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收藏 0 0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的末日正式来临。

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崇祯。可是等他进去的时候,皇后与贵妃都已自尽,就连崇祯6岁的昭仁公主,都被崇祯亲手杀死,崇祯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妻女遭受敌军的凌辱。

当时还在世的,就只有幸存的长平公主,以及崇祯几个肩负复国重任的儿子。那么李自成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当时农民军在枯井中找到一女子,女子自称是长平公主,后经宫人确认,这是一名宫女,冒认只是想替公主受罪。可见李自成一直在寻找崇祯后代,可惜他没有找到长平公主。

不过李自成抓到了三位皇子。朱慈烺是崇祯长子,也是周皇后生的嫡子,一岁便被立为太子。根本史书记载,农民军闯进宫门的那年,朱慈烺只有十五岁。可他面对李自成一点都不胆怯,颇有一股王者风范与尊严。

朱慈烺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可是李自成并没有选择杀他,而是说他无罪。不仅如此,李自成还封他为宋王,答应了朱慈烺的三个要求:“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不可杀戮我百姓”。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朱慈炯是崇祯第三子,同样是周皇后所生。李自成抓到他后,同样也是善待有加,封他为定安公。后来很多人,都将文学作品中的朱三太子,与朱慈炯对应起来,其实朱慈炯并非朱三太子原型,真正的原型应该是朱慈炤。

朱慈炤是崇祯第四子,那为什么说他是朱三太子呢?因为在崇祯在世的儿子中,朱慈炤应该排在第三,而他的结局与前两位不同,这个后面会提到,因此很多人对这件事有所误解。

李自成对明朝深恶痛绝,攻破北京的时候,对很多人都赶尽杀绝。按理来说,皇帝的儿子才是最大的隐患,可李自成却选择善待他们,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理由很简单,李自成虽然攻破北京,但是他相当皇帝,自然就需要明朝百姓的支持,如果有皇室的支持,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当时清军还在外虎视眈眈,李自成必须团结明朝的人,支持他一起抵抗清军。在李自成善待皇子之后,确实有不少明朝宗室选择投降。

李自成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三月刚刚攻破北京,四月吴三桂就带着清军来了。多尔衮与吴三桂里应外合,李自成最终在山海关落败,只得逃出北京避难。那三位皇子也因为战乱的原因,相继失踪。

前面我提到,朱慈炤与另两位皇子结局不同,是因为朱慈烺与朱慈炯,在这次战乱失踪后,便一直杳无音讯。而朱慈炤在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康熙就没有李自成那样仁慈了,他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的理由,将朱慈炤凌迟处死。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不过我认为,并非是康熙比李自成狠心,只因李自成当年要笼络明朝民心,所以不能加害皇子,而康熙时期,清朝已经独霸一方,他没有理由给自己留个隐患,所以杀死朱慈炤是必然的。

也正是因为朱慈炤后面有被找到,所以才有很多文学作者,将他流落民间的这段经历,以清朝史书记载为原型,加上自己一些推测,就有了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的各种精彩故事。因此我的观点是,朱慈炤才是朱三太子原型。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崇祯长编》)

上一篇

努尔哈赤进入北京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下一篇

中国皇帝之清朝,为什么好皇帝不能造就一个好朝代?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