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收藏 0 0

其实在文尼察方案提出很早之前,苏联方面就策划过在德国本土刺杀希特勒的方案。但是令人头痛的是,这个计划不仅需要批忠诚可靠 、精明强干的人员,而且寻找一个能潜人德国上层社会、最终能将计划付诸实施的人更为重要。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苏联歌剧名角的叛逃使行动变得可能。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相关影视剧照

1941年秋天,就在莫斯科战役的关键时刻,著名歌剧演员弗谢沃洛德.布卢门塔尔放弃了自己的祖国,当了叛徒去了德国。这是个非同寻常的人:他才华横溢,却没能在一个剧院待得住;他擅演悲剧角色,颇受欢迎,但因性格喜怒无常且嗜酒如命而不被世人所喜。苏联派人去找弗谢沃洛德.布卢门塔尔。为此小组专门找到了弗谢沃洛德.布卢门塔尔的妻子的侄子伊戈尔,当时伊戈尔正在列宁格勒服役,伊戈尔答应了这个要求。他用半年时间,研究背诵假履历,掌握特工的各种技能,为完成这一崇高而危险的使命做好了各种准备。

经过几番周折, 伊戈尔终于成功潜人德国,他不仅见到了姑父塔马林,也同奥尔加.契诃夫娃见面。因为在即将离开莫斯科的时候,有位神秘人给了他一个地址,让他务必去拜访并住下。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奥尔加.契诃夫娃

契诃夫娃于1897年生于一个铁路工程师家庭她引人注目的原因是她与杰出的俄国演员米哈伊尔.契诃夫(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侄子)的短暂婚姻。她于1921 年去了德国,很快在银幕上功成名就,成为德国乃至世界影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契诃夫娃经常在德国上层社会出入,与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等政要也有很深的交情。而她的真实身份则是苏联军事情报局的一员,而且苏联也的确是从她那里得到许多有关纳粹上层的重要情报。

伊戈尔被派到契诃夫娃身边后,还有3名来自南斯拉夫的侦察员协助他的工作,他们都经验丰富、有勇有谋。奉特别行动小组领导人之命,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暗杀希特勒的周密准备: 确定可行办法,搜集必要的信息。

可在特别行动小组伺机而动谋划刺杀希特勒时,斯大林却又打算放过希特勒,终止了暗杀计划。

斯大林的想法是基于以下的道理:希特勒只要活着就一定不会与西方妥协;同样的道理对于英美两国,只要有希特勒的存在,他们就不会达成共识。如果希特勒被刺杀,有极大的可能由德军二号人物戈林掌握生杀大权,将会与西方强国签订协议达成共识。如此局面,苏联将会受到更大的潜在威胁。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戈林

希特勒被刺杀后德国与西方强国达成共识的局面显然是斯大林无法接受的。历史证明,斯大林这种考虑是非常超前且有大局观的,就在战争快结束时,纳粹的二号人物戈林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利并接管国家大小事务,并建议与英美谈判。就这样,斯大林出于大战略的考虑,放弃了暗杀希特勒的决定。

揭秘:斯大林为何不刺杀希特勒(下)

潜伏在德国的伊戈尔由于莫斯科发出的行动命令没接到,他一直在德国待到1944年底,期间完成许多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之后,他取道比利时和法国回到莫斯科,一枚红旗勋章奖励给了他。

就这样,由于各种艰难的条件的限制以及斯大林战略的考虑,刺杀计划最终被放弃,如果大胆的假设一下,刺杀成功了历史又会进行怎样的改写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思考下并在底部留言哦~

上一篇

杨国忠的“肉阵”,挡风还保暖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