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收藏 0 0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在明朝更加成熟完善,明朝当时由朱元璋建立,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建立明朝之后就很体恤百姓,百废待兴,重视农业问题,但是他并不喜欢从商的人,所以在当时读书人是比较有社会地位的,所以社会造就了更多的人愿意去读书,参加考试。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首先是在自己的家乡县参加,获得秀才的称号,才有资格参加下次的考试,乡试,所谓乡试其实并不是乡里举行的考试,而真实的是省考,每三年一次的考试,如果这次考试高中的话叫做举人。如果真的中了举人,那么就可以参加全国的考试,叫做会试。会试是京城举办的,并不是说考上就可以当官了,还要参加殿试,所谓殿试就是面对皇帝的提问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基本上都是战战兢兢的参加完然后自己再分为三甲,一甲就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有很多人,赐名进士,三甲赐同进士。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明朝发明了八股制度,这个影响中国后期几百年的制度,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文体写作,第三场考实务策论。经义就是四书五经,范围比较小,但是八股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但是后四部分必须要求用排比句对偶句写出来。八股文弊多利少,并没有真正起到选拨人才的作用,明朝最后能当官的多数人为书呆子多些,没有自己的观点,必须要用古人的观点来作答。所谓圣人就是朱熹。禁锢了人们的思维,而没有真正用在实处。

在学子们参加会试的时候,多数在江南贡院里完成,这个是明朝一个特别设立的考试地点,在贡院里有上万间的房子,都是隔开分为一个个很小的作号房,其实是就多大呢,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笼屋。顶多能坐一个人,考试前先搜身没有什么违规的作弊的东西,然后再给几根蜡烛,带些笔墨纸砚之类的可以进去,进去之后就会锁上了,大家作答完才能出来。这个当时的考试环境可想而知的,十分艰苦的。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朱元璋在当农民的时候受到从商的迫害所以他从心底是瞧不起甚至是打压商人的,他更重视的农业农耕问题,还注重发展教育读书事业,叫很多的人都前仆后继的去考试,一层一层的往上考,奔着官运而去。可是这个也是制约了后期明朝的发展。更是影响了中国古代几百年的选拔制度。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朱元璋在建国初期按照元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又更名为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督察御史共计十三,因为当时也是按照省份划分为十三个,越有一百多人。这些人大部分是什么都过问,权利比较大,但是他们的官宦级别没有这么大,都是芝麻小官,却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监管。监督都察院的是六科给事中。设立了六科,但是他们都是七品官,权利却是大的惊人。他们都主要是监督各个当官的人,有没有徇私枉法,经常上书给皇帝,官员的年底考核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他们这些言官的目标就是原则,任何人都不能拿触碰原则。

明朝人才选拔制度以及政治架构

明代官员的品级,一品官员都是一些虚名,比如太师、太保、少师、少傅、宗人令、宗正、宗人、都是一品,不过都不是普通的文官。还有朱元璋的亲戚,自己的儿子女儿出生就是一品,基本上都是他的亲人才会被封为一品。二品才是一些官员的职位。朱元璋至小时候就特别的不喜欢当官的,痛恨一些贪官,所以他在治国理念上就对官员要求苛刻,甚至不如不去做官,绝大部分官员的俸禄根本不够自己的吃食,甚至还要养活一帮子自己手下的人,所以很多的时候是不够分的。当时的社会通货膨胀,就是领了很多的钱却没什么意义,大家都各处奇招的去贪污受贿。所以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他就严惩贪污的官员,基本上就是杀,而且是用尽各种酷刑的杀死这些官员。在一定层度上是整治了当时的风气。朱元璋心里是从不信任这些人的,因为原因是出自他自己本身,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已经对官员深恶痛绝,以至于当时杀害的官员几万人,基本上没有能做到退休的,都死于朱元璋的刀下了。他拼命的颁布严苛的法令制度,而后期出现很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是被判为死刑,但是还要工作,因为官员在不断的减少,而新的官员太少。朱元璋自己制定的俸禄太低,待遇太差所以有更多的人冒险贪污。朱元璋又太过苛刻,性情暴躁导致了他后期的统治更加武断,没有人可以制约他的杀戮。

上一篇

清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卫星图并标注建筑名称

下一篇

成吉思汗被赞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依据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