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南京大屠杀惨案后, 侵华日军为何没有再大规模屠杀中国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南京大屠杀惨案后, 侵华日军为何没有再大规模屠杀中国人?
收藏 0 0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二等兵赤星义雄在自己的回忆文中写道:“扬子江边,漂满了无数的尸体…少算点也有5万人以上,而且几乎都是普通百姓尸体,扬子江真正化成了‘尸体之河’…”

南京大屠杀惨案可以说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如同蝗虫一样,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烧杀抢夺。尤其是在1941年4月,日军大将冈村宁次被任命为华北战区日军总司令后,对各个占领区实习“三光”政策,让中国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不过,自1941年起,日军开始设立集中营,集中看押中国军民,像“南京大屠杀”如此惨烈的集中、大规模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鲜有发生,难道日本鬼子良心发现了?

记住罗斯福说过的一句话:“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二战的日本人是否有良心,想必大家心中的都有一致的答案。

为什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惨案,这其实日军是在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1937年的日本本土人口为706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仅有1000万人。然而随着战事的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量人员被输送前线,日本国内劳动力骤减。尽快日本高层不惜在国内进行“连根拔”式的劳务动员,而且还从朝鲜征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但这都是杯水车薪。于是,日本政府决定在华掳掠中国劳工。

1941年8月,日本一些企业开始积极宣扬征用中国劳工的好处:不但“物美价廉”,而且可以展示日本的国力,对日本在华的“宣抚”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1942年11月27日,日本高层在内阁会议上通过《关于向国内移入华人劳工的事项》的决议。

至此,日本政府开始大规模向国内输送中国老公。据战后统计,1943年至1945年期间,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强征约4万中国军民分169批远赴日本,分散在日本35家企业135个作业场从事无偿、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被抓捕的中国劳工多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不过,最大的也有78岁高龄,最小的仅仅11岁。

这些苦役每日劳作10~12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6个小时。在《日军枪刺下的中国劳工》一书中的描述:“每个棚里住有百十几个难友,睡在潮湿的地上,小便不让出席棚,大便要报告,不报告就被痛打一顿。棚内又脏又冷,传染病连续发生;每天大棚里抬出十几个死尸或重病号…”日本人的残忍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早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将东北视为在华的大本营,就征用当地男性壮丁,对东北地区大规模的修建基础设施,妄想将东北修筑为北进苏联的作战基地。但直到1941年,日本强征的劳工不到3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日军的需求。为加速修筑工事,日军从关内不断向东北地区输送中国劳工。例如日军有名的虎头要塞,仅第一批就来了两万多劳工,但由于遭到日军的非人虐待,加上东北冬季气候恶劣,第一个冬天就冻死八千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1905年到1945年期间,约有2000万苦力被输送至东北地区。在这期间,大量的劳工被活活饿死、累死,有的甚至遭到了日军的活埋。等到这些工事、要塞完工后,日军更是将这些劳工秘密屠杀,尸首就地掩埋。阴险狡诈的日本人更是把资料全部销毁,企图掩饰曾经放下的滔天罪行。

所以说,1941年以后的日军不是变的有良心,而是妄想利用中国人来帮助他们完成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在《日军侵华暴行实录》一书中,收录了1937年至1945年合计1340篇日军暴行资料,约40000余次惨案,平均下来,日军在华的每一天都有暴行发生。这样的日军,还有良心可言?

上一篇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一)

下一篇

美国一次秘密实验,差点毁灭了地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