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收藏 0 0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文/任静

一部《永远的战友》将我带回那遥远的1926年的中国,对于我来说,比较遥远,那时的中国处于战乱时期,到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着整个中国大地,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我们敬爱周恩来总理,奉命秘密离开广州前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而此时的妻子邓颖超却面临怀孕待生产,因此随母亲杨振德继续留在广州与敌人斗智斗勇,坚持展开革命工作。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孩子在邓颖超痛苦挣扎了三天三夜后,因难产当场夭折,当邓颖超历经沧桑,来到上海与周恩来相聚之时,他们把那种刻骨铭心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博爱。当周总理说出那句:“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之后,我泪流满面,被那种无私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感动!从此,他们将全天下的孩子当成了他们的孩子,用一生的爱与品德,去照亮他们的人生!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永远的战友》这部影视剧,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观,郭若沫、冼星海、光未然、田汉等众所周知而鲜为人知的文化名流。

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曾经特殊的历史时期,不知有多少饱学、有识之士,流离失所,饱受沧桑。周恩来与邓颖超,以博大的胸怀、热情,给予他们以温暖的拥抱,安抚他们的茫然与困惑,指引他们走向未来前进的道路,为革命保留有用人才。他们所到之处,不忘发展文化事业,组织艺术家为革命抒发心声,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绘制蓝图,因此,战乱,不仅没有让革命者丧失信心与沉沦,反而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呐喊,让他们拥有一种无惧无畏的精神,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展示我华夏儿女不屈的民族之魂!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剧中,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把那一代伟人刻画的形象丰满。涌现出了像周恩来、邓颖超、陈铁军、周文雍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能当家做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用生命去书写共产党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为我们展现出了一首首爱国主义精神的壮丽诗篇。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惧危险,从来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默默地支持着女儿女婿。她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人格思考的女性,用她所学的医学去悬壶济世,面对敌人之时,她又是一名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表现出一股坚贞不屈的精神,与敌人展开周旋。周公对她说:“妈妈,这一路走来,你是我和小超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杨妈妈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令人无比敬佩的革命者,培养了一代伟人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永远的战友》这部影视剧的独到之处,就在于选题,它是少有的以女性革命者为主要人物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不仅突出了邓颖超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工作独挡一面的知识革命者,与丈夫一起同甘共苦、追寻梦想,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孩子的贤妻慈母。同时还塑造了宋庆龄、陈铁军等一批优秀的女革命家。

观《永远的战友》有感——用一生去照亮别人

在这部剧中,展现了邓颖超鲜为人知的历史事迹。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是周恩来总理的妻子和陪衬,其实她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其次才是总理夫人。而这部影视剧以情感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它没有描述革命的大波浪,只写了革命史的小浪花,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挖掘人际交往的故事。尤其是总理与邓妈妈的爱情故事,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是它让我看到,他们之间是一种博爱,是经历战与火的洗礼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革命的道路上,周总理在前线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邓妈妈在后方做宣传、妇女工作,救助难民、妇女儿童。他们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共同支撑起自己心中那一缕执念,在革命的征程上并肩而行。在他们的爱情里,我看不到鸡飞狗跳的家庭纷争与诸多矛盾,有的只是为民族的振兴、富强而共同努力。他们之间没有荣华富贵,没有爱慕虚荣,只有省吃俭用、殚精竭虑,为广大人民谋取幸福。这样的爱情,我们当今社会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它的含义所在!

由此可见,革命先烈们那种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它令人神往与钦佩!反观如今的社会,又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他们用拥抱、亲吻来表达对彼此的深情厚谊,带给我们这一段革命领袖内心深处柔情蜜意的情感。更是我们如今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向那些英雄致敬。他们用一生的付出和爱,去照亮别人,却把痛苦与寂寞留给自己。看《永远的战友》这部影视剧,能带给我们许多耐人寻味的人生真理,让我懂得了人生观的价值,从而更加懂得如何去珍视生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出一份无限的价值,使自己的人生更加饱满、有意义。

上一篇

如果玄奘被困女儿国而被迫取亲 是谁让他动了凡心?

下一篇

清宫奇女子,苏麻喇姑的墓地被盗之后,揭穿了一个历史谎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