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收藏 0 0

努尔哈赤原本只是李成梁帐下的兵,只因父祖都被明军误杀,他从此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同时通过这段历史也让人看懂了朱明王朝为何最终会败在女真手里,闲话不多说,接下来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吧!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努尔哈赤画像

努尔哈赤出生在一个奴隶主家庭,是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皆担任建州右卫的官职。努尔哈赤成年后,就去了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当兵。万历十一年,李成梁为镇压举兵叛明的建州右卫首领阿台,在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率兵攻打阿台驻地古勒寨。

而此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正在城中劝阿台归降,明军破城之后,由于朝廷长期拖欠边境士兵的军饷,因此李成梁纵兵抢掠,而明军在抢掠的过程中就把觉昌安和塔克世给误杀了。

努尔哈赤得知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被杀的消息后,立即出逃,返回了建州女真。而明廷在得知此事后,仅仅给了三十道敕书,马三十匹作为补偿,并且让努尔哈赤承袭父职,任建州左卫指挥使。

由于明廷的敷衍了事,激起了努尔哈赤的仇恨,他即以报父仇为名,以父亲的遗甲十三副,率领近百名部属起兵。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努尔哈赤雕像

他采取“远交近攻”之策,用十九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再用了二十年时间统一了东海和海西女真,控制了辽东边外地区。

努尔哈赤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他从万历十八年起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八次到北京朝贡,取得了万历皇帝的充分信任,他的官职一路高升至龙虎将军。

明廷由于被努尔哈赤表面伪装出来的忠顺给欺骗,因此对他统一女真长达数十年时间里的一系列行动,丝毫没有进行干预。

并且万历皇帝在亲政后,于万历十九年就罢撤了李成梁辽东总兵官的职务,使得辽东边备渐趋废弛。

万历二十七年,万历皇帝派太监高淮到辽东采矿征税,太监高淮为了塞饱自己的腰包,于是严剥苛索,因此彻底激化了辽东的阶级矛盾,诱发了多起民变。

并且太监高淮眼高手低,擅自干预辽东军政,使得辽东边防日益废弛,这一切为努尔哈赤公开叛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登基,称英明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万历四十六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亲自率兵叛明,攻占了抚顺,万历皇帝这才如梦初醒。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万历皇帝决定大张杀伐,首辅方从哲为了迎合万历帝,提高自己的党派——浙党在朝廷的地位,便极力支持他的决策,并且推荐与浙党关系密切的杨稿出任辽东经略。

但当时辽东的边防废弛已久,总兵官刘铤认为战争的部署,士兵的训练,武器的配备等都需要时间,因此不适合迅速发动对后金的战争。

只是万历帝根本听不进去,方从哲更是为了自己党派的利益而予以否定,于是他们催促杨稿进兵。

万历四十七年,杨稿率领十万左右的兵马进攻努尔哈赤,他采取了兵分四路的打法,杨稿刚出师就犯了分兵作战的兵家大忌,面对努尔哈赤这个军事天才,结局自然是惨败的。

努尔哈赤采取“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策略,他集中八旗精锐,以伏兵在萨尔浒歼灭杨稿的西路军,再北上击败了杨稿的北路军,然后南下聚歼南路军,明军损失惨重,遂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御,后金则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萨尔浒的战败消息传来,万历帝立即任命熟悉辽东事务的熊延弼接替辽东经略之职,熊延弼到沈阳赴任后,他根据形势实现了以守为战的积极防御方针,辽东战局开始得到好转。

但这种良好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熊延弼就因为和首辅方从哲的主张相左,遭到了言官们的攻击,对军事和辽东形势一窍不通的天启皇帝听信了言官的话,下旨令九卿,科道会议。

熊延弼愤而辞官,天启皇帝命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这个袁应泰对军事根本一窍不通,之所以能被放在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符合了朝廷里一些党派的利益需求。

延弼在边,持法极严,部伍整肃。应泰以宽矫之,多所更易。《明史·袁应泰传》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熊延弼在的时候,士兵们的纪律严整,但是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后,明军出现了军纪败坏的情况。

天启元年,袁应泰计划发兵三路,收复清河,抚顺。但还没有来得及出师,就被努尔哈赤打了个歼灭战,明军主力被全歼,并且努尔哈赤与沈阳城内的蒙古人里应外合,攻克沈阳。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努尔哈赤乘胜南下,转攻辽阳,袁应泰以万余士卒坚守,仅三天,城就被攻破,辽沈一失,辽河以东大小二十余城皆降,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实力大增。

面对这种情势下,天启帝重新启用了熊延弼为辽东经略,但朝廷里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趁机也推荐了一个自己的党羽出来,这个人就是王化贞,在熊延弼还没到京城的时候,王化贞就被任命为辽东巡抚了。

王化贞的主张是速战速决,这个主张得到了提拔他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和兵部尚书张鹤鸣的支持。

天启二年,王化贞准备大举东渡辽河,向后金发起攻击,但努尔哈赤已经抢先渡河,进攻西平堡,于是王化贞尽发广宁守军前往迎敌,两军展开激战。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但此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先锋孙得功突然叛变,抢先逃跑,导致了明军全线溃败,原来孙得功早已经暗中投降了后金。

而他投降后金的原因也很简单,自万历中期以后,朝廷就总是拖欠边境将士们的军饷,因为没有钱,孙得功也就不想再为朱明王朝卖命了。

孙德功返回广宁,散布“后金已逼近广宁城”的谣言,导致城中大乱。

王化贞束手无策,只好弃城而逃,到了大凌河,遇到熊延弼,熊延弼给了他五千士卒,让他殿后,自己带军护送辽东流民退入山海关。

后金军队在孙德功的带领下进入了广宁城,广宁刚失,附近四十余城皆降,至此,全辽陷落。

结语

通过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明朝在后期一直持续着党争,为了党派的利益甚至可以置战局于不顾,导致明军一败再败。而且后金崛起的过程长达几十年,明朝对此居然选择性失明,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干预,可见这样的一个王朝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因此明朝最终被后金所取代,其实也可以说是天命使然。


文/渔樵耕读说历史

上一篇

科学家们为什么都信神?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