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收藏 0 0

大江东去浪淘尽,曾经沧海化桑田。大秦黑甲军傲视群雄,睥睨天下,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为何鼎盛过后方才十数载便走向灭亡?

铁甲依然在,霸上项羽威名犹存,天下却已是刘汉王朝,莽夫刘邦打下的江山是如何矗立在亚洲大陆,其影响经久不息,华夏儿女及海外同胞皆以汉为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秦崛起,铸就百年基业。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战国七雄

中原诸侯的逐鹿,大大小小百余国相互吞并。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各自为战早已使百姓苦不堪言,礼乐崩坏,井田瓦解。周天子成为了诸侯胁以令天下的傀儡,曾经的王土作为各诸侯争权夺位的舞台,弥漫着硝烟。朝代更迭,王权覆灭,新的秩序在悄然中建立起来。

这一大动荡时期,各霸主为建立起自己的一番事业,求贤若渴,战火的四处蔓延,如星火燎原般催生了各个学派的出现,从社会底层解放的士大夫纷纷加入游学行伍,周游列国,宣法解惑,出现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

在战火延绵不断,战事纷迭的战国时期,各国在战乱之余,大力推行改革。春秋时期就落后于关东各大国的秦,却在秦孝公励精图治,任人唯贤下,改变了”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的局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首先是颁布实行《法经》,确立了法治思想;第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真正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第三,奖励耕战,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为后来征战六国打下根基;第四,焚烧儒家经典,为彻底消除礼乐制,统一下思想。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个人观点,秦的变法能够使其不断壮大,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法家思想相比于道家无为而治,儒家的仁、爱,法家的富国强兵,依法治国思想无疑在这乱世中乃治国良药。
  2. 秦的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敢于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敢于触碰旧贵族的利益。
  3. 严刑峻法的实施,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商鞅的变法从以农养战为出发点,重农抑商,宣传法制,适应了社会变革发展要求,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秦得以兴盛,离不开其法制完善。大秦实行依法治国,其理念之先进时至今日都在沿用,但为何在秦始皇死后,短短两年便沦为短命王朝?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商鞅遭五马分尸

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制度的僵化,自商鞅变法起,其变法之道虽能治国强军,但法理的严肃权威却是不为人们所接受,千百年来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显然不能理解法不容情的严刑峻法。再者,新法虽维护君主利益,同时得到底层市民拥护,但真正地削弱了贵族的利益,在商鞅变法的十年里,”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商鞅之能,千古所知,但终究因触及贵族利益,招人嫉恨。最终作为君王调和的牺牲品。商鞅的陨落,并没有影响变法的进行,但在往后的百年时间里,秦虽然继续实行商鞅之法,但未能作出较大改进。

而在秦王扫六合后,依然沿用的法制,却加深底层人民的负担。苛捐杂税,徭役沉重,原本盼望统一的百姓并没有看到他们所期待的美好生活,而是更加繁重的剥削与压迫。不难看出,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法律也要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得以完善,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得此可知,秦制之僵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大泽乡陈胜吴广因雨期延误,依法当斩,虽然根据秦令,大雨延误,罪不至死。但刑罚严峻,祸连家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震人发聩。但由此可见法制之严酷,秦失之民心,痛哉,哀哉。

始皇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在前朝焚书基础上,大肆捕杀儒生,落得天下人诟病。失之民心,寒之人心。秦朝的兴盛建立在耕战立国之上,但其因循守旧,不思变通,一统六国后大肆修筑边防,收天下之兵铸铜人,意图扩大疆域,导致兵力空虚,人民负担愈发沉重。

汉承秦制,独尊儒术

虽说秦制僵化,但其多体现在严刑峻法,苛捐杂税。秦始皇设立的郡县制不仅有效解决了诸侯割据问题,而且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其制度的优越性,有着”百代都行秦政法。”一说。

所以当刘邦经历垓下之战,得以称帝后,依然沿用秦的制度,后人称汉承秦制。

出身市井的刘邦深知百姓疾苦,称帝后便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并且糅合阴阳家,五行学说,但求国家修生养息。经过数代的息衍,汉朝经济得到恢复,生活生产有序进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显然不能再胜任。道家与儒家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董仲舒在先秦儒家思想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更能适应专制统治,儒家学说的仁义思想,君臣理念与汉武帝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相适应。儒家学说的大一统思想,显然更适合封建阶级统治。

秦朝崇法,为何继承秦制的汉朝却重视儒家思想?

汉武帝

从经济上看,秦法家推崇耕战,奖励耕织,促进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极大地鼓舞了时期,提高生产积极性,但这一政策在后期演变为苛捐杂税,徭役沉重,小农经济遭到极大地破坏,家庭劳动力缺少严重,尤其是秦始皇为修筑阿房宫供享乐,北筑长城,南修灵渠,举国上下青壮年几乎流失殆尽;而汉朝在建立后实行的无为而治不仅满足了百姓迫切看到大统一的愿望,而且轻徭赋役,百姓安居乐业,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给多年战火破坏的农耕经济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从制度上看,法家学说”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理念体现了公平公正,但不完全利于君主对底层民众的统治,只有以宗族血脉为纽带,君臣伦理为约束,仁义礼智信为规范的儒家思想能够加强君主专制,强调”天人合一”,为君主的统治合理化提供依据;

所以,不难看出,继承秦制的汉朝用更为高明的手段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推上更高的台阶,并且将君权与神权相结合,深诣纵横之道的刘邦没有走上嬴政的老路子,用更为柔和的手法收拢民心,为汉朝基业打下基础

上一篇

民国最权威的“十大国学大师”,鲁迅、胡适都排不进去

下一篇

北京保卫战——于谦的人生巅峰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