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收藏 0 0

清代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大家都知道,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人的资质,跻身仕途,在官场平步青云,再造清朝中兴,使清朝的统治又延续了半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许多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后世的人,说他建功立业,一共有十三套本领,但是其中有十一套大的谋略之学,都未曾流传下来,只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的人。其中一套,是著了一部《冰鉴》,把相人之术——这是他老师教给他的,传给后世的人。自他以后,有许多政治的、军事的乃至经济等方面的领导,运用他这部《冰鉴》所述的相人术选才用人,的确收到了一些效果。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另一套本领,就是他的日记和家书。无非就是告诉家人怎么整理菜园啊,怎样弄好鸡棚啊,说他很快也会回家种田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日记和家书,全都是记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琐碎小事,算什么大本领,还值得流传给后人呢?

其实正是他日记和家书里记载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救了他家族的命,这些都是他保命的护身符。这是怎么说的呢?其实大家想想曾国藩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不难看出,曾国藩絮絮于这些琐屑细事,实际上正深厚地运用了老庄之道。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当时,曾国藩兄弟经过九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将曾经占领了半壁江山、摇撼京师、几乎取得政权的太平天国打垮了,他们所建立的功绩是清兵入关以来,前所未有的,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

在政治上,一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危险与荣誉都是成正比的,获得的荣誉功勋愈多,危险就愈大,甚至丢掉身家性命。

清朝是以特务资讯来驾驭大臣和各级官吏的,尤其是雍正皇帝把这手用的最著名且有效,以后的帝王,均未放弃这一手法。到了慈禧太后时期,一个女人专政后,就用得更多更厉害了。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曾国藩上面有一个难伺候的主子,不能不居高思危啊。尤其是当时外面议论他、批评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曾国荃打进南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王宫里,有许多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就连曾国藩的同乡好友王湘绮,亦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但是把曾氏兄弟和湘军的坏处也写进去了。

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成了他的“救命符”

所以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写的这些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写给家人子弟看,毋宁说是给慈禧太后看,目的是消除领导的疑心,表示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没什么大志向、大抱负的。正是因为这些家书的日记,反而消除了慈禧老佛爷的疑心,保全了他的家族。

可以看出曾国藩是精通老庄之学,擅用老庄之学的人,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毛泽东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并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上一篇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一次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

下一篇

明史中帮助高拱入阁的邵大侠是谁?一介江湖布衣左右朝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