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收藏 0 0

导语:汉朝作为中国古代抗击少数民族入侵最为频繁和功绩最大的朝代之一,其保家卫国之勇士数不胜数。但是世人皆知西汉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张骞凿空西域,却不知东汉汉也同样如此抗击外敌之人才。

班超,作为汉朝从西汉到东汉这一过渡时期的人物,面对着皇帝的昏庸无能,国家的危在旦夕,他用自己的一生,带给了东汉未来几十年的和平和安定。以少胜多的事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屈指可数,而班超以三十六人的微弱实力,闯西域,烧营地,斩巫师,可谓是世间少有的英勇抗敌。

且看班超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死而后已。

书香门第 少有大志

班超出生于东汉时期,其家庭背景在如今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班彪著作《后传》65篇,立志续补《史记》;其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也是成就非凡,编纂出了史家巨著《汉书》。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班超

就在这样在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的班超,却并未同自己的父辈和兄妹一样,走向舞文弄墨的道路。从小便心怀大志的班超,一心所想便是上阵杀敌,以壮士之名建功立业。但是家境贫寒,班超不得不为生活所迫,以世代流传的笔墨手艺挣钱养家。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希望同张骞一般出使西域

在随后,班超跟随父母来到洛阳,而早早入仕为官的哥哥也在此谋生。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入不敷出,班超时常要为官府抄书以补贴家用,但是一个心在沙场的热血男儿又怎能安居于此,做着抄书这般毫无前途和未来的工作呢?

在一次抄书之中,心中烦躁的班超扔下手中笔墨,感慨自己作为大丈夫,应当如傅介子和张骞那样出使西域,建功立业,怎能终日围绕笔砚转悠呢?这边是典故”投笔从戎”的来源。至此,班超放弃了以文谋生,以笔书写历史的人生,而相面师对他万里封侯的描述,也让他坚定了出使西域,以武建功立业的信念。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的幼年经历,并没有让他就此沉浸于书香门第的氛围之中,反而是让他心中的壮志更加凸显。投笔从戎是敢于放下的坚毅和敢于拿起的勇气,班超的志向让东汉王朝少了一个文史类的人才,却也多了一位同张骞一般优秀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首次出使 火烧匈奴使者

投笔从戎的班超,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机会。在一次跟随窦固出征西域中,班超在和匈奴大军的战斗中,表现优异,战火敌军首级众多,得到了窦固的赏识,也在后来得到了出使西域的机会,也正是这次出使为班超奠定了日后更多机会的基础。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出关

在窦固的安排下,班超带着仅36人的团队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其他国家,孤立北方匈奴,将西汉时期打通的丝绸之路故道重开。怀揣着雄心壮志的班超就这样带着一干人等,来到了鄯善联络感情。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鄯善国遗址

原本对班超等人热情有加,嘘寒问暖的鄯善国王,在匈奴使者到来后便逐渐疏远起来。敏锐的感知到鄯善国王变化的班超,在第一时间的质问下,了解到了匈奴使者后一步来到的事实。

为了防止鄯善国王在亲近匈奴之后,自己等人陷入危险的境地,班超决定先下手为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班超等人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班固将人手分为两拨,一部分人前去火攻匈奴营地,在门外埋伏,另一部分人负责擂鼓呐喊。匈奴使者在被火烧营地的慌乱之中,又被擂鼓呐喊的声势所欺骗,以为敌人众多,于是慌不择路,四散而逃。而此时埋伏在暗处的班超一干人等,便将原本人数多于自己的匈奴使者和其随行士兵诛杀殆尽,为被埋伏之人也死于火海之中。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火烧匈奴使者

次日,当班超将匈奴使者的人头摆在鄯善国王面前时,失去了制衡班超等人的依仗后,鄯善国王无话可说,只能归属于大汉王朝,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汉朝,作为表达忠诚的代价。

此次出使,班超不仅帮助汉朝沟通了西域国家,打击了匈奴的势力,还将鄯善这个西域的交通重地收入大汉手中。窦固在帮班超上报功劳的同时,再次举荐其出使西域。

班超此次以36人的势力,发挥出了一支军队的作用,机智的应对和冷静的谋划,也想大汉王朝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实力和外交能力。

二次出使 剑斩狂妄巫师

在第二次出使之前,对班超期望更高的窦固希望给他加派人手,但是班超认为36人足矣,人少利于行动,人多反而引人注目。班超再次以几十人之众,面对西域各国上百人的军队,足以见其信心十足。

此次出使班超面对的最大困难,便是在巫师纵横的于阗。于阗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大国,同时还攻占了另外一个实力相当的大国莎车。面对着班超这帮汉朝使者,自以为实力雄厚的于阗国王可谓是趾高气扬,对其不屑一顾。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于阗国王

除了国王的冷漠对待外,巫师的肆无忌惮也是班超的头号问题之一。由于于阗国王迷信于巫术,巫师在该国家地位极其崇高,甚至被称为是天神和国王沟通的桥梁。自以为有国王依仗的巫师,认为天神发怒,不应该和汉朝亲近,甚至扬言要汉朝向于阗以马作为祭品祭祀天神,意为让汉朝向于阗臣服。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挑衅,班超表面不露悲喜,嘴上更是说道要巫师亲自前来取马作为祭祀品。毫无防备的巫师就这样来到班超营中,被班超手起刀落当场斩下其人头。在带到于阗国王面前时,原本对于巫术信奉有加的国王看到班超连天神的使者也敢诛杀,一时间惶恐万分,便乖乖归顺于汉朝。

班超剑斩一国巫师的举动,可谓是胆大至极,随时可能面对着国王甚至举国百姓的愤怒和威胁。但是班超洞察人心,看穿信仰巫师的于阗国王不过胆小鼠辈,一旦心中信仰魔障被迫,便是毫无抵抗的余地。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收服西域诸国 打通丝绸之路

在后来的到达疏勒后,为了能够彻底打通古代丝绸之路,班超等人也是险象环生。面对着残暴的疏勒国王,班超用看似弱不禁风的田虑,将大意的疏勒国王擒拿下来。在见计划成功,立刻立新国王登基,也为饱受暴君统治的疏勒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活。而将疏勒放虎归山,增加其和鬼兹的仇恨,宣扬自己的仁义,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外交实力。

班超此行,将曾经的丝绸之路重开,让东汉和西域各国的往来道路上,重新展现出了商人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也让自己在西域人民之中美名远扬。

壮志终实现 落叶终归根

两次出使西域,班超终究只是以使者身份展现国威,其心中渴望上阵杀敌,在沙场之上和匈奴一战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而随着汉明帝过世,西域再次大乱,班超再一次迎来了机会。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

在班超出使西域准备班师回朝之时,一两年之间便发生大变故,匈奴卷土重来,新皇决定放弃西域。原本应该奉命回国的班超,为了实现自己西域封侯的抱负,毅然回头留在西域,抗击匈奴。

班超回到西域,以疏勒为基地,联合南道国家,定下了逐一攻破匈奴控制的北道国家的战略。班超率领着志同道合,抵抗匈奴的西域诸国的势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上书汉章帝后,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并在本就严峻的局势之下,派去了1800余人交由班超驱使。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抗击匈奴

而班超也不负众望,以这1800余人为主要战斗力,联合西域诸国,将匈奴在北道的实力大大削弱。在后来汉朝和匈奴的战斗中,班超也是屡建奇功,在北道匈奴最终归顺于大汉王朝后,自己也终于是完成了自己的抱负,被皇帝封侯。

前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有东汉班超扬名大漠

班超像

随着西域一天一天的安稳,远在西域的班超思乡之情渐浓,上书皇帝”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在加之班超妹妹的多次上书,皇帝最终被这般肺腑之言感动,班超终于回到故土。带着一身疾病回来的自己,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70岁,终是落叶归根。

结束语:班超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的壮志和抱负而努力奋斗,做出的决定也都是铤而走险,但也正是这样敢于放弃安乐,敢于做出决定的性格,让班超能够收到国家和统治者的重用。最后的落叶归根,也提醒着我们,在外漂泊多年,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还是要记得家乡的味道。

投笔从戎,壮志成;落叶归根,思家乡。终是浪子行万里,功成名就莫忘家。

下一篇

《清史演义》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