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收藏 0 0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1901年至1905年春夏之交,袁世凯在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任上按“西法”编练了六镇新军,即所谓的“北洋六镇”。其中,第一镇以八旗兵为主,第五镇远在山东,除了这两镇与袁世凯比较疏远外,另外四镇均被袁世凯的党羽把持,唯袁之命是从。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朝廷开始对北洋新军去袁化改造

袁世凯作为一个汉人大臣,掌管了这么重要的一支近代化新军,难免会受到朝廷的猜忌。但当时掌握朝廷实权的是慈禧太后,其为人阴鸷而多权谋,对满汉大臣恩威并重,劝不旁落。虽然把帝国最精锐的新军全部交给袁世凯并非慈禧所愿,但其自认可以控制局面,所以迟迟未对袁动手。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去世,宣统帝即位,由其父摄政王载沣监国摄政。袁世凯自知其与载沣素来不和,遂以“足疾”为由辞官,回河南彰德故里“养病”。载沣趁机将北洋新军六镇完全从直隶总督府收归陆军部管辖,并开始着手对北洋新军进行去袁化改造,但直至清朝垮台,这项改造也未见成效。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朝廷高层内斗不止,不能形成合力

载沣执政后,重用宗室少壮派,不但打击袁世凯这样的汉人,也打击满族大臣里的政敌。陆军部尚书铁良是少有的“能吏”,在旗人中素有“知兵”之名,曾经以京旗常备军练兵翼长和练兵处襄办,协助袁世凯办理各项练兵事物,新军第一镇就长期在其掌握中。

慈禧在世时,铁良就任陆军部尚书,立即着手收回北洋军的兵权,与袁世凯展开激烈的较量,最后迫使袁世凯将第一、三、五、六镇全部交与陆军部管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袁世凯斗争多时的重臣,却因为与载沣不和被开除了尚书职务,被贬往南京担任江宁将军,其亲信也被赶出了北京。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朝廷可用之才甚少,还多是革命党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统非常重视军事教育,有自成系统的教育系统,梯次分明,人才也很多,升迁也很快。相比之下,清朝廷能够招揽的近代军事人才稀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留日归来的洋学生身上,常常不加考验、不加甄别就给予管带、标统等高级职位。

但这些留日学生在国外或多或少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如吴禄贞(第六镇统制)、蓝天蔚(第二混成协统领)、阎锡山等受同盟会革命思想影响较深,也曾有人举报过吴禄贞等人的思想倾向危险,但当时北洋新军去袁化的步骤时不我待,一时也无其他合适之选,只好先将就着。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北洋军中袁世凯羽翼已成,很难撼动

清朝廷的去袁化决心不可谓不大,刚开始就解除了北洋军中拥袁最力的第六镇统制赵国贤的职务,将其赶到广东担任潮州镇总兵。后来继任第六镇统制的段祺瑞又因为对袁世凯撤职颇有微词,再次被载沣以明升暗降的手段,调任苏北提督,被赶到了苏北上任。

虽然连换两位统制,第六镇从上到下依然对袁世凯非常拥护,对再次继任统制的吴禄贞极度仇视,协统、标统以下各级军官均对吴阳奉阴违,后来其干脆被卫队中的马队管带刺杀了。折腾最狠的第六镇尚且如此,其余各镇的统制王士珍、冯国璋等人都原职未动,麾下对袁世凯的忠心更是未变。

慈禧死后袁世凯去职,清政府试图全面控制北洋军为何失败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请朝廷惊慌失措,只好再度请袁世凯出山,蓝天蔚等身居高位的留日士官生被一纸命令解除了军权,北洋新军轻而易举的被袁世凯再度完全控制。1912年1月,北洋军将领以段祺瑞领衔实行逼宫,通电支持共和政体,直接导致了清朝廷的垮台。

上一篇

包公清廉一生,但皇帝送的礼是收还是不收?

下一篇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啥山西这么难攻?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