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收藏 0 0

谈及汉朝,我们可以会联想至秦皇汉武。自汉高祖建立西汉,随后汉朝一直在发展,前期有些许疲软。直到汉武帝即位,汉武帝自登基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方面都有卓著起色,而其外交之出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汉朝前期的建设,为汉武帝时期的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继秦之后的又一个颇为伟大的盛世,汉朝尤其西汉时期,产生了好几个盛世,历任帝王也都有其卓著贡献。不论是开国皇帝刘邦在楚汉之争的胜利,还是之后的汉文帝、汉景帝所推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些前期的基础,尤其是文景之治,都为汉武帝时期的“汉武盛世”做好了铺垫。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出身贫寒,在秦时也不过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与本郡县的吏官关系颇好,也是在那时认识了秦沛县的县吏萧何。刘邦虽出生草莽,但本身却胸怀大志、胸襟宽阔,并且对待身边朋友也是仗义、宽厚,能担得起众人的期待。但不可否认,他身上也有着小地痞的坏毛病,贪生怕死、心眼有时也小。刘邦在跟着项羽父子一起征讨秦朝,在秦亡后也成功受封为汉王。从此开始了与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正因为刘邦对身边人尤为用心,善用贤人,也因此招揽了许多名士。多亏了这些名士,刘邦才得以与项羽争这天下。也是因为他们,刘邦最终赢得了天下。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虽则建立政权,建立王朝,但由于之前长期战乱,所以国力衰弱,在白登之围事件后不得不选择通过和亲与财宝换取帝国初期的和平。正因汉朝初期几无战争,百姓和中央得以休养生息。刘邦在位时,采用了“黄老政治”,即无为政治。

而在刘邦死后,汉惠帝即位。刘盈上位,权力却被吕后所夺,吕后是实际上的掌权人。虽是外戚干政,但幸而吕后遵循了刘邦留下的遗嘱,仍然采用之前的无为政策,并且让曹参担任宰相,萧规曹随。这番措施,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良好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犯了外戚干政的错误,迫害功臣,最终导致了“诸吕之乱”。

在吕后死后,汉文帝被迎上位。在文帝和景帝即位期间,仍然采用前朝的无为政治。对百姓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种种政策,从而使国力恢复,百姓安定。景帝时期虽也有“七国之乱”,但不过三月便平定了,对汉朝并无多大影响。足见其实政治格局的稳定。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而这一时期,“文景之治”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王朝的治世,也是颇为令人称颂的。而正是因为前期的基础打好了,才能使汉武帝时期达到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社会秩序稳定,国库开始盈余,国力逐步增强。自高祖到景帝这段时间,给武帝营造盛世创造了机会。

(二)汉武帝时期的盛世,体现在政策、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并由此缔造了古代王朝的第一个盛世。

汉武帝名为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十六岁登基称帝,并成为一届万民称颂的帝王,其中所做的贡献确实很大。同时,他也是古代中国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

在他登基初期之时,政治上沿用前制,继续休养生息。对地方的一些诸侯采用推恩令,削弱诸侯的实力,稳固自身的地位,使诸侯的封地大大减少,这就方便中央集权。除此之外,武帝性格比较刚硬,与本朝丞相时有纷争,对丞相职位颇有不满,加之曾发生的丞相乱政,朝中无人敢当丞相之职。于是武帝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所设立的内朝人选都是与皇帝较亲近,但职位偏低,而对应的外朝,则是职位较高的官员,诸如将军之类的高官。

在文化的相关方面,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并且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学五经为教材。此举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所学习,也使儒家思想占据中国传统思想两千多年。设立中央的太学之外,还设立了地方的乡学,形成举贤制度,来挑选人才。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在经济上,运用盐铁官营制度,官方垄断盐铁的运营权,设置了相关行政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在中央的大司农职位下再进行设置盐铁丞,从而统管全国各地盐铁的收购运营活动。同时也设置了平均官等官员安排路上的运输。除此之外,还改革了币制,先后进行了六次的改革,最终确定发行五铢钱,大大打击了大商人的垄断行为,稳定了经济,并且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与历朝历代相似,重农抑商,为了整顿财政,并且还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压制商业发展,尤其是部分奸商。

在外交上,武帝发掘诸多武将才华,加上国力增强,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战略,结束自高祖开始的和亲措施,主动迎战匈奴,并取得胜利。并且派人出使西域,和亲乌孙,灭朝鲜,收南越。

以上多种措施,都足以改革朝政,更新社会秩序。而新的进步的制度使得汉武帝这一时期国力越发昌盛。他的一系列措施改革都十分有用。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最能体现国力强盛的应当是外交方面。

(三)汉武帝时期的外交手段,有战争有和亲也有贸易往来,即丝绸之路

汉武帝登基以后,结束了之前的汉高祖因国力较弱而不得不采取的和亲和赠送财宝的行径,转而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对外政策。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其时的匈奴已经越发猖獗,前几个朝代的和亲以及捐赠的诸多东西使匈奴又开始冒犯边境。而匈奴的多次骚扰侵袭,也让汉武帝毅然选择选派将领击败匈奴。

武帝在军事方面,健全了军制,集中了兵权,并且着重培养骑兵部队,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并且提拔了李广、卫青、霍去病这些优秀的军事将才。此外,经济上也增加了对商人的车马税,还有盐铁官营的垄断,都是为了增加国力,从而满足军备,确保战争物资储备的量,也对军事防御建筑进行修筑。

从公元前129年开始,也就是武帝元光六年,武帝开始反击匈奴,拉开战争的序幕。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骑兵对汉朝的边疆地区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进行侵犯,武帝决心反击,派遣当时的年轻将领卫青去进攻匈奴盘踞的地方。卫青也不负众望,带兵北上进攻匈奴,对占领河套地区及以南方向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各部进行突击,并且顺利地收复了河南地。胜利后,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其地设置了两个郡,朔方、五原,修筑了朔方城,移了十万百姓去这地方屯田戍边,并且重新修筑秦时的边塞和沿河防御工具。从此,不仅使匈奴骑兵对汉朝威胁减弱,而且有了一个可以反而击败匈奴的军事基地。也因为这一事件,卫青得封长平侯。

汉朝中期强盛的关键:边疆政策的转变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而匈奴那方面很是气愤,于是也多次发起战争,但都被汉军给一一挡回去。其中匈奴的右贤王自以为离汉军很远,结果被卫青的军队在半夜围剿,虽然让右贤王给逃掉,但是俘获众多物资人员,大获全胜。汉武帝收到战报颇为高兴,于是又给卫青增加俸禄,甚至册封他的三个尚在襁褓的儿子为侯。在之后的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中,汉朝军队屡获佳绩,对匈奴的势力造成了致命打击。

为了联合乌孙国一并对抗匈奴,册封刘细君为公主,并将她和亲于乌孙国。从而获得了乌孙国的支持一并攻打匈奴。

武帝派出将士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兵在东北方向攻打其时的卫氏朝鲜,并在上面安排了四个郡,分别是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到得其时,汉朝板块基本就已经成型完善。

其中外交方面的商贸往来,颇为重要的丝绸之路和张骞。在汉武帝元朔三年之时,张骞回到了长安城,武帝册封他为太中大夫。张骞向武帝介绍了自己的出使经历,他对西域诸国都有很大的发现与认识,虽然没有联合到一并可以对抗匈奴的国家,但也收获颇丰。张骞向武帝介绍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异于汉朝的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世界。武帝想要向西域传播汉朝的声威,于是又派张骞进行丝绸之路的探索。

汉武帝意欲通过击败匈奴和向西域输出自身精美的丝绸从而弘扬汉朝国威。但是路上各国的阻碍太过严重,必须要解决,于是武帝派遣李广诸将来进行开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也最终得以开辟,影响后世深远。而丝绸之路是连接亚非欧三洲的重要通道,而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都经过这条重要通道来抵达异国。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政治也随之发展。此外,也是借由丝绸之路,得以使汉朝的威名远播。

汉武盛世的丝绸之路开通,在文化交流、商品交流、宗教交流中都意义重大。汉朝的盛世繁荣,离不开丝绸之路的繁盛。原先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可能通过战争、和亲,而丝绸之路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汉朝乃至后世都有极大影响。丝绸之路作为重要外交手段,在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参考资料:

《史记》

《长安是中国的心》

上一篇

大国第7步兵师的历任师长(二战结束前)

下一篇

"凤凰落地不如鸡"的后代,来看看甲级战犯的后代是啥样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