迁途中,细心地把所有走过的路记录在衣服上:

横渡黄河时,她在左边袖子上缝上一条黄线;离开长江后,她在右边的袖子上绣上一条蓝线;路过洞庭时,她在胸襟上绣下一个湖泊的图案……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就这样,在一次次翻山越岭之中,衣服越绣越满,标记越来越多。

终于,他们找到了远离人烟的武陵,决定在此重建家园,而这件记载了族人迁徙之路的“兰娟衣”,从此成了苗家姑娘的标配,并以嫁妆的形式,代代相传

如果说,这些山水图与横线条组成的是苗家人回乡的线路图,那么,那些方方正正的“回”形纹路,描绘的则是苗族人对于家乡的记忆

家乡的记忆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贵州六盘水的小花苗背扇“城池纹”。

背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襁褓,也叫背儿带。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在其正中央,一般会绣有一张如同迷宫一般的回环式的结构图:外围环状的线条代表城墙,中央是内城,四角则各有一座城楼,有的在上面还配有士兵把守。

对于故乡的描述,不同地区的苗家人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云南一些苗家背扇上,会以十字方块纹,代表城墙;以“回”形的纹路组成楼阁与房屋;以“S”形纹代表大街小巷。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把家乡绣在背扇上,也许是希望每一代新生的孩子,能永远地故乡、记住过去,正如古老的歌谣中哼唱的那样:

“……格蚩尤老,格蚩尤老,把城里城外的好形象秀成一张张好背扇,让老人看了个个想,让孩子看了人人念。”

在广南地区,除了城池,人们还把家乡的田园山色绣在衣服上,大大小小的方型纹路,是故乡的田地,纵横其间的乡间小路则用十字纹代替。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看着这些图案,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

故乡不能忘记,先祖们的辉煌与历史更要谨记心中。

英雄的印记

贵州的高坡苗族,就通过一种特殊的服饰把先祖的英勇事迹穿戴在身上。

这种服饰叫做“背牌”,由前后两块布满精美几何纹的布片连接而成,中间留有口,可穿套在脖子上,这些形状各异的几何纹被划分在一块块方格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枚方型的印章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故此,有的人也称这种“背牌”为“蚩尤之印”。

据传,它是当年苗王蚩尤带领族人南征北战时使用的军章,用以区分敌我。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为了纪念蚩尤,后人就把这个图案绘制在布上,并加以银质饰品装饰,以示珍重。

不过,在贵州的民主乡,流传着一个不同的版本:“背牌”确实是英雄的印记,但纪念的不是蚩尤,而是年代距离我们更近的黑人庆

黑人庆是明洪武年间的一位勇士,他与寨中一位名叫娥呷嘎的美丽姑娘相恋。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正当他准备去姑娘家中提亲时,不幸却降临在这对有情人身上——娥呷嘎在山中采药时被老虎吃了。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悲愤之下,黑人庆孤身一人前往山中寻虎报仇,经过殊死搏斗,他终于杀掉老虎,为爱人报仇。

黑人庆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整个山寨,在众人的拥戴下成为新一代首领,在之后一次与官府的抗争中,黑人庆不幸战死。

为了纪念他,人们就仿照黑人庆的装扮,制作了背牌,并在上面绣上代表黑人庆的印章。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蚩尤也好,黑人庆也罢,他们都只是苗家人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两位英雄代表。

这些绘制了不同几何纹的背牌,代表的是无数勇敢拼搏、艰苦奋斗的身影,是苗家人永远铭记的英雄丰碑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跋山涉水,一路迁徙,在数千的时光之中,苗族人把所有欢喜与苦难,所有对故乡与祖先的思念,通过纵横交错的无数根经纬线巧妙地呈现出来,穿在身上,记在心中。

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没有文字,就把家乡与归途绣在衣服上

光阴荏苒,如今的苗家人再也不需要继续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但新的生活还在继续,新的记忆被不断创造,苗家人衣服上的花纹,还会继续它的使命,交织出更美的篇章。


  • 本文由琅琊王羲之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一篇

王芸生|打笔墨仗竟然还可以获得一份工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