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收藏 0 0

如今我们众口一词,似乎都看清楚了“挟天子”的好处,实际上,这玩意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也会伤着自己。在逢迎天子这件事上,不光毛玠、荀彧看出了门道,袁绍阵营中的沮授也看出了其战略意义,并且郑重地向袁绍作了阐述。袁绍之所以犹豫,就是看出了其中的两面性,犹疑之间,被曹操得了先手。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一、奉迎汉献帝始末

董卓死后,原本精诚团结的两大下属李榷和郭汜,最终在政治斗争中,走向了狗咬狗的局面。俩人为了挟持皇帝,以取得主动性,大打出手,在长安城里相互攻伐数月,导致京师数万人丧生,城里到处都是废墟。

洛阳这个曾经的繁华都市,被董卓撤离前一把大火毁了。君臣一行比乞丐还要惨,只能哆哆嗦嗦挤在墙角下御寒,没吃的,只能四处挖野菜充饥。这些士大夫们哪干过这活,结果,很多人被饿死。这个消息很快被各地军阀得知。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曹操阵营中,先后有荀彧和郭嘉都向曹操提出建议,赶紧迎奉天子。第二个月,曹操率领一队人马到达洛阳,为汉献帝君臣带来了粮食。九月,曹操将汉献帝君臣,带到自己的领地许县(后改名许昌),并自认大将军,从此一举控制了汉献帝。此时,袁绍在干什么?其实他在迎和不迎之间犹豫不决!

沮授的反应比谁都灵敏,他在头一年,汉献帝刚刚出逃长安,就开始再三劝袁绍奉迎天子。一直劝了大半年,袁绍就是不行动,原因是有不同的声音,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沮授的看法,向反方向拉袁绍。直到曹操已经把汉献帝迎入许昌,他依然打摆子似的,持续摇摆。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二、“挟天子”的两面性

皇帝在手,自己瞬间从军阀变身朝廷的正规军,这个政治资本,不是花钱能买来的。道义上的制高点,使曹操从此化作正义的代表,在军阀割据的年代,这杆大旗虽做不到所向披靡,至少可以让军阀们有所顾忌。

更重要的是,旗帜虽破,却可以招揽天下仕子。曹操手下之所以人才济济,不光是曹操个人的魅力,还有一大堆人,就是奔着汉献帝,这个看似无用的招牌来的。比如荀彧叔侄、司马家族等。这些士族阶层,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军阀横行的时代,他们只能跟着皇帝的龙旗跑。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手上掐着皇帝,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对各大军阀下达命令,请问军阀们怎么办?听还是不听?听,你就得被曹操牵着鼻子走,不听,你就是大逆不道,违抗圣旨。能够左右逢源的,只有躲在汉献帝身后的曹操!如此明了的政治账,郭图和淳于琼为什么会看不清?其实也不是,他们反对的理由,那也是掷地有声。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首先,他们认为汉室已经不可救药,迎天子就是在做一件违背基本规律的事。这话没错,事实上汉室就是没救得了,天意不可违,迎奉天子就是逆天而行。

其次,他们认为现在的格局是逐鹿中原,天子是累赘。这话说得也没错,满天下早已经是军阀割据,都在追着那头无主的野鹿打,你手上供着个天子,那么你就是承认天下还有主,那头鹿就不是野鹿,是汉家的,请问你有什么资格逐鹿中原?奉天子就是自找累赘。

最后天子在,是你听天子的,还是天子听你的?这个问题最严峻,你听天子的,甘心吗?有谁没事找个爹管自己!让天子听你的,那就失去道义,你就是逆臣,天下人正好找借口打你。如此手上供的不是什么宝,而是烫手的山芋。所以,袁绍很犹豫,迎也不是,不迎也不是,在摇摆中失去了机会。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三、袁绍的真命天子

其实,袁绍心里是不情愿迎奉汉献帝的,其中的缘由,除了郭图和淳于琼的几条,还有一条理由他没说出口。这条理由就是,汉献帝是董卓立的,原来的皇帝被董卓废了。原来的皇帝叫刘辨,是汉献帝刘协的异母哥哥。刘协是庶出,生母叫王美人,刘辨是嫡出,生母是何皇后。但汉灵帝偏爱王美人,何皇后几次下药想使王美人堕胎,却没有成功。刘协出生后,何皇后竟然毒杀了王美人。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本来,汉灵帝是想废掉刘辨,改立刘协为太子的,可惜何家势力太强,他做不到。董卓进京后,发现刘协的才华与胆识,远在那个带着皇冠的喏喏小子刘辨之上,于是就废掉了刘辨,改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此举无疑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但却惹翻了一个人——袁绍!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袁绍是皇帝刘辨的心腹阵营,尤其是何进已死,刘辨对袁绍的倚重会更大。现在董卓一下子把袁绍的根给砍了,你说袁绍是什么心情。袁绍跟董卓当场拔剑相向,差点在大殿上直接格斗。回到府中,袁绍自知逃不过董卓的报复,赶紧逃出京城,开始了军阀生涯。

作为死敌立的皇帝,袁绍刚开始不承认,后来刘辨被董卓毒杀,袁绍才迫不得已承认了汉献帝。虽然汉献帝跟袁绍并无过节,但在袁绍心里,对汉献帝总是有个疙瘩。奉迎这个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袁绍心理关过不去。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四、立意高下,境界高低,泾渭分明!

袁绍不是曹操对手,他们帐下谋士的层次差别太大,一个是站在天上看人间,一个是趴在地上望星空,蛙与天鹅的视野无法共语,虽然表面的差异仅仅几个字。不过,荀彧其实最早投靠的就是袁绍,而不是曹操,像荀彧这种情况的人还有很多,也就是说,根子上,还是袁绍的格局比不上曹操,袁绍才是那只蛙,曹操才是那只天鹅。

挟皇子令诸侯,为何袁绍不做?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

就以郭图和淳于琼的理由来说吧,曹操何曾没有想到过,他为什么没有像袁绍那样犹豫不决呢?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他能听出毛玠和荀彧建议的背后含义,其它的还是理由吗?曹操能听得出,袁绍听不出,这就是俩人差距之下的不同选择!

上一篇

历史上唯一菩萨皇帝40年不近女色

下一篇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看见碗中有生肉,为何会特别开心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