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收藏 0 0

从古至今,都是原生家庭决定人的一生,我始终如此认为。古代的贵族和平民,他们的原生家庭能一样吗?又有多少平民能够突破阶层壁垒,实现逆袭?现如今,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原生家庭传递的社会观念,基本伴随孩子一生

原生家庭包括父母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教育理念、家庭观念等。直到长大后才明白,原生家庭是人一生的魔咒!举个见简单的例子,近些年,高考状元都出自于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家庭。所以说,原生家庭真的决定了个人的起点。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三观,会影响其一生!父母的眼界见识,还有言传身教,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首先,金钱观。家庭经济不宽裕的父母,可能会把钱牢牢的攥在自己手里,防止孩子浪费,除了生活必需品,不会再有任何支出;而家庭经济较为宽裕的父母,会适当的给予孩子零花钱,初步体会到管理钱财的重要性;家庭经济很好的,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引导并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而长大以后,贫穷家庭的孩子,对于金钱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挥霍无度和捂紧口袋。因为他们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其次,家庭教育观。底层家庭的父母,一般都认为,只要父母出钱供孩子上学就可以了,不会刻意的去选择学校,他们认为学习好坏取决于个人天赋。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学习就是浪费钱,不如趁早出来打工赚钱,还能补贴家用。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家庭,都会非常重视教育,还会挑选更好的学校、更优质的资源。他们认为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同样重要。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最重要的是:人生规划观。底层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就是死读书。考个稍微好点的大学,父母就觉得可以了。然而,孩子步入社会的时候,不知所措。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更多的是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精神风貌,对于谋生没有太大的帮助。富裕家庭的孩子,父母从小参与孩子的人生规划,包括学校选择、个人发展方向,如果需要达到这个目标,自己应该怎么做?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思维方式的差异。底层家庭的孩子受环境所限,父母也不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导致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步入社会,行事没有章法,看待事情会缺乏长远观。富裕家庭的孩子则相反。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富裕家庭的孩子,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活着都小心翼翼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辞职干自己喜欢的事业,但是,父母却极力阻挠。就像网上的评论一样,父母只是觉得,你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辞职了,如果失败了,你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了,以后谋生都艰难。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可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呢?他们从小就在犯错中长大,他们无惧失败,父母也一样,因为他们都输得起。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底层家庭的孩子,不计个人是否输得起,但是父母觉得他们输不起。父母认为保持现状就好了,万一输了,连现在的安稳生活都没有了。因为,父母自己没有试错的资本,就会惧怕改变。从而,也会阻止孩子,表面上是为孩子着想,但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害怕呢?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底层家庭的孩子是通过父母看世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自己看世界

底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都不错了,哪里还有余钱周游世界,有的可能没上过大学之前,都没有走出过自家城镇。因此,他们看到的世界是狭小的,通过环境以及父母的眼光来看世界,往往缺乏大局观。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富裕家庭的孩子,有资本自己去看世界。因此,他们从小对于这个世界有较为真实的认识。

底层家庭的孩子与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可能性格缺陷更突出

底层家庭的孩子,最常见的就是自卑,盲目的否定和质疑自己。即使别人都认为自己很优秀,可是自己还是会自卑。由于自卑,常常会错失很多人生机会,害怕人多,也害怕大场合。即使机会就在眼前,也不会去把握。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迫于性格缺陷,本身的定位可能是追随者、小跟班,很难成为领导者。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可能会讨好别人,就是活的没有自我,自己很痛苦,又不知道如何改变。

另外一点就是:有的家庭,孩子可能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小时候,记忆中,都是父母忙碌的背影。缺爱的孩子,性格缺陷更突出。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底层家庭的孩子,片面的认为:改变贫穷就可以打破阶层壁垒

底层家庭都把脱贫作为奋斗目标,只要成为有钱人,就是人生逆袭。大错特错,上大学和成为有钱人都不是打破阶层壁垒,一个人的内在才是。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性格、情商、思维、眼界、待人接物等等,这些因素会综合影响一个人的发展,需要穷尽一生去改变。我们最终需要呈现的是整个人的综合气质,并不是有钱了就可以的,也不是努力了就可以的。

毕业的走向是一个人原生家庭的集中体现

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

毕业以后,每个人都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个时候,相比于上大学,人生差距逐渐拉开。底层家庭,物质贫穷并不重要,关键是心穷。有的父母,自己不努力就算了,还从小教导孩子要认命,拒绝挣扎。甚至有的家庭,不仅教育孩子认命,还一直拖累孩子,使孩子不能进步。富裕的家庭,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真的很简单,还在上大学,家里就已经敲定了工作。还有更多的人,在社会上游荡,走过东南西北,依旧找不到方向,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又跳不出生活圈 。所以说:每个孩子最终的归宿都是原生家庭。

上一篇

治理国家,老子与​孔子​谁的观点更能得到统治者认同呢?

下一篇

新中国70年管党治党历程回顾·反腐篇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