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收藏 0 0

本文由默默谈历史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默默谈历史,今天跟大家聊聊明朝的那些事。

正在郭营方寸大乱之时,又一探子来报:“朱将军回来了。”子兴正想出城迎接,朱元璋已率众进城。他与子兴共商防敌的计策,且毫无惧色:“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怕什么!”随即,便奉命出战。

元璋率众出城,探听到元兵距城已不过十里,连忙在涧旁设伏,令耿再成带着数百人渡涧诱敌,自己则在城下立营,专等元兵到来。元兵似风驰电掣一般直趋滁州,途中遇着耿再成,见他手下的士兵很是有限,便全然不放在眼里,直冲过来争先驱杀。再成的士兵好似风卷残云,顷刻逃散。元兵奋力追赶,走近涧边,见败兵奋力向对岸逃去,也纷纷下马直追过去。这时猛听得鼓角齐鸣,两岸林间杀出无数人马,前队全是弓箭手,个个弯弓搭箭,向元兵射来。元兵躲避不及,一半中箭倒在涧中元璋见元兵中计,便立即率大队赶来。城中将吏见元璋得手,也不等子兴命令,就一齐杀了出来。众人追了一段路,元璋才将马停住,收兵回城,途中拾得元兵弃械不计其数。此战之后不久,元相脱脱接连遭奷人陷害,以致削职充军,最后被元帝赐死。元璋闻讯大喜:“元朝大将只靠脱脱一人,他既已不在,其余的人就不足为虑了。”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一日,有一位名叫胡大海的英雄前来投奔元璋。元璋邀他入帐相谈,说到行兵要略时,两人聊得很是投机,元璋于是就命他做了先锋。转眼间到了至正十五年(1355年),城中粮食日渐缺乏,子兴召集各路将领筹集军粮,元璋进言:“困守孤城,何处得粮?眼下距离此地最近的只有和阳(今安徽和县)城,那里应该储有粮草,不如先移师该城再想办法。”诸将笑答:“朱公子所言之事谈何容易啊!和阳虽小,但城高池深,又有重兵守着,只怕这仗不好打呀!”元璋不置可否:“我也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但不能强攻,总还可以智取吧!难道就坐以待毙不成?”子兴忙问对策。元璋这才细细道来:“从前进攻民寨时,俘虏了三千庐州兵,这些庐州兵很是勇敢,可以让他们扮作元军模样带着货物,只说是庐州兵护送元使到和阳慰劳将士,一面派兵暗随其后,等他们打开城门后就举火为号,乘势杀入。城池到手了,还怕没有粮饷吗?”子兴大喜:“真是好计!”当下依计令张天祐率庐州兵先行,耿再成率兵随后元兵果然中计,众人一举拿下了和阳。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元璋率兵欢欢喜喜地驰入和阳,入城后却听说天祐纵容部下横行杀掠,元璋就把天祐叫到跟前说:“听说你的部下自攻下滁州以来抢了很多财物和妇女,这种行为人所不齿,严明军纪才能服众啊!”天祐却敷衍他道:“过去的事不必提了,此后我禁止部下抢劫就是了。”元璋不好多言,心里却很不高兴。

不久,郭子兴发来委任状令元璋总领和阳军事。元璋因天祐等人大多是子兴的部下,怕他们不服,就暂不发布消息,只召开军事会议,又在厅上设两席,左右各一列。按那时的习俗,以右为尊。众将先入,都往右席上坐,元璋却后到,坐在左边的席位上。然而商议军事时,诸将都你看我,我看你,只有元璋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众人不服。元璋又提议扩建城池,由众将承担一半的工程,自己也承担一半,并约定三日完工。然而约定的期限已到,元璋完工了,众将却还没完工,于是元璋就召集诸将,拿出委任状当众宣读。读完后,他朝南而坐,正色说道:“我奉滁阳王命令统领诸位的部队,并非我要一人做主,现在就个筑城的小事,各位都误了工期,试问还能成什么大事?从今以后,违令者斩,希望诸位莫怪!”诸将这才惶恐听命。元璋当即传令将士,将所抢的财物和妇女都归还原主,于是民心大悦。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一天,守门的士兵来报,说是濠州统帅孙德崖到了。元璋不知他为何而来,先坦然将他迎入城中。彼此分宾主坐定,德崖表明来意:“濠州缺粮,特来求助。”元璋答应德崖的请求,留他住了几日,一面又将此事禀报给子兴。没想到子兴因为以前与德崖闹过不愉快,竟亲领大兵从滁州赶到和阳来捉拿德崖。元璋听说此事,料想子兴此来定要找德崖的麻烦,顿时左右为难,不得已就与德崖说了个明白,德崖只好起身告别。元璋怕他在路上碰到子兴,又亲自送了二十里路。

回来的时候,子兴已到和阳,见德崖逃走了,顿时勃然大怒:“你为什么放走德崖?”元璋请求说:“德崖虽然得罪过将军,但终究是患难之交,不应该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何况以前那事都是赵均用进谗所致现在他据守濠州,也没什么大过,还望将军能宽恕他!”子兴听后,也无可奈何,只勉强住了一夜,就率兵回了滁州。不想他气愤难当,竟得了一种名为“肝逆症”的恶疾,连续多日水米不进,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郭天叙忙派人飞报元璋,元璋得信后连夜赶回滁州,发丧开吊,悲恸不已。子兴的旧部见元璋如此忠义,商议奉元璋为王,元璋不从,但经不住大家再三游说,才勉强答应,一面快马通知各处,一面带领家人返回和阳。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那时,孙德崖已回到了濠州,刚一接到滁州文书,不禁愤然咆哮:“元璋那小子真是可恨!我前去问他借粮,他假装答应,暗中却通知子兴找我寻仇,幸亏我早走一步,才逃过一劫。这次子兴去世,他也不来信和我商议,就擅为统帅,太小看我了!我要带兵前去和他一决雌雄!”部将吴通连忙献计:“朱元璋气焰正盛,如果出兵相斗我们可能讨不了便宜,不如借摆宴祝贺为名诱他来濠州,然后在席间将他刺死。”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德崖连称好计,就修书一封请元璋到濠州庆贺。元璋得书,准备前去濠州赴宴,徐达提醒说:“恐防有诈,元帅不宜赴宴。”元璋却不害怕:“汉高祖当日赴鸿门宴不也没有遇害吗,只要派人好生保护就没事了。”话还没说完,旁边闪出一人:“我愿随元帅同往。”元璋一看,原来是吴桢,就笑称:“真是樊哙重生呀!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胡大海也挺身而出:“我愿同往。”元璋于是下命:“你率军跟在后面,如有变故,立即杀出。”当下,又检选了千名壮士由徐达、胡大海等率领,元璋则和吴桢当日就去了濠州。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孙德崖听说元璋快到了,就命人布下埋伏,然后自己出城十里去迎元璋。德崖远远看见元璋骑马前来,后面护卫的兵马也不过千余人,暗中大喜:“这小子中计了。”于是下马相见,挽手入城。寒暄之后就令开宴,并将元璋所带将士都调到帐外,让他们畅饮。只有吴桢一人紧紧地跟着元璋,寸步不离。几杯酒下肚,德崖就对元璋说:“前些日子承蒙朱兄搭救,我很是感激。现在郭元帅已死,论资排辈这兵权都应归我掌管,可朱兄却自己做了统帅,难道你就这么不分长幼吗?”元璋镇定地回答:“这都是郭元帅的旧部共同推戴的缘故,我也不过暂时当了这个统帅,以后会再商议统帅的人选。”德崖冷笑:“今日必须把统帅让给我做,哪里用得着等什么以后!”元璋起座道:“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德崖便喝令一声,埋伏的士兵全跑了进来,他们手持大刀,一齐冲向元璋。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此时,元璋身旁只有一个吴桢,任他再力大无穷,怎能敌得住那么多人?谁知他却情急生智,仗剑直奔德崖。德崖不是吴桢的对手,一下子就被抓住,做了抵挡兵器的盾,惊得德崖魂飞魄散,忙斥退手下:“不!不要这样!”吴通等人怕伤到德崖,连忙收手,这时吴桢厉声喝问:“你以前在和阳的时候,我的主帅待你那么好,今天你竟借着酒宴之名骗我主帅到此伏杀他,这样子还能令人信服吗?”德崖喘着粗气,勉强问他:“依将军之见,应该如何?”吴桢说:“只要你送我主帅出城,这事就不追究了。”德崖不得不满口答应。吴桢仍扭着德崖,令他一起往外走,直到出了城门,才把德崖推到一边。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德崖正眼花缭乱,站立不住,谁知胡大海又拿着斧子跑了回来,手起斧落,把德崖劈作两段。吴通等人见德崖被害,愤怒不已,便带着士兵倾城出战。吴桢见大海闯祸,忙令徐达保护元璋先走一步,自己与大海领着壮土断后,两方斗得你死我活。吴桢怕寡不敌众,传令边战边退然而,退了还不到一里地,却见元璋带着大队人马杀了回来。

原来李善长怕元璋有失,便命郭兴等人带着万人前来接应,快到濠州时正好碰上元璋,就由元璋亲自统率回来迎救吴桢。吴桢欢喜万分,精神陡长,又返身来夺濠州。吴通见势不妙,连忙飞马奔回,谁知吴桢紧追不舍,直入城中,从马上将一柄剑直掷过去,正中吴通后脑,吴通顿时倒于马下。这时城门来不及关闭,元璋便领军长驱直入,一举夺下了濠州。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元璋在濠州住了几天后就留兵驻守,自己率领徐达、吴桢等一班人又回了和阳。入城后,接到亳州(即今安徽亳县)刘福通发来的文书,说是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元璋为左副元帅。原来刘福通占据毫州,就迎立韩林儿为主,自称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因此传檄各处义兵,令他们归附。这韩林儿乃是义军首领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死后,他便跟随刘福通继续领导义军反元。如今自称宋裔,占据中原,欲号令天下。元璋本不甘为人下,但天祐认为刘福通财雄势大,不妨暂时将计就计。元璋考虑了半天,才说:“也有道理。”于是一面答谢来使,一面号令军中,称这一年为龙风元年(1355年)。却说元璋在和阳天天练兵,打算渡江攻打集庆路。正好这时又有邓愈、常遇春二人先后前来投奔,朱元璋便叫他二人一起筹划渡江事宜。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元璋正愁渡江无船,忽听闻巢湖(在今安徽)统帅廖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愿率领一千艘船前来归附。元璋大喜:“真是天助我也!”当下召集众将领,亲自前往收编。原来巢湖统帅廖、俞二人为防御盗贼组建了一个水寨,而庐州盗首左君弼想招降他们,廖、俞不肯相从,君弼就派人守住湖口不让他们出入,二人只好派人抄小路来找元璋求援。元璋来到巢湖,廖永安兄弟与俞廷玉父子率领众人上前迎接,元璋慰劳了他们一番后,就下令调集船只,扬帆出湖。一直过了湖口都没有敌船拦阻,廖永安对元璋说:“想必是敌人听到主公来了,吓得不敢出来,从此便可安心渡江了。”话还没说完,忽报前面发现大船。元璋与永安出舱遥望,只见数艘大船逐浪而来,船上载着士兵无数,并悬着面大旗,写着“元中丞”等字样,原来是屯兵百里外的元将蛮子海牙得到消息率兵前来。元璋料知军机已经泄露,因此命船队撤退避敌,元军恰也未来追赶,元璋于是与永安约定,自己从陆路回和阳取船后再一起攻打元兵。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元璋回到和阳后迅速募集了商船,载着精兵勇士与永安会合,当下就去进攻元兵。此时正值盛夏,气候有点反常。江面上忽然刮起一阵怪风,黑云滚滚,霎时间大雨滂沱,河水陡涨。元璋乘机令各船奋勇前进,齐杀出,直奔大船而来。蛮子海牙忙跃上船头迎风抵敌,没料到巢湖的船只轻捷便利,忽东忽西,忽左忽右,忽远忽近,任蛮子海牙如何威猛,怎奈船高身重,进退不便,顾了这边顾不了那边。相持了一段时间知道杀他不过,一声呼啸撤兵离去了。元璋于是督兵追赶,夺了许多军械。

明朝那些事,争统帅朱孙翻脸打集庆永安投诚

话说蛮子海牙抗击不利,料知元璋必定会乘胜渡江,因此在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坐守,专等元璋到来。元璋督领战船正要近岸,猛听得一声鼓号,矶上的矢石如骤雨一般飞洒过来。元璋命战船一字排开下令军中:“第一个登上采石矶的人,我就封他为正先锋!”郭英应声而出,领着一班长枪手冒险前进。正要上矶,没想到前面的士兵纷纷中箭倒毙,郭英也几乎被射中,幸亏退避得快才得以脱险。胡大海见郭英败退,怒发冲冠,奋勇而上,可那矶上的炮箭越来越密,好像无缝可钻,任你力大无穷都不中用,也只好渐渐退回。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

上一篇

一战中的加利波利,堪称两栖登陆战中失败的经典

下一篇

战国策谋略解析·21·严氏为贼——转换角度,平息危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