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说说“刀无破枪之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说说“刀无破枪之理”
收藏 0 0

在我们固有的认知中,似乎一把长刀要对付一根三米的长枪具有相当的难度,亦有网友质疑当年的抗战军刀和日本三八大盖的拼杀,连明末的武艺家吴殳也连连感叹“刀无破枪之理”,他说,许多拳家,平日“侈言破枪,然及至以枪,莫不惊枪而往”。可以说,作为对于大枪和长刀两种兵器有深厚研究的吴殳在体悟上有相当的可信度。我们今天的武者,远离了古代那种独有的实践机会,所以,仅仅是传习和传承而已。

说说“刀无破枪之理”

今天的苗刀和程冲斗的《单刀法选》还有吴殳的《单刀图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流传有序的古代双手刀法,在程式、做作和转换上都严格遵循古代武艺的讲究与入微,因而对于苗刀的研习范本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遵循这两本古籍。而对于苗刀技法的研读,及至苗刀的实战,显然我们无论是刀的形制还是技法都要回到其本源,那就是其对阵的并非像剑道那样“刀对刀”,而是在古代战场上的一种“刀对枪”的拼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苗刀的尺寸稍长,长于一般的日本刀,而且在弯度上也没有日本刀那样的弧度,戚继光和程冲斗似乎考虑到要将刀和枪的优点汇集到一种兵器上,可以劈砍,可以直刺,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苗刀的形制。

说说“刀无破枪之理”

那么,一把1米5的苗刀要和一根长达3米的大枪进行拼杀,到底有无优势,还是会像吴殳所说的那样“惊枪而往”?谈一点个人的体悟。

显然在长度上,苗刀并无优势,大枪可以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独到,今天我们的讨论也仅限于技法。但苗刀作为长刀却有着自己的优势,且不说其技法上的“奇诈诡秘,人莫能测”,“还有长技每每常败于刀”,更有其慑人的“光耀射目”,其在步法和移动上的“左右跳跃”和“儇跳超距”都足以支撑苗刀的“听便砍杀”。戴师兄认为,在长短的较量中,“长的尽量想延长距离,短的想方设法缩短距离”,是很有道理的,亦是极为精辟的。

苗刀中有一个经典的刀法,命名为“砍断枪”,五花迎转,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力达刀刃,显然是要一刀下去把对方的枪砍为两段。吴殳在遇到渔阳老人之后,深受启发,他总结了“斫削粘杆”的技法,对于刀和枪的对阵有了精辟的解读与认知,值得我们深思。

从吴殳的“斫削”我们看到古人在武艺上的匠心,“斫”自然不是一般的砍或劈,而是一种“奋力砍杀”,手起刀落,直奔枪杆,非断即折,这时候长枪作为“长兵”的优势就逊色了或者说荡然无存。且不说长枪的“日五百戳”,那么刀一定亦有“日三千砍”,这就是兵器武艺所讲的功力。再来看,一个“斫”自然是自上而下,还有一个独具特点的“斜削”,也是程冲斗的“拗步刀势”,我们在苗刀中称之为“拗步斜削”,这样的刀法更有力度,带有一定斜角的“斫”更符合力学原理,这时候刀的威力就发挥的一览无余。

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技法是“粘”。

这也是古代武艺的精妙之处。一个“斫”或“削”,枪杆即使不断,也会让刀有或深或浅的切入,这时枪要脱离亦有难度,亦会因为其长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掣肘”,而刀却可以利用“粘”发挥优势和威力。在苗刀的“圈拦”和“削拦”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粘”的妙意,更有那“刀随身往”的“横拦斜击”,“纵横倏忽”。

还有,苗刀在对付长枪上有一套完整的技术。

例如对付上枪,有“迎推”,一个“推”尽显了苗刀的气势与精巧,亦是来自于枪的一种技法,有一种“步步逼近”的意思,自然一个“推”和步法的跟进与激搅则会瞬间拉近刀与枪的距离,这无疑是古人的智慧与实践。

在对于中枪上,有左右定膝,为的是出“斜削刀”,而且根据对方来枪的圈里和圈外,可以伺机出左右斜削,也就印证了吴殳所说的“进退,左右和虚实”。

最后,来看下枪,也就是下平,称之为“十面埋伏”。

苗刀有“低插刀”,一个“插”自然是和枪法中的“戳”同理,见对方下枪刺来,刀的“插”自然是截击和阻止,而且准确,这样做到了“粘”,达到对于对方来枪的控制,因为刀刃的介入,自然亦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对于枪进行一定程度的“粘杆”。

据老先生的讲授和我的研习,“滑拿”亦是一个十分精妙的“粘杆”技法。当然滑拿用的是刀背,有一种“带”的意思,而在练法上要的是一股气势和力量,这样才能和对方的兵器“粘”在一起,而一旦“粘”上了,刀作为“长短兼施”的兵器就可以发挥优势和威力了。

总而言之,在苗刀和长枪的对阵中,固然在长度上不占优势,但苗刀却总结了独有的技法,以“砍断枪”和“斫削”还有“粘杆”为主,进而发挥“砍杀”和“刺”,那么“砍断枪”即是戚继光所说的“遭之身多为两段”,从而使得苗刀和长枪的长度上对等,这时候,苗刀依然是刀,是锋刃,而长枪则被去了枪头,成了长棍。这恰恰体现了古人在兵器武艺上的智慧,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而苗刀的“诱而击之”和“惊而取之”,还有“心手俱化”、“胆识不乱”则是另一番“砍杀”的境界,另文述之。

下一篇

中国最有名的三大官府菜为你揭秘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