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收藏 0 0

提起窦漪房,大部分人对她的印象来源于影视剧《美人心计》。她是林心如塑造的那个聪明、温婉、坚韧的女子。

历史上的窦太后,的确是这样一位风云人物,比电视剧里的窦漪房,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命运坎坷,凭着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在汉王朝的江山中,使自己成为一位历经三朝而不倒的皇后。

她生活的年代的是大汉王朝最鼎盛的时代,她辅佐的帝王,皆是汉代最伟大的人物:丈夫汉文帝,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

窦漪房是窦太后传说中的名字,《史记》及《汉书》中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

窦漪房本是代王刘恒的嫔妃,刘恒登基后,因皇后早逝,其子刘启被封为太子,母凭子贵,窦漪房被封为皇后。

窦漪房干政时期,推行“黄老思想”,实行“轻傜役,垦荒田”的宽民政策,为汉代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窦太后一生经历丰富而挫折,十三岁父母双亡,十四岁入宫,十七岁被遣送出宫,二十多岁当上皇后,三十多岁,因病失明。

这样的一名女子,能在大汉王朝,保持自己的威严而不倒。

她的一生,是一部关于贫穷、关于婚姻、关于子女教育,关于名利、关于亲情、关于面对疾病的励志史书。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0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窦漪房正是经历了这样历练的女子。

窦漪房年幼时,正值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日子,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受战争影响,田里颗粒无收,一家人生活窘迫,窦父外出觅食,不幸摔下悬崖而死,不久母亲也因此抑郁而终。

窦家共有两子一女,窦漪房排行第二。父母双亡后,年仅十三岁的窦漪房担负起了养家的职责,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一个小姑娘,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

不久,窦漪房被选入宫当宫女,五岁的弟弟还记得,姐姐临走前,还给他做了饭,然后哭着离开。

刘邦驾崩以后,吕后挑选刘邦宫中未被临幸的宫女送给各诸侯王。

窦漪房曾偷偷拜托管事太监,将她送到赵国,因为那里离她的家乡清河比较近,在那里,她就有机会与哥哥弟弟再相见。

赵国是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儿子如意所在的领地。但是管事太监阴差阳错,将她送到了刘恒所在的代国。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是命运眷顾窦漪房,如果她被送到赵国,窦太后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窦漪房在得知不能去赵国时,非常伤心,一路的风餐露宿,加之心情抑郁,一副落魄的样子。

在见到14岁的代王刘恒时,楚楚可怜的窦漪房在花团锦簇的宫女间,反而引起了少年代王刘恒的注意。

窦漪房无意争宠,却偏偏得到了眷顾,这只能说是命运对她的偏爱。

在此之后,窦漪房为刘恒生下二男一女,这让她的地位在帝王之家更加巩固。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02

命运总是眷顾坚韧而聪慧的人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但吕后为人狠毒而专制,她的行为引起惠帝的不满,年轻的惠帝郁郁而终。

吕后扶持的第二个皇帝少帝在听说吕后残害自己生母的事情,与之决裂,不久被废,吕后本人也在斗争中心力憔悴,最终病逝。

国不可一日为君,代王刘恒在这时被群臣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无心争夺帝位的刘恒诚惶诚恐,窦漪房鼓励刘恒,这是天意,让他勇敢接受命运的安排。

刘恒在窦漪房和群臣的支持下做了大汉王朝的皇帝,史称汉文帝。

刘恒登基后,由于原来的皇后已经病逝,他与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也相继病逝,最合适的太子人选当推刘恒与窦漪房所生的长子刘启。

刘启为人忠厚,才华横溢,是太子很好的人选。

薄太后为了巩固自己娘家地位,想让自己的侄孙女成为太子妃,聪明的窦漪房遵从了太后的旨意,机敏的刘启深得母亲教导,虽不太喜欢太后孙女,也欣然接纳。

这样,在薄太后的支持下,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当上了太子,窦漪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且地位稳固。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03

好运气接踵而来

当上皇后的窦漪房总是在心中挂念失散的兄弟,但是皇帝刚刚登基,要处理的国事很多,窦漪房不想用自己的家事干扰皇帝。

皇帝已经追封自己的父母,算是告慰父母在天之灵。寻找兄弟,要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

上天总是厚待善良的人,在窦漪房册封的那天,善良的窦漪房提出要宴请天下的穷困之人,并赠予食物、布匹等生活物资。

很快,窦皇后的美名就在百姓间传开了,关于窦皇后的一些家事也传承开去,她失散的哥哥和弟弟很快被找到,分别了十多年的兄妹,得以相聚。

皇帝赐给两兄弟足够的田土,并派专人对兄弟俩进行教导,教他们诗书礼仪。

除了兄妹团聚的好事,子女的表现,也令她骄傲万分。

大儿子刘启才华出众,是刘恒最中意的儿子,二儿子刘武,文武双全,被封为梁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之后,长公主嫁给开国功臣陈婴的孙子陈午,世袭侯爵之位。

优秀的子女,是窦漪房手里最有底气的王牌。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04

明利弊、知得失

聪明的女人,总是知道自己的需要,顺境之时,泰然处之、宠辱不惊;逆境之时,忍辱负重、坚忍不拔。

面对强敌,知道避其锋芒,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成为最大的赢家。

刚刚登上帝位的刘恒对窦漪房宠爱有加,当失散多年的兄妹团聚之时,面对皇帝加官进爵的赏赐,窦漪房坚决回绝,她这一行为得到了当朝老臣和皇帝的赞赏。

命运总是不要人过得太平顺,在一场大病之中,三十岁的窦漪房双目失明,这无疑是窦漪房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此时,朝中重臣黄老学派代表人物慎到的女儿慎夫人,趁机上了位。

文帝在思想上与慎夫人很有共鸣,圣宠慢慢向慎夫人倾斜,但是,善良的刘恒依然对窦漪房很尊重,并没有嫌弃她,重大场合依然携窦漪房同往。

但慎夫人仗着皇帝的宠爱,渐渐不把瞎了眼的窦漪房放在眼里,很多场合获得皇帝允许与窦皇后同坐,这是不合礼法的。

但隐忍的窦漪房什么都不说。

在一次宴会中,文帝再次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坐,遭到朝中老臣袁盎的极力反对。袁盎让侍从将慎夫人的坐席安放到下席,慎夫人大怒,皇帝也觉得脸上无光,愤愤离开。

袁盎之后以吕后将戚夫人做人彘的事件向皇帝进谏,提醒他要遵循尊卑的礼法,不要害了慎夫人。血腥的历史前鉴,让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袁盎为什么会在此时挺身而出,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整个事件窦漪房没有说一句维护自己的话,没有伤了与皇帝的感情,却很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除了过人的智慧,窦漪房的管理能力、教导孩子的能力、以及子女的优秀表现都是窦太后让人敬畏的原因。

文帝在位期间,窦漪房倡导推行的黄老学说,有效的宽民政策,让大汉王朝经济繁荣,民心稳定。

所以文帝临终时,将还在世的母亲薄太后及江山一并交给了窦漪房。窦漪房及她的子女,尽全力维护着大汉的江山。

窦漪房的儿子刘启继位以后,继续推行父亲的治国之策,推动农业的稳步发展。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叛乱,二儿子刘武及侄子窦婴、太尉周亚夫迅速平定祸乱。

窦皇后及其家人以实力,维护着她的绝对权威。

一个懂得权衡利弊得失、懂得管理的女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明镜似的内心,让她在人生之路上走得强大、坦然而稳定。

窦太后:历经三朝不倒,从贫民到皇后的励志人生

05

长眠长乐宫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年过古稀的孝文窦太后在长乐宫与世长辞。

一代女皇,窦漪房以她的坚忍不拔、聪慧过人的传奇故事被历史铭记。

纵观窦太后一生:

父母双亡后,她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勇于承担家庭重任,足见其坚韧。

刘恒登基后,心中忐忑,她鼓励帝王不负众望,大胆行政,足见其沉稳大气、敢担当。

面对文帝对家人的赏赐,进退有度,足见其明事理。

在双目失明,圣宠旁落的劣势下,懂得避其锋芒,借用臣子的力量保全自己,足见其懂得权衡利弊、知得失。

作为母亲,教子有方,三个儿女皆有才并且都有作为,足见其聪慧能干

在汉王室的统治生涯中,屹立三朝而不倒,从平民到皇后,窦皇后的故事,告诉你:人生不是一个传奇,它是每一步稳扎稳打的坚实足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帅丫,喜欢看看史书、写写文字、弹弹古琴的语文老师。

上一篇

女真人、蒙古人的祖先什么时候登上历史舞台?再探戎族的前生后世

下一篇

降服桀骜不驯的蔡劲军?对付黄埔军校学生,杜月笙真有手段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