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收藏 0 0

女娲是我们中国传说中的人族母神,是她创造了人族,是她拯救了人族。

而同样的,伏羲,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共主,他为我们点亮了文明,给予人类智慧。

但是如此悠久的历史过去,他们还活着吗?

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死了,如何死的呢?

其实女娲和伏羲因为历史传说的关系,实在无法考证他们的最终结果。

现在也就只能结合一定的说法,我进行进行推导,确定了三种结局。

历史上

有传言说,伏羲与女娲其实不存在,或者说他们的其实是某种形态的象征,象征着两种社会形态。

女娲是诞生在母系社会时期,寓意着母亲,所以从那时候的开始,人们认同女娲为人族之母。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伏羲是诞生在父系社会时期,伏羲,父系。

父系社会开始出现,为了削弱母系氏族的影响,抬升父系的地位,就要先削弱母系的代表女娲的影响。

当然因为女娲地位深入人心,所以没想着消除女娲的存在。

那就设立个崇拜对象和女娲平等,于是父系氏族才创出伏羲,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称他们为夫妻。

在父系社会进一步发展,为了体现男子地位,又将伏羲升格为兄长,女娲为妹妹,分出上下。

所以我们后来觉得伏羲女娲两个一会儿是兄妹,一会儿是夫妻。

说到女娲与伏羲的死,其实并非是死,更准确的应该是消失。

他们代表的两个社会形态,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在历史进程中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给取代了,也就代表着他们这两个象征的死去。

上古神话

在上古传说中,因为崇拜,人们创造了很多神明

可是这些神明,人们却从来没见过,一开始无人去追究,可是后来疑问越来越多。

而当时专门掌管祭祀的人,不好解释,只能编造他们的死亡。

可是死亡又不能太平淡,于是创造了为人类牺牲的故事,来让人们带着敬意缅怀。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女娲之死,我们都知道,女娲是创造人类的母神,可是这本身就是个大工程,所以女娲耗费太多神力陷入沉睡。

却没想到有两个神明争斗起来,祝融和共工,在陆地上共工打不过祝融,又不甘心失败,就一头撞断了天柱,借助天水消灭了祝融,自己却也因为这一撞死了。

天柱倾倒,大水如洪,人类面临危机。

而被水浇醒的女娲,为了人类不顾疲惫,跑遍五方,聚集五方灵石,合练成五色石,之后举石补天。

可是虽然堵上了大洞,但是仍有裂缝存在,女娲于是牺牲自己弥补了裂缝,就此女娲在天上守护着人类。

伏羲之死,就要说到我们熟识的故事,伏羲衍八卦,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伏羲是智慧之神转世,是为帮助人类而来,可是人类一直处于蒙昧之中,没有智慧就没有发展。

作为神明,自然可以点化人类,可是人类众多,他也没时间一个一个做啊,而且人类在不断增多,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时候前世的安排恰好来了,龙马和玄龟送来了河图洛书,这是智慧之书。

他有了主意,决定授予人类知识,让他们自己诞生智慧,可是智慧之书是神明才看的懂得东西,人类根本无法理解。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于是伏羲开始冥思苦想,想把智慧之书转化成能让人族理解的知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伏羲创造了先天八卦,并传授给人类,可惜消耗了太多的心神,伏羲心神俱耗,离开了人世。

后世神话

而在我们现在最熟悉的神话体系,可以翻看《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女娲为圣人,不死不灭,居于娲皇天,受万民礼拜。

伏羲为圣皇,不死不灭,居于火云洞天,镇压人族气运,受万民礼拜。

所以在这里神话的女娲与伏羲没有死亡的概念,自然不会有死亡了。

结语

无论上述观点是对是错,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母神,伏羲是引导华夏走上文明的先贤,这个观念绝不能丢。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造就了女娲与伏羲的死亡

神话无论是不是真的,它都是我们民族传承的一部分,甚至是文明的基石。

正因为有着先民这些文化传说,才能造就我们现在的灿烂文明,只有保护这些从古代流传过来的传说,我们才有根,有愿,有传承。

勿忘传说,勿忘神话,就是勿忘根本,绚烂的神话文明造就我们现在的生活璀璨!

上一篇

大汉刘姓,差点被他改姓,改朝换代之后,他被吓死了

下一篇

护左右存中之名高宗赐,安天下正甫之义郡王忠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