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收藏 0 0

公元前227年,秦王灭了赵国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而一心想为燕国效力的荆轲为太子丹献策,由自己带樊於期首级和督亢地图,说是前往秦国求和,实则是行刺秦王。谁知荆轲在咸阳宫与秦王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失败,终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始末,那么没读过历史的我,则心生疑惑,荆轲为什么会选择,牺牲自己去刺杀秦王呢?他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还是为了报太子丹恩情呢?

近日有幸阅读了《荆轲》,也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故事。荆轲无疑是位英雄,成熟稳重、有勇有谋、才华横溢,深得燕国太子的器重、燕国公主的爱慕。荆轲为了辅佐太子,一起商讨灭秦大计,为太子丹献策,为感谢太子的知遇之恩,同时为了不辜负田光先生的期望,他选择放弃爱情,踏上刺秦的不归路……

《荆轲》作者高阳,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 ,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他熟知历史掌故,对各类野史、民间传说烂熟于心、信手拈来;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官海浮沉、社会万象等洞察幽微,著作风靡全球华人世界,作表作有《李娃》《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等。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荆轲》是高阳以历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为蓝本,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演绎,塑造了一个有智谋、有胆识、有情义的荆轲。这个有名的历史典故,被高阳以全新的视角,放逐了大“不合适宜”却可能“信而有征”的掌故材料,借着小说“重塑历史”,精彩纷呈。当曾经的历史事件,再次呈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又将具有怎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与盖聂论剑,宋意引荐太子丹,荆轲不辞而别奔燕国

从怀州河内来到榆次的荆轲,相当狼狈,除去一剑一马,身无分文,连晚餐都没了着落。是走还是留,他感到很迷茫,一时间却没了主意。停留片刻,荆轲对自己说:“出去走走,越是遭遇困境,越要显得潇洒。”于是,跨一匹骏马,悬一柄长剑,叮咚叮咚地直往闹市而去。

在一家锻冶铺子,遇到了当地豪侠盖聂,两人谈其剑术,言语不合、争论不休。盖聂生气地瞪着荆轲说道:“把你的剑开了锋,看看你的宝剑,可能伤得了我一下。”“盖兄要与我在剑上较量一番。平生不爱杀人,素志早定,不可更改。今日幸会,受教良多,荆某告辞了。”荆轲说完,便准备离开了。他知道此人的剑术,并不想与对方为敌。荆轲决定,不再回旅舍,衣衫就留在那里抵店钱,立即上马扬鞭,直出南城而去。

夕阳西下,暮色来临,荆轲准备在镇市的旅店住下,却偶然结识了女子任姜。两人郎有情,妾有意,这一宵的缱绻,对征尘仆仆,前路茫茫的荆轲,是个极好的安慰。第二天,还在梦中的荆轲被敲门声惊醒,原以为是盖聂找他,却不曾想是宋意找过来,替他送来了之前旅店的衣衫,不仅帮他支付了店钱,还给黄金支援他。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两人从萍水相逢转瞬间成为知已,宋意欣赏荆轲的才智与学识,便为荆轲引荐燕国太子丹,荆轲自负有王佐之才,希望辅助明主,成就霸业,两人约定在燕国京城相见。赵国第一冶工的徐夫人,也为助他一臂之力,将燕太子丹一直求而不得的一张方子,交由他代为转交。这为荆轲前往燕国结识太子,有了更具体的方法,也为他迷茫的人生找到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二、献策太子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到了燕国京城的荆轲,看着一切的古迹,一代雄主燕昭王,死后名声犹在。荆轲心想,燕太子丹会不会成为燕昭王二呢?如果是,谁是他的乐毅?当他渡过越南易水,舍舟凳岸时,仿佛踏上自己所治理的土地一样,有着无限的亲切之感,也有无限的沉重之感。他已经把臻燕国于富强之境的责任,隐隐然担负在双肩上。

在燕国,荆轲结识了虽无官职却享大名的田光先生,他的才智深得田先生的赏识,为燕太子举荐了荆轲这位英豪,田光先生为此做出承诺不虞泄密而饮剑自刎。当太子丹得知此事,内心哀痛不已,他收拾涕泪,发出低沉的声音:“荆轲!田先生,你、我,是生死的交情,绝无仅有的遇合,从此以后,你不须拿我看着太子。你拿我当成你自己。唯有如此,你我才能无负田先生生于九泉之下!”

因此,太子丹与荆轲订下了生死不分的交情,也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关系。两人开始密谈商讨入秦大计,同时为荆轲修建了一处宅院,命名为“荆馆”。而荆轲经过深思熟虑后,也为太子丹献上三策计谋。没想到被荆轲认为的下策“遣一位勇士,混入咸阳宫,流血五步,造成秦国混乱”。却被太子丹认为是上策,要从长计议进行实施。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最终荆轲为了报达太子丹和田光先生,而选择做那位勇士,但入秦行刺,欲求成功,有三个必不可的条件:第一个是樊於期的首级,;第二个是要精通剑术的盖聂为助手;第三个是行刺的匕首,要极精巧、锋利,便于隐藏,一刺便死。太子丹按照荆轲的要求,很快便满足了其中的两个条件,而寻找盖聂却始终未果,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三、一缕琴音,互生爱慕,公主与荆轲私定终生

菁菁茂木,隐独荣兮;变化垂枝,贪蕤英兮;修身养志,建令名兮;厥道不同,善恶并兮;屈躬就浊,世疑清兮;怀忠见疑,何贪生兮?

一曲《贞女引》,琴音如松风浪泉般的清响,室内流转,荆轲闭眼静听,仿佛置身在深山幽谷里,让人沉醉其间。一曲结束,荆轲心中激起无限感慨,不自觉地发出叹息,让他想起了田光先生,想到背井离乡、浪迹天涯的自己。公主夷姞心情大悦,没想到荆轲能领略到她琴音的意境与韵律,瞬间有种心心相惜遇见知音之感。

逢到岁时令节,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夜深人静时,荆轲想到公主的琴音,那曲凄凉而又缠绵、陌生而又亲切的《思乡引》,清清楚楚地响在耳际,感在心头,对于故乡的一切,生出无限的惆怅、怀念与向往。那特别的人,特别的琴音,那份无言的交流中,给荆轲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几次相见,荆轲与公主之间早已心生情愫,但荆轲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只能深藏心事。而公主夷姞深知结局,却深情依旧,却不料被太子丹有意阻挠。多日未见荆轲,让公主越发的难受,她主动找太子丹,告之自己的决定。两人再相见,两心相悦,互诉衷肠。

荆馆处,月夜下,公主羞涩吐露自己的心事,荆轲泪眼朦胧心中满是感动,心相依,手相牵,从此,她是他的妻,他是她的夫。“天不老,地不荒,此情此影,亘古长存。”“天边月满,身边人在,永远此刻模样。”公主与荆轲私下订终身。

四、行刺秦王,走上不归路,《荆轲》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美丽、温柔、深情的燕国公主,却撼动着荆轲那颗视死如归的心。和着高渐离的筑声,捧着樊於期的首级,还着徐夫人亲铸之剑,荆轲踏上刺秦的不归路。

《荆轲》重读历史,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荆轲》这部作品无疑承载了重大的历史意义,面临锋兵,燕国芨芨可危,田光先生以死举荐保证荆轲,得到了燕国太子的重用,即尊为上卿,荆轲为了报达太子恩情,不负田光先生的期望,自愿为太子献策,自愿选择成为行刺秦王的实施者。不用说荆轲有许多认人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最后行刺失败,也没有人去批判他,反而他的名字流芳百世,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经典。

当历史人物成为过,历史的成败也已经确定,我们再去评价他们的是非功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在今天,当我们重读《荆轲》这段历史,才发现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思考与做法,虽有许多思考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现实中重现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荆轲的确是有志之士,才智过人,有勇有谋,他的计策也是完美的,但过程与实施细节是无法保证的,虽然结局是荆轲服毒自杀,但却未能如同的设想般的计划成功。他只是过于自信,而未去想无论成就任何事都是细节决定成败,应该多想一套方案,留有备用。

上一篇

我与蒋介石女婿的忘年之交

下一篇

叶赫那拉氏家族人物介绍 叶赫那拉氏名人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