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藻露堂:消失的中华老字号,唏嘘间唯存情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藻露堂:消失的中华老字号,唏嘘间唯存情怀
收藏 0 0

我国以传统中医药为线索的影视剧作品中,第一名非《大宅门》莫属。2001年,《大宅门》在央视首播,便以17.74点的收视率狂揽年度收视冠军,时至今日还维持着高人气、高收视、高口碑的“三高”记录。

《大宅门》以医药世家白府浮沉变化的主线展开,写出了百草厅这个医药家族的兴衰史,以及中华老字号的荣光与无畏。以管窥豹,中华药行老字号的兴衰得以展现。中华药店遍及华夏,西安也有一家,唤做西安藻露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广州敬修堂、杭州胡庆余堂、重庆桐君阁共称为中华药行六大老字号。

藻露堂:消失的中华老字号,唏嘘间唯存情怀

说起西安藻露堂,您是否还记得《大宅门》第十四集中的这样一场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白家举家逃难,流落到西安,老世交西安名医沈树仁在他的府第收留了白家一家人。剧中沈树仁的原型,即西安“藻露堂”掌柜宋羽彬。他曾为慈禧太后治好了多年顽症,获御赐“德润堂”匾,以示隆宠。

藻露堂源于明代。明天启元年(1621年),湖北荆州药农宋林元挑着药担子,一步一趔趄地进了长安城,并由一药一膏卖出名声。清康熙六年(1667年),“藻露堂”第二代传人宋应全悬挂出“藻露堂”的金字匾额,并创造性地把家传秘方“培坤丸”加以精心改良。至此,藻露堂的家传秘方走出了西安,扬名天下。

藻露堂:消失的中华老字号,唏嘘间唯存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藻露堂在药品的焙制上,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和做法:在用料上必须是上等优质药材,严格按规定的工艺加工,不能随意减味减量,连切片的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制药秘方的传承也不同于别家,不传儿不传女,只传儿媳,配制药方只允许儿媳一人掌管。因此,宋家无论家族繁衍到多大,仅掌柜娘子一人知道祖传秘方。

到1954年公私合营前,“藻露堂”所制的“培坤丸”,占据了该药全国市场的60%。但是,现如今,提及“藻露堂”,所知人甚少,相比同为中国六大中药古店的“同仁堂”“桐君阁”,更是让人感慨不已。一边是资产几十亿元的药业巨头,中国中药业的擎天大树;一边却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药铺,毫无影响可言。

藻露堂:消失的中华老字号,唏嘘间唯存情怀

正如“藻露堂”第十代传人宋毅所说,现阶段,西安大街上挂着“藻露堂中药连锁店”牌子的“连锁店”,没有一家在卖“藻露堂”的传统名药。这反映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在人类文明越来越开放,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有着上百年积累的先天品牌优势的老字号们却纷纷走向了下车道。

枯树无法发新芽,老字号们举步维艰,我们也只能在中华老字号的起落沉浮中唏嘘感怀。

上一篇

他下西洋开辟的岛屿,清朝弄丢后一直没收回

下一篇

东京审判现场,溥仪撒了一个谎,为何后来人们并没有怪他?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