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收藏 0 0

早在中国古代,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和人性化的福利制度。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想到用福利制度来保障老百姓的生活,而福利制度的发展往往也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发展与完善,那为什么福利制度的建立会发生在宋代?

无论是它的制度还是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关系的先进程度,都不是最先进的朝代,而一提起宋朝,我们就会想到“冗兵”“冗官”“冗费”这些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带来的不好的影响,以及宋朝后期的积贫积弱。而就是这样一个后期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会率先创下福利制度,以及它背后的原因、影响又是什么呢?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宋朝的福利制度,是社会发展力的产物,也是宋朝人文精神高度发展的产物。但是,为什么不是汉文帝、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也不是唐太宗、武则天的大唐盛世产生福利制度,而是人们一提起就想到的积贫积弱的宋朝率先创立福利制度的呢?

首先,是由于人们对于宋朝后期积贫积弱社会现象的片面之见,宋朝后期的确是积贫积弱,又有对外战争,民族矛盾积聚,但是宋朝发展初期和中期不代表着“羸弱”,宋朝人文精神发展水平高,社会的精神和文化水平层度也发展的较高,高度繁荣的文化与精神水平,也促进了宋朝社会人文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宋朝时期,汉族人民发展自身文化,巩固中华文明,完善科学文化体系,经济社会相对繁荣昌盛,所以,究其实质,宋朝很适合产生这一极其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福利制度,宋朝的繁盛时期,包括文化、政治、经济都是在古今都具有领先水平的。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生”—从出生就受到保障

首先,宋朝在孩童还没有出生的时期,就创立了“胎养助产”,这个“胎养助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如果胎儿的家庭十分贫困,无力抚养胎儿出生以及成长,很可能怀胎的母亲都没办法得到好的照顾条件,而这时,政府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会发放一部分资金给贫困的家庭用来照顾怀孕的女人,这个就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政府不仅会关心未出生的胎儿,也会考虑到怀有孩子的母亲。

而孩童出生之后,政府依然会给予贫困家庭的婴儿生活的保障,据历史史书记载,宋朝的政府会给予一名婴儿四贯钱的补贴,对于一个中等以及富裕家庭来说,四贯钱或许举足轻重,但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这些钱足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照顾孩子和生产完的母亲。

即使政府会给予贫困家庭补贴,可能还是有很多家庭养育不起小孩,甚至会抛弃幼童,所以政府也设置了一些慈善机构去抚养这些儿童,而抛弃幼童的家庭政府一般也不会去追究他们的罪责。比如宋朝时期的“慈幼局”这个机构就是用来抚养被抛弃的儿童,有些幸运的孩童会在这里得到喂养,吃穿,他们长大以后也可以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教育,幸福的成长下去。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老”—养老社会福利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应该要“尊老爱幼”尤其是在宋朝,这种思想观念更是极度盛行。宋朝时期,老年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老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可以在养老院养老,安度他们的晚年,这是由政府主持兴办的机构,养老院里具有许多福利设施,老人们可以在养老院里生活居住,可以和很多老人一起谈天下棋。

在北宋时期,养老院一般叫做“居养院”,而南宋时期的养老院则被称为“养济院”。在这些由政府兴办的养老院中,有着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与生活条件,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的安养天年,这些养老院是不向人们收费的,而且养老院还会给老人们发放一些固定的粮食和生活补贴,比如他们可以得到一升米和十文钱,对于一些年纪过大的老人,政府还会为他们准备生活上的部分物资,以确保这些老人的健康正常的晚年生活。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无儿无女的老人以及丧偶的老人们是主要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这些老人,没有子女以及配偶,不仅在生活上需要救助,在心灵上和精神上也可以得到慰藉,这些就是宋朝对老人的福利制度,这些制度,保障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场所和伙伴,宋朝的社会福利制度如此完善与超前发展,足以证明了宋朝时期社会的高度繁荣与发展。

“病”—治疗福利制度

了解过宋朝的人都会知道,宋朝的“市”十分繁荣,在集市上有很多药铺以及药材售卖点,病人们可以付费去店铺拿药方抓药。但看病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件昂贵的事情,于是宋朝政府就开办了官方的“官药局”,这个“官药局”里面的药材比市面上便宜很多。

贫困家庭如果买不起外面的药,可以在这里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药材,“官药局”收取的费用几乎相当于药材成本的价格,这对那些生病了却没有钱的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于他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

而除了官方卖药的地方,还有“安济坊”存在,安济坊最先由苏东坡主办,最早是在杭州创办,安济坊的作用是救济贫困的病人们,这个地方无论是住宿还是治病,都是不收费用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安抚了对生病的恐惧,也极具体现了宋朝时期高度发达的人文救助精神,究其根本,是社会高度繁荣的精神文化促进了对人们的关怀,这是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这不同于我们对宋朝的固有映像,宋朝是充满着人文情怀的朝代。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死”—丧葬制度

宋朝的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富的人很富裕,而贫困的人,不仅没有钱,还要随时担心会不会饿死街头,更严重的可能死了也没有人操办丧礼,不能入土为安。丧葬是古人非常注重的一件事情。

死后无人收尸也是古人很担心的事情,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死后不能入土为安,那么死去的灵魂就不能得到安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宋朝注重丧葬福利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宋朝政府在荒地上划分出一片区域,命名为“漏泽园”。

这个地方主要用来安葬那些无人安葬,无家可归的人们,政府不仅会为他们主持下葬,还会找一些僧人,来超度这些不安的灵魂。宋朝的福利制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人性化,摆脱了一贯对宋朝的偏见,我们会发现,宋朝是最古代那些王朝最繁盛以及人性化的朝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程,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从襁褓到殉葬”——一个人走完一生所需要的福利和保障,正是宋朝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最好概括,宋朝对当时人们的生老病死都有着相应的保障和关怀,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促进的作用,国家财政充足,足矣免费给予贫困人口生老病死的关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这一福利体系。

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由于贫富差距所产生的社会隐患,减少了社会的动荡,这一体系也维护了宋朝的统治,加强了统治阶级的民心凝聚力,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对贫困人口的关爱,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后来的大一统也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宋朝设置这些福利制度的原因之一,为了保障那些贫困人民的生活,但这些福利制度仅限于贫困人口,并不普及全部人口,这也是宋朝的福利制度的一个较为不完善的地方,仅仅救助少数贫困人口,大多数人口都不包括在内,这也是宋朝福利制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论古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只服宋朝,且看宋朝人们的福利制度

实际上不仅政府会兴办这些福利机构,一些富人以及地方官员也会自己出资来兴办福利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显示出自己的阔绰与大方,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声望以及形象,这样不仅帮助了贫困人口生活,又拉拢了民心,在他们看来是一举两得得事情,但也有很多名仕,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只是单纯的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宋朝的福利制度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收到的赋税,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皇家成员自掏腰包来救济这些贫困的百姓。这些福利制度既体现了宋朝极大的贫富差距,也体现了宋朝高度发展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宋朝政府提供的福利制度刚好覆盖了一个贫困人口的“生老病死”,为这些贫困人口的生活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与救助,总得来说,宋朝的福利制度高度发达。

上一篇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下一篇

石旗杆、旗杆石、功名旗杆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