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浩哥讲史记小故事005:西楚霸王(2)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浩哥讲史记小故事005:西楚霸王(2)
收藏 0 0

巨鹿背水一战中,项羽带领楚军,九战九捷。特别难得的是,战斗均是在其他诸侯军的眼皮底下,不得不说,更具备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宣传效果,简直可以说,炸裂异常,完美至极。

非常想知道,当时望远的方式除登高之外,可还有其他办法?

将军百战穿金甲,所谓诸侯上将军,绝对是一种等级的标志,战功的象征。

其他诸侯军之王侯将帅,进入楚军中军大帐,无不跪地前行,不敢仰视,巍巍乎,何其高哉?

此一战,可以说赢得了十足的尊重,一战成名乎?然也,毕竟之前主帅是其叔父项梁,而项羽只不过是其中一员勇猛之将而已,认识和知道的人,还是不多的。

也正因其能征善战,在随后轰轰烈烈的反秦战争中,各种难啃的骨头、各类难攻的堡垒,都是项羽率军来战。

一直在最艰苦的奋斗路上,也就造成了前行艰难,每一步都耗费颇多。这一点,也间接造成,刘邦的队伍先行占领了关中。

以待项羽进入函谷关后,在新丰鸿门,安营扎寨,而此时刘邦所统领诸军,驻扎在霸上,距离相去40里左右。

戏曲性的事情发生了,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先生,向项羽报告:“项将军,沛公到了关中之后,已经将所有的金银财宝都归为己有了。”。

项羽听说之后,勃然大怒。怒的是一种感觉,在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心想自己那么苦、那么累的打仗,果子竟然让刘邦抢走了,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这时候,考虑的还仅仅是金银、美人之类,而不是天下苍生,可见眼界和格局。

哎,叹一声。

策划攻击方案的当口,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差。核心人物之一,另一位叔父——项伯,在参会之后,偷偷的跑去向张良告密。

算下来,也单纯的很。项伯的心理,最初应该仅仅是感念当年的救命之恩,让张良自己跑掉。后来项伯这一点也数次被利用。

断然没想到,张良有骨气,有担当(只是想不明白的是,张良当时理应还属于项羽派驻到刘邦军中的官员吧,为啥在获取到如此重要的信息之后,急急的去找刘邦,而不是压下来。这一点属实有点难于理解?难道张良真的从黄石公哪里学会了先天神算?已经算定,刘项相争天下,获胜的是沛公),立马将此绝密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刘邦。

刘邦不愧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好小子,真心厉害,脑子转的很快。听到这一消息,立马接见,客套话说的那是一个漂亮。不单如此,甚至还和项伯结下儿女亲家,可以说为其想好了剩下的路。

一来一去,项伯,本来仅仅是感念张良的救命之恩,确逐步成为了刘邦安置在项羽军中,一位名副其实的卧底。

何以项羽手下如此之多的人,均有“叛徒”的潜质?一个两个的话,原因属于外部,人数众多的情况,原因还是内寻吧。

哎,再叹一声。

第二天,刘邦带着不多的人,来到项羽军帐道歉,也是一种豪气(和当年刘备去东吴赴宴,若何?)和活命的勇气使然。

没想到,三亚两语之间,不仅把整个事件解释的清清楚楚,同时更把锅甩的干干净净。果然高手,高手,高高手。

项羽呀,为什么后人那么多的感慨和叹息呢?这时节,不仅仅信以为真,全盘接受。

在宴会之上,竟然光顾着吃饭喝酒吹牛皮,连为数不多的谋士——范增的屡次暗示,都被其有意忽略掉。

没办法,范增自己只好找个借口出去一下,寻找一位武士来完成如此大计。

项庄应该属于史上为数不多留名的剑客,估计两把刷子。挥舞起来,剑风所至,瞬间将刘邦笼罩。随后的招招更直指要害,项伯也是不简单,以身遮挡,这样的亲家真是百里难寻,千里难找,万里挑一。

张良看出来了,赶紧跑出去,找到樊哙,说明情况。不愧是一起长大的好伙伴,一听,跳起来足有三丈高,气冲冲的闯进去,门卫拦都拦不住,还被推得东倒西歪。

项羽看到有人进来之后,警觉的一边把手按在宝剑上,一边大喝一声:“进来的是哪位呀?”(心里操心的,以为是一位刺客,估计也是之前没有太多交过手。联想,如果项羽当年在项梁手下,估计知名度也差不多吧,这才是将帅之间极深的差异性)。

听说只是刘邦的跟班,心慢慢就放松了下来,又是赏赐酒喝,又是给猪肉吃,惺惺相惜。想来也是可笑,两位勇士之间的对话,居然如此有趣。当然,最终在樊哙咄咄逼人的话语之下,堂堂的西楚霸王竟然无言以对。

好奇的是,为什么一个从小抓狗杀猪的人,能够说出来那么有气势、那么有逻辑的几句话?(试请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副对联: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怪不得,很多人都说刘邦是一位典型的心机boy,看情势不妙,打着尿急的幌子,溜出大帐,跑回军中。

估计尿遁也是古代大人物引用次数最大的隐形计策之一。

虽说在鸿门宴上,放跑了刘邦。这一点,不需有太多抱怨。从历史上来说,类似的事情简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当年操刘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天下英雄就那么几位,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不是一样把刘备放走了吗?曹操对司马懿的限制使用?隋朝皇帝对李渊的使用?后周柴荣对赵匡胤的使用?

在鸿门宴后,项羽整饬军队,随后几天,进入咸阳,残忍的实行屠城,处处放火,据说烧了三个月。接着,有人建议,关中地区,进可攻、退可守,作为都城的话,可以万代传下去。可惜,霸王在成功之后,性格的局限性再次暴露无遗,光想着衣锦还乡,还是没有考虑天下。

哎,再叹一声。

在分封天下的时候,本来是笼络人心的好方式,可惜在分封的过程中,独断专行,过多的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把最好的东西大部分都给了自己,还自号西楚霸王。

后来忍不住,悄悄的把楚怀王杀死了,给他人留下了口实,也为后续的连年作战,埋下了隐患。

小家子气,何其重哉?

哎,不得不,长叹一声。

上一篇

三国:此人当初若不离开刘备,可能会与张飞齐名

下一篇

韩国人为什么称姜子牙为国父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