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收藏 0 0

文|点点文史,欢迎点评,关注。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马之纯——烽火台

诗中通过烽火台上升起的烟雾来辨别士兵的多少,传递军事情报,那么烽火台究竟是何物?

一、烽火台由来,建筑构造

烽火台,也叫烽燧,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时称作烽台,明朝则称作烟墩或墩台,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烽火

烽火台通常建在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和丘阜之上,台子上有专门用来远望和燃烟放火的地方,台子下面则是士兵居住地,以及存放物品建筑。

通常是十里距离设置一烽火台,在明代也有距离五里左右的。烽火台一般是独立构筑的,也有的是烽堠群,由三、五个烽火台以犄角的方式配置而成,烽火台的形状不经相同,一般的话有方、圆两种。

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中有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高有四丈二尺,宽一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可以住人二百三十七”。“宽一丈四尺,高五丈二尺”。

汉简中还有记载:戍守烽燧的人数不等,有的五人、有的六人,更多的话有十几个人,其中包括一名燧长。平日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守望工作,一人负责做饭,其余的人负责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有的汉简还记录了烽燧的最高长官是是候官(候长),候官直属都尉,候官统领候史,候史管理燧长,燧长的职责是保管装备,修理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和及时汇报军情。

我们可以看到烽火台建造有规律,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

二、烽火台的作用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侦查情报、报警、传递军情,当守台兵士发现有敌人来犯时,在台上点燃稻草等可燃物,升起烟火,这样可以用烟火通报敌情,提醒邻台,而邻台见到后会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上达天听。

烽火台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敌台即是墩台,用以传递烽火信息的,在没有敌台,同时又找不到适合点烽火的墙台的地方,就必须要按照规定的传递烽火路线建筑烽火台。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烽火报警

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道:“从古代守边不超过远侦察谨烽火。蓟镇以险可以依靠,烽火不修很久了。根据军事作战防守应援向来不熟悉分支,所以看烽火是无用的。现在该模拟呈会督抚参考裁订:凡是没有空心台的地方,即以原墩补充,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的,将空心台当做墩。大约距离一、二里,竹筒鼓相闻为一墩”。

另外,戚继光编写了传递烽火的方法——《传烽歌》,让驻守士兵牢记在心。并且严格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够辨别烽火以准确传递军情,而且传递速度快,传遍整个蓟镇防线只要三个时辰。

三、烽火台六种警戒信号及其使用方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中记载了报警物品布蓬、布表、苣、积薪、鼓等,还记载了详细的使用准则。

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蓬,蓬草(一种笼形物);表,树梢(布帛旗帜);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

这六种警戒信号的用法:白天用蓬、表、烟,晚上用苣火,积薪和鼓昼夜都用。

而数量使用的多少是根据来犯敌人的个数确定的:

界限是一千人,在一千人以内只燃烧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点燃二积薪;如果有一千人以上攻击,则燃烧三积薪。除积薪之外,还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等配合使用。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根据敌人进犯的位置和时间不同,烽火信号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烽火台在白天烧狼粪,烟雾浓烈,效果比较明显;晚上点燃柴草,会有火光,以此来报警。

如果敌人入境围困堡垒,已经来不及下亭障烧木柴时,白天就都亭上蓬或者加一烟,夜间发动“离合火把”。“离合火把”是处于“敌人防守碉堡”的紧急而特别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就是把火把一会儿分开,一会儿又并拢。如果亭障因为被围困而不能发出点燃草垛发出信号,那距离最近的一座烽火台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烧柴,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

四、安全措施,以防烽火台不起作用

在《塞上蓬火品约》中有这样的规定:

①如果发现烽火台所传递的信号不对,则应该立即将烽火用水浇灭,中断信号的继续发送,并且还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将这种情况迅速送到所辖都尉府。

②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或者烽火台之间相隔甚远,在“白天不见烟,晚上不见火”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将实际情况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给上级官署。

③在平日无事时,为防止发生意外,一到晚上就要点燃烽火以报平安,称之为“平安火”。

五、各朝各代对烽火台的修筑

烽火台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

周宣王在位时,为了抵御犬戎的进犯,在骊山建造了二十个烽火台,又设置了数十个大鼓。只要发现犬戎来犯便放狼烟敲响大鼓,烟火直冲上天,各路诸侯看到了,就会发兵来援救。

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多次点燃烽火台,戏弄各路诸侯,失信于天下,最终导致孤立无援,城破人亡。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春秋战国时期

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 、 赵、魏等几个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他们利用大河堤防或山脉,以此来构筑城墙和关塞、以及彼此相望的烽火台。

汉代

汉代的烽火台是一个高台望楼(亭),形状似方锥体,高度10米以上,在上面建筑有住房;有的烽火台下面或旁边还有可以居住的方形小城(障、坞),小城墙壁很厚,四周有小木桩环绕,如果障、坞较大的话,周围还建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

唐代

在唐代杜佑的《通典·拒守法》中,有对烽火台详细的记载:“烽火台,在高山四面环顾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如果周围没山,那么就在孤迥平地上设置。下修筑羊马城,高低随便,通常在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形圆。上建造圆屋顶覆盖的。房屋经宽一丈六尺,一脸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顶设置三个突灶,台下又设三个,并用内外用石灰粉饰。房子四壁开看贼孔,设置旗一口、鼓一面、抛石、垒木、停止水缸、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看到敌人烧柴笼。一个烽火台六人:五人为烽子,观察动静,一个为统领,负责文书、公文、转碟。”

宋代

在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对烽火台有详细的介绍:

“唐法,凡是边城候望,每三十里设置一个烽火台,必须在山岭高峰处,如果有山冈阻隔,地形不利,那么不限里程。要三烽火遥遥相望。如果在边界,那么烽火外围修筑城障。”

“一烽火,配备将率一个,副将一人。每次烽火设置九人,并采取谨慎诚实有家口的充任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再刻望去。一个人掌管公文符,同时二年一代。”

“设置烽火的方法,每次烽火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木桩,拟安火矩,各自距离二十五步,如果地势狭窄则不到二十五步,只要把应火分明,远近不论。烟火筒各高一丈五尺。从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就越尖锐逐渐狭窄。制造筒在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用盆,不让烟出去。筒下有山坞炉灶口,距离地面三尺,长宽各一尺五寸。每年秋天和冬天采用蒿茎叶,叶条草节,都要相杂为放烟火的薪。以及设置麻蕴、火钻、狼粪之类的。”

明代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烽火台务必增筑加高加厚,上贮存五月粮食和柴薪,墩旁开井,井外的围墙和墩平,外观像一道门”。很多烽火台用砖包砌,更加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在墩旁打井,墩周围筑有围墙。

烽火台的历史意义

烽火台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停演变、发展,是边关战事的警报器,时时刻刻监视着边境四方;利用烽火台来报警,传递军事信息,实时掌握边境情况,保证边境安全。

看着那一座座古老遗留的烽火台,守望着那茫茫无尽的时空,守望着那苍如逝水的历史,守望着一望无际的未来,矗立于我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我们怀念与沉思的入口。

下一篇

现代人把大马士革刀说的神乎其神,其实在古代,比这神得多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