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收藏 0 0

三国的故事里面,主要是围绕着军阀之间,战争的较量以及模式之间运筹帷幄的对决,因而也会爆发一些让人们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的战争。而战争的结果也往往成为一种非常,让人值得让人回味的事件。当然在这些战争当中,势均力敌之间的较量,往往不如以少胜多的案例让人们更加心潮澎湃,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三国的历史当中,依旧还是有着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这充分体现了领兵打仗者运筹帷幄以及他们谋士的运用力协作。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它不仅仅是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弱以及后勤补给的持续保障,更重要的是在于领兵者的计谋和谋略,如果说一个战略十分得当的话,那么就会给这样的一支军队带来巨大的帮助,而非是拖累。在整个三国演义的当中,至少有两场以上胜多的案例,值得让人去深入的探讨。其中一则便是爆发于公元200年,曹操和军阀袁绍之间的大战,尽管这一场战斗并不和后来的赤壁之战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但曹操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角,将他的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不仅仅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通过此场战役将元少的元气大伤,在很长时间之内元首便不敢出兵和曹操争夺天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袁绍最终的父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说在这场战斗当中,曹操是一个绝对的主角,尽管袁绍拥有着数倍与曹操的兵马谋士将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曹操本人在此场战争中的主角光环。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相比之下,作为一方之主的元首并没有能够像曹操那般宽阔的胸怀以及对人才的了解与运用。尤其是他对自己谋士许攸的一个极大不信任,直接导致了需要去投靠曹操,并将元少自己本身所有的家底情况通报与曹操本人。这无疑对曹操来说是占得了一个很大的先机。尤其是像曹操透露袁绍俊梁部队的情报在极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本场战斗的结局。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一个状况。

而袁绍大军数倍于曹操面临断粮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这样的后果极大的可能会动摇军心,并以此带来军队整体的不稳定影响发挥。他们之间气度的大小也直接看出来,两人之间可能拥有实力的不同。曹操可以说是一个赏识人才的人,在何袁绍开战之前,许攸曾经写过一个讨伐的檄文。在这个檄文当中,许攸对曹操进行了很大的批评。然而曹操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非常的痛快,一下子就缓和了自己的头痛。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甚至在他的心中,他觉得许攸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能够写出这样的讨伐文章,并看得到他的身上实际上是才高八斗的。也正是因为他重视这样的人才,才让很多人都想要归属他,与之相比的袁绍似乎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自然而然在正常不仅仅拼军队更是拼人才的战斗中,败于曹操之手。所以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角,他的重要性远远的超过了袁绍,这就是袁绍为什么败到他手里的原因。

但是经历过前期十几场战争的锤炼,曹操可以说是在普天之下当中没有任何称得上对手的军阀。他当然尽管曹操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他也不会在乎这些虚名,但是长久以来的胜利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的傲慢气息。尽管这些表象并没有从他的身上反应出来,但从赤壁之战当中还是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些端倪的。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在南下攻打孙权和刘备的过程中,他所率领的军队已经有20万之多,虽然并不是说像三国演义当中描绘的80万那样,而多达20万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当时的孙刘军来说,他们也只不过仅仅有五六万人,在20万人马的面前还是显得那样的渺小,不堪一击。不过此时的主角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曹操了,而是刘备和孙权。尽管他们的力量比较弱小,但和曹操相比,他们完全的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这两个主要因素。曹操在南下攻打荆州的过程当中,其军队就已经经历过了长久的搏杀,有一定的疲惫之态。

尽管他们已经在荆州做过短时间的修养,但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的士兵,并不能够完全很好地适应好南方的这一系列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曹操军队的战力更是减弱了他们获胜的可能。尤其是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就轻易的采用了铁索连环的这样一个计谋,看似将数百艘数千艘战船连在一起,让北方是并有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的考虑到这样带来的一个严重的后果。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当然当时的天气来说,让曹操一方误认为根本不会有东南风的现象发生,也正是这一疏忽,给了孙刘联军一个非常有利的可乘之机。在这样一场巨大的火攻之下,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用火取胜的战斗,就这样在曹操的失败当中落幕了。这并不是说曹操手下的谋士不能够比得上刘备,诸葛亮以及孙权等人,而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完全就没有意识到,这两家拎起手来会给事件带来如此大的转机,也是他们长久以来的一种轻视心态,给了这些看似弱小的力量翻盘的机会。

当然他们在当初对阵袁绍的过程当中,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能够大获全胜,这种感觉就仿佛是此刻的刘备和孙权一般。在三国这整整的短短几十年当中,有这样两场以少胜多的案例,给了后人以无限的想一想。因为这两场案例当中任何一方假如出现小小的失误的话,那一段历史就极有可能面临着被改写的局面。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的假如。

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成功的主角却是不同

上一篇

品读|古今第一“圣手”周昉

下一篇

二战日本飞行员不带降落伞想占便宜,最终却自食其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