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切·格瓦拉断手之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切·格瓦拉断手之谜
收藏 0 0
切·格瓦拉断手之谜

这张描绘切·格瓦拉的照片流传世界,成为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图腾。

峥嵘岁月

稠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著名医生,母亲出身显贵。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后来,切·格瓦拉也确实进入了阿根廷最好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学习。但是,他那颗热爱自由与冒险的心却不曾被禁锢。1951年,他与同伴驾摩托车深入南美五国探险。这次旅程,为他认清南美洲社会形态积累了感性材料。

1954年,在危地马拉,切·格瓦拉亲眼目睹了危地马拉总统因争取民族自治而被帝国主义打倒的一幕。这激发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1955年,在墨西哥,切·格瓦拉结识了古巴民族领袖卡斯特罗,并迅速与之结为革命伙伴。当时的古巴正值巴蒂斯塔统治时期,国民极度贫困,全国650万人口中,将近1/6没有鞋穿,50万人从没吃过肉。然而,与百姓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统治阶级骄奢淫逸,昏庸无能。

1956年11月,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协同率领一支82人的知识分子队伍,乘坐一艘名为“格拉玛号”的旧船只登陆古巴,发动了在古巴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巴革命。其目的即推翻古巴独裁政府,解放古巴人民。

然而,战斗谈何容易,军队在刚刚抢滩上岸时就遭遇到古巴政府军的伏击,仅12人幸存。在意识到不能与政府军正面对峙后,切·格瓦拉与卡斯特罗立即招募一批学生、知识分子,进入古巴东部的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始了游击战争。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由于古巴政府和美帝国主义的严重轻敌,游击战取得了巨大胜利。最终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推翻了反动政府,使古巴彻底摆脱了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切·格瓦拉断手之谜

1967 年10 月8 日,切·格瓦拉不幸被捕,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沦为阶下囚。

分别的时候到了

古巴新政府建立后,切·格瓦拉加入古巴国籍,并先后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国家银行行长和工业发展部部长,成为古巴当之无愧的第二号人物,可谓位高权重。然而,他只在古巴生活了6年,就于1965年神秘失踪。这无疑引发人们无尽地猜测。有人说,他与卡斯特罗发生严重分歧,躲进了墨西哥使馆;也有人说他因哮喘病发住院,或者是发疯住进疯人院;还有人说他被撤职,因而自杀;更有甚者,将他说成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

但直到多年后,切·格瓦拉当年著述的《非洲之爱:刚果革命斗争日记》一书为世人揭开了谜底。如书中所述,格瓦拉在1965年秘密前往了比利时属刚果开展独立解放运动,他想利用古巴革命的游击战经验,解放刚果地区的百姓。然而,尽管切·格瓦拉的行踪已经确定,人们却仍不能理解他毅然离开古巴,投身刚果丛林的原因。但是,对于那些深知切·格瓦拉的革命思想和他当时处境的人来说,他的离开是必然的。

首先,在切·格瓦拉看来,古巴难以脱离其他国家独自实现社会主义,因此必须领导一场解放所有南美洲国家的拉美革命。他在古巴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游击中心”理论,即依靠一个有威望的领袖,为了拯救他的人民而带领一小群有坚定理想的人组成游击队,经过精心准备,组织筹划,在农村建立一个秘密根据地,然后发动游击战争,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下,建立第二个,第三个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理论。

可以说,古巴革命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也可以说这一理论是古巴革命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当时,切·格瓦拉认为这一理论可以广泛适用于非洲和拉美,从古巴革命胜利开始,他就主张输出革命,并且他认为能担任这个革命实践领导人的只有他自己。

其次,切·格瓦拉与卡斯特罗之间的矛盾激化。在意识形态上,切·格瓦拉是个完全的共产主义者,信奉社会主义。卡斯特罗却始终不承认这一点,而宁愿说自己奉行“人道主义”革命,不归属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古巴革命胜利以后,在如何迅速实现工业化问题上,两人曾爆发过激烈论争。

卡斯特罗主张走商品经济道路,切·格瓦拉则主张废除货币建立“不用钱的文明”,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要求用劳动竞赛来驱动。但从实际情况看,切·格瓦拉认同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陷入了困境,面对古巴经济的严重困难,他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几乎唯一的对策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但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想象,卡斯特罗对此也一定不很满意,这可以说是切·格瓦拉与他之间最大的分歧。

第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化也是迫使切·格瓦拉出走的重要因素。当时,中苏关系破裂,但古巴国内,以卡斯特罗为代表的古巴民主党一味加强“古苏关系”,漠视中国共产党。而切·格瓦拉无疑更倾向中国,因此他感到孤立无援。

此外,由于美国的封锁,经济难以自给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苏联援助,在体制和指导原则方面也学习苏联模式。于是,古巴就不得不回到单一经济的老路,切·格瓦拉的工业化和农业化改革彻底失败。

这一切让切·格瓦拉失望至极。于是,他选择去新的战场实现自己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独自离开古巴的切·格瓦拉要去更为广阔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其他地区实现他的军事理想。

切·格瓦拉胸怀非洲之爱来到刚果,但因缺乏对特殊情况的掌握,他的军事战略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切·格瓦拉断手之谜

切·格瓦拉被害时的照片

英雄之死

然而,这一次,切·格瓦拉的激情和理想严重受挫。由于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忽略群众思想工作和不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被这次失败击垮,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准备新一轮的斗争。

1966年,切·格瓦拉经过半年的休养生息后,率领几十人转战玻利维亚。势单力孤的游击队周旋在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队之间,其战斗思想的弊端逐渐暴露无遗。切·格瓦拉主张在战斗中依靠精英力量的带动作用,却严重缺乏群众基础。虽然凭着丰富的指挥经验,游击队也曾屡屡逃脱敌军的围追堵截,但随着战斗深入,部队有生力量锐减,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1967年10月8日,玻利维亚政府军出动1800名士兵追捕切·格瓦拉和他仅存的6名战友。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游击队员还是顽强作战。最后,部队被围困在一处叫“无花果树”的北面山脊,切·格瓦拉由于右臂负伤以及哮喘病复发,被敌军俘虏。

切·格瓦拉被俘后,玻利维亚军方以及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罗德里古兹立即展开审讯,但切·格瓦拉拒绝做任何答复。

与此同时,他被俘的消息也立即传到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总统达仑多斯闻讯邀集了陆军将领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用何种方法惩处这个“激进的共产主义者”。

而最终的结论是:决不能让切·格瓦拉活着接受审判。他们深知切·格瓦拉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只要他还活着,就极有可能继续引发南美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因此,玻利维亚政府为杜绝后患,决定将其立即处死。

10月9日下午4时许,在切·格瓦拉被俘整24小时后,一个士官走进关押他的牢房,朝他的手脚开始扫射,预期只将其打成重伤,后让其不治身亡,这样就能避免谋杀之嫌。

然而,由于其中两枪击中致命要害,切·格瓦拉当场死亡。后经查实,切·格瓦拉当时一共中了9枪。

那些参与杀害切·格瓦拉的玻利维亚官员和中央情报局特工在执行完这一任务后,乘机返回玻利维亚首都巴拉斯。切·格瓦拉的遗体则被用帆布包裹,用另一架直升机送往陆军总部所在地瓦诺果安德市。他的遗体被送进一家医院验明正身,美国中央情报局全程参与监控。

当时,全球主要媒体的记者都闻风而至。一位叫理查德·戈特的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切·格瓦拉,他的胡须式样、面部轮廓、长而密的头发都让人很容易将他从诸多人中辨认出来。他穿着橄榄绿军服,还有一件拉链上衣,袜子是淡绿色的,鞋好像是手工做的。他穿得很整齐,所以很难确定什么部位受了伤。他脖子下部有两个明显的伤口。后来,当人们给他清洗身体的时候,我看到他腹部有一个伤口。他肯定在腿部和靠近心脏的部位有伤,但我没能看见。

断手之谜

1967年10月12日的凌晨,3位阿根廷的刑事专家:贝里卡利、德尔卡多和罗尔哈乌扎尔搭乘直升机秘密来到了玻利维亚拉西古埃拉镇的一个中学。4天前,切·格瓦拉就在这里被玻利维亚军政府秘密处决。

3人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玻利维亚当局验证这名自称为拉蒙的在10月7日中午被处决的起义者就是切·格瓦拉本人。

由于任务事关重大,当时的玻利维亚独裁者雷内·巴里恩托斯亲自向阿根廷总统胡安·卡洛斯请求派出他们最好的刑事专家前往。当3名专家到达小镇后,他们看见的不是格瓦拉的尸体,而是一双被锯下来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双手。经过对断手10个手指指纹的确认,专家证实它们的主人就是切·格瓦拉。

这时,切·格瓦拉被害的消息已经随着记者指尖播发的电报传至世界各地,消息所到之处,引发了强烈反响。许多切的崇拜者都否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其中切·格瓦拉的家人最先对他被处死的消息表示了怀疑。紧接着,切·格瓦拉的游击队以及他在古巴的战友卡斯特罗也都表示不相信这个消息。

为此,玻利维亚政府则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向世人证明死者就是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政府起初想把格瓦拉的头割下来送给卡斯特罗,但这一提议立即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后者担心这样做会招致古巴政府对美国的仇恨情绪进一步升级。

最后,玻利维亚当局决定将切·格瓦拉的手砍下来,经福尔马林溶液处理后保存,并保留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和日记作为证据。最后,由专家对这两只断手做指纹鉴定,即可证实死者身份。而切·格瓦拉及同伴的遗体则无需保留,叫人草草埋葬。

就这样,指纹学专家贝里卡利和德尔卡多负责对断手进行指纹验证,笔迹学专家罗尔哈乌扎尔则对切·格瓦拉的日记进行笔迹分析。

由于切·格瓦拉一直生活在山区,指纹受到了很大磨损。两名专家最后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方法才得以对指纹进行拍照和验证,并最终确认这的确是切·格瓦拉的手。对日记本进行笔迹鉴定的罗尔哈乌扎尔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名专家的结论基本平息了外界的怀疑,切·格瓦拉已死的消息顿时传遍世界。

上一篇

我国现存最早的墓碑——平邑麃孝禹碑

下一篇

千古贤后却写出“霸气艳诗”!霸在何处?艳在哪里?乖乖不得了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