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收藏 0 0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非常顺利的重创了苏军的有生力量,而对战争毫无防备的苏军却是一溃千里,损失惨重。得知前线的胜利后,希特勒更是高兴不已,战争局势和他预料的一样:苏联就是个破房子,踢一脚就会全面垮塌。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但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斯大林以空间换时间的优势却越来越明显。基辅战役苏方虽然损失70万人,但已经让苏联赢得了四个星期的时间,就是这四个星期让德国人的“闪击战”,开始出现彻底失败的苗头。

但战争初期的一系列胜利,早让希特勒逐渐陷入了一种对胜利的疯狂渴望中,他认为要一股作气,继续向苏联纵深推进,用最短的时间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因此1941年9月30日,德军开始实施“台风行动”。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投入到此次会战中的德军实力可以说是空前强盛,德军总兵力达到74个师,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和1.4万门火炮,总计180万人;而苏方只有125万人,与其相比,无论从人数还是从装备数量、装备质量上都处于劣势。

为了能够获得摧枯拉朽的气势,在10月2日拂晓,令世人震惊的“台风行动”计划正式开始打响,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装甲师,终于找到苏军防御的薄弱点,德军利用大规模炮击和坦克突击能力,立刻让苏军的防御阵地打开缺口。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仅仅在开战第二天,德军就完成对苏军125万部队的战略包围,并且分成三个包围圈不断猛烈开火痛殴。在苏军南面防守的预备队第43集团军,也没能阻止古德里安坦克集群的冲击,大批苏军不得不拼死抵抗,但是伤亡巨大。

这场会战中德军坦克突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因为步兵没有紧急跟上,这也是德军装甲伤亡大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场会战在短短八天宣告战役结束,苏军总共伤亡超过66.3万人,毫无疑问德军又一次大获得全胜。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但很多军事专家们认为,希特勒的“台风行动”虽然大胜收场,但是却对整个莫斯科保卫战产生巨大影响。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在台风行动中消耗很大,这也导致德军坦克集群伤亡远高于步兵,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攻打莫斯科城的前景。

1941年10月7日,德国人虽然已经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包围了该城。但苏军并没有放弃保卫莫斯科决心,斯大林号召全城全民皆兵,并举行盛大的阅兵式鼓舞士气。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苏军面对大溃败却并没有影响到全军士气,他们觉得放心的就是冬天即将来临,能减缓德国人的推进速度就足够了。台风战役虽然取得大胜,但这也只是莫斯科保卫战的一部分,战斗还没有结束。

对德军来说,更要命的就是天气开始转冷,道路变得异常泥泞,不利于机械化行军,德军被迫全线停止攻击,等待大地封冻。而苏联人利用这难得的战场间隙,迅速调动后方预备部队前来增援。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这时,苏联从东京得到情报称:短期内日军不会在东线发动进攻。短短十几个字的情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这就是情报的重要性。于是,部署在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调往保卫首都的前线,这可是救命的25个师。

其实德军在基辅战役获得胜利后,只有十五天的时间能够攻打莫斯科,十五天想要打下堡垒般的莫斯科基本不可能的,就算德军打下了莫斯科,由于马上进入冬季,寒冷也迫使德军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攻南方,只能被迫休整。

这场战役德军投入180万人,虽然大胜,却为大惨败埋下伏笔

德军一休整便给了苏军充足的喘息时间,让苏军有足够的时间在莫斯科的后方建立防线,并趁机对德军发动反攻号角。与其说德军是输给了糟糕的天气,不如说德军还是输在了战略方向上。

若是德军在基辅战役后,直接进攻南线,南线气候温暖,苏军的实力也相对薄弱,但就是希特勒的疯狂,急于求成,可以说“台风战役”为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

进看守所,那一幕幕的场景

下一篇

「三线记忆」江西人民机械厂(代号:9333)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