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收藏 0 0

20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描述四五千年前的古蜀疆域,“不晓文字,未有礼乐”。长期以来,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更有人认为,是蛮荒不毛之地,瘴疠弥漫之狱,虎狼横行之野,极其恐怖可怕。

可是,物证往往会戳穿纸上谬误。近几十年来,四川盆地修高速鐵路、建樓盤、公路改道,此起彼伏,導致古蜀文化材料大量破土而出。曾经深埋地下的古蜀文化器物,潮水般涌现在今人眼前。成都的数位藏家,30余年来收藏古蜀文化玉石器数千件。其中大纵目人面具、玉鼓、浮雕玉拼板尤为珍贵

古蜀文化器物出土,一般要追溯到上世纪1929年的燕道诚,当时在广汉燕家出土一坑就有400余件玉石器,除十来件归华西大学博物馆,其余均流布民间。民国要人陈立夫当时在重庆所得一件古蜀文化玉神人面,就是其中之一。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收藏了一件墨玉质的古蜀文化捆绑俑,为上世纪30年代爱德华·索南夏因所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3件古蜀文化牙璋。北京故宫博物院周南泉先生亲言,在美国见到旧时官僚带出的古蜀文化玉人头数件。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1)古蜀文化玉器上的文字

民间收藏的大量古蜀文化玉器说明,古蜀国崇玉、治玉、享玉历史之久、分布之广、器形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是同一时期任何一个方国所不能媲美的。当一块坚硬的玉石,在古蜀先民锤击錾凿之后,成为题材丰富,技法多变,写形传神,鲜活生动,富有浓郁的古蜀色彩、生活情趣和永久感染力的雕塑作品。彰显了古蜀先民艺术的自由性、丰富的创造性,在浸润了时光的滋养后,成为一段珍贵记忆。古蜀国精美的玉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石刻,刻画生动,形神兼备。其精细的描绘、精巧的装饰,共同构成了古蜀国雕塑精美绝伦的华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些玉石雕塑作品,就像一条条无形的长线,穿越时间的隧道,龙飞凤舞,千姿百态,向世界娓娓讲述着古蜀土地上的文明传承。

一、古蜀玉册

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玉石器,对蜀地文化、先秦历史、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起源等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部分玉器上契刻地符号及文字,对上古文字学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者对厦门收藏家的250件套藏品进行了观摩研究,认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神树、蚌人、大纵目人、戴戟神人立像、顶蟾蜍神头像,玉鼓、玉书、玉印等,实属罕见。

古蜀文化玉器上大量的文字,特别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长篇文字以及玉册、玉书的大量成篇文字,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有着不亚于甲骨文、金文的重要性。其中数十件古蜀文化玉册,材质为汶川龙溪玉,每开长20-22厘米、宽2.8—3.2厘米、厚1.2—2.1厘米。每开上端各有一个横贯圆孔,用于穿绳编纂。玉册保存完好,玉质滋润,质地坚硬细腻,局部有沁,包浆厚重。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2)古蜀文化玉盘上的文字

在所有的文化遗产中,文字文本最能够直接记录一个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细节。古蜀文化玉器图文和甲骨文,具有明显的文字特点。古文字和语言学专家们认为:古蜀文化玉器上,已发现了至少3种以上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文字。这是继甲骨文之后,考古发现的最具规模的上古文字系统。而这些文字的存在远远早于甲骨文。据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推测:古蜀文化玉石文字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当地民族语言的原生记录形式,类似现在的彝族的彝文、纳西族的东巴文或哥巴文。二是甲骨文的早期形态,出生于汶川的大禹远走中原,带去了古蜀文化中的造字的方法,殷商人不断加以完善,这种方法更加成熟,出现了甲骨文。

史书《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中记载:“仓颉作书”。即古代最著名的史官是苍颉。《说文解字序》中云:“黄帝之史苍颉见鸟兽蹄沆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提出: “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论衡•骨相》:“苍颉四目,为黄帝史。”王国维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主张:“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间王室执政之官,经传作‘卿士’,而毛公鼎小子师敦番生敦作‘卿事’。殷虚卜辞作‘卿史’。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诸侯之执政通称‘御事’,而殷虚卜辞则称‘御史’。是御事亦名‘史’也。”此说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巫史起源说。

册,《说文解字》:“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也就是所谓的“册命”之“册”。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3)古蜀文化玉手上的文字

在商周金文中,史官的称谓主要体现在四大类:尹、册、史、吏。在商周时代,将从事占卜等活动的职官叫作“巫”,将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职官叫作“史”。

《说文解字注》中解释:“后人多假‘策’为之。”商周天子进行完整的册命过程,就是商周礼的典型体现之一。具体的册命过程还需要册命官、傧相、作册等具有史官职能的人在场,共同完成。册命的仪式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宗教性质。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说文解字》:“事,职也,从史省声。”又:“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然殷人卜辞皆以史为事,是《尚书》无“事”字。任何图像及其文字必须经过史官的记录才可以流传下来。因此,今天所有的商周史料,全是经过史官加工后的产物。记录史实是史官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主持册命和祭祀活动,这使史官成为宗教制度和仪式的执行人。

据《逸周书》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打开商代的藏宝库,看见玉器上亿件。后经考证,认为周灭商得宝玉1.4万件。纵览历史数千年,国家之宝,皇室之珍,连城之璧,皇帝之宝,盛世之藏,都离不开玉。“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藏布帛”,同样反映我们的祖先对玉是何等的尊崇。

古蜀先民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神、祭祀天地,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孙后代。他们认为玉器代表深厚的文化道德,于是,模仿简牍,将文字直接镌刻在编联成册的玉条之上的玉册,应运而生。史书记载,玉册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是中原王朝即位、册命、上尊号、上徽号、上谥号、追谥、遣奠、封禅、谒陵、郊庙等礼制活动中,使用的重要仪具。为当朝帝王为其列祖列后镌制的宝册。晋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有关玉册的记载虽然早在《后汉书·郎.传》中可见。但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则仅见于南唐二陵,唐李重润墓,以及1981年在北京丰台区王佐乡唐史思明墓等处。其中史思明墓出土的44枚长条形玉册,为汉白玉质地。形制规整,每枚玉册均有字,阴刻,行书体,字口填金。其中仅8枚较完整。资料介绍,1990年出土于洛阳市西工区的唐哀帝玉册,是我国唐代历史上唯一得以传世的即位玉册。以玉册为代表的玉质圣旨,亦应归入石质圣旨之列。“圣旨”是接旨臣民镌刻的。在接到皇帝诏封后,他们将丝帛或纸本圣旨内容移錄石上,即利长久保存,又利扩大荣耀。历史岁月中,圣旨与时俱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圣旨的基本使命是传达王者之音、王者之音,就是儒家所谓的“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吹于上,草伏于下,上令下行,天下化焉。圣旨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最强劲的育化之力。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4)古蜀文化玉器上的文字

现藏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建哀册》,1943年出土于成都抚琴台五代前蜀主王建墓中。哀册为玉质共五十一简。简上所刻字皆填金,字体为楷书。书法娟秀雅丽。

王建(847-918)本是河南舞阳县人,早年为唐朝将领,唐末战乱时随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后任利州刺吏。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历史从此开始。王建遂占据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历史上称前蜀。墓室内出土有玉带、哀册、谥册、谥宝,各种银器及铁猪、铁牛等。出土的玉制哀册,是确定墓葬主人的依据。

古蜀文化玉册大约400余开,每开镂刻的4个古蜀文字,结体方扁,体态端庄,排列整齐。刻工精美,雍容华贵。可以贯索,可展而读之,又可敛而匣之。古蜀文化玉册的历史价值及艺术性、稀有性、重要性等,远非一般数量较多的佛经玉册所能比拟。

二、古蜀私塾

民间收藏的数千件古蜀文化玉器品类之丰富,工艺之精美,无不令参观者惊叹,大量刻有铭文纹饰的玉石器礼器,不仅展示了繁多的古蜀文字而且已经有类似私塾先生在讲课的玉石圆雕作品。据参观者描述:一座长、宽近一米的玉石房子,双层,中空,无一钉一铆,上层有大量的玉石文字,下面是一庭院,有树,有一人手握书卷,边上数人,似在听课。

我们知道,古蜀国有大量玉石礼器。关于什么是“礼”,《礼记》中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脩身践言,谓之善行,行脩言道,礼之质也”。用今天的话说,“礼”就是规范我们仁义道德行为的法度。什么好,什么不好,何为善恶,何为疏密。而且,人必恭俭退让,实践自己的诺言,才称得上善行。所以,高尚者以礼教人,使人有礼,了解自己如何方能有别于禽兽。所以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礼所涉及的范畴也可大可小,小可省视人的姿势态度、应季服饰或所用的器物,如统治者面南而治,端冕持圭,普通人“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一类,大可祭祀社稷,分封禅让,纪念皇祖皇考;辩方正位,如东方曰夷,南方曰蛮;或定邦国、都邑、四夷、八蛮、七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因礼教会变为非常细致的典章制度。

古代私塾是教育人学礼的地方,是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5)古蜀文化玉器上的文字

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最早关于塾的记载出自商代甲骨文。据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塾是怎么得名的?清人顾震福的解释是:“臣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隶经杂箸》甲编卷下)。

文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人。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他在成都修建学宫文翁石室,把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学问好的就让他们在郡守府里做事,学问稍差一点的就让他们担任教化的小吏。文翁的这些举措也为蜀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汉书》记载:“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汉武帝看到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于是下令各地都要仿效。对此事《汉书》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石室的设立,蜀地人才辈出,首先出了王褒、杨雄并称“渊云”的著名辞赋家,尔后又有了司马相如,卓文君。文翁创办的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的贡献是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模式。

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运而生。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6)古蜀文化玉器上的文字

无论石室,还是书院。都是培养人才的所在。很早的时候选拔人才是“世袭制”。西周以后,春秋战国均用此法。这种过分强调“基因”的做法,弊端明显。后来,为了国家发展,秦孝公昭告天下广纳各路人才,设立招贤馆,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并通过商鞅变法正式打破了“世袭制”。

汉朝时期产生了“察举制”。具体做法是地方推荐,上层审核,主要推荐四类人。一是孝顺的人,二是有才能有技艺的人,三是清正廉明的人,四是具有质朴、敦厚、逊让、节俭四种品质的人。“察举制”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确立了三纲五常道德基础和封建伦理秩序。到了隋朝,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选拔人才制度,“科举制”。科举制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是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进入民国,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慢慢兴起,科举制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选拔人才的需要,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

科举制度的本质精神——公平竞争、平等择优。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教育遗产。

西汉扬雄所著《蜀王本纪》首倡蜀无文字之说,其文云:“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东晋史家常璩则对此说提出质疑,所著《华阳国志·叙志》云:“而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书,文翁始知书学。……则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夫人为国史,作为圣则,仙自上世,见称在昔。及周之末,服事于秦,首为郡县,虽滨戎夷,亦有冠冕。故《蜀纪》曰:‘大人之乡,方大之国’也。至于汉兴,反当荒服,而无书学乎?《汉书》曰:郡国之有文学,因文翁始。若然,翁以前齐、鲁当无文学哉?……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常璩之意,是蜀有文字。

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上,发现了大量文字,特别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长篇文字以及玉册、玉书的大量成篇文字,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有着不亚于甲骨文、金文的重要性。同时可以证明,古蜀国很可能已经有了教书育人的私塾,为中国早期的培养人才开创先河,而古蜀先民十分钟爱的玉,所象征的仁、义、礼、智、乐、信、忠这些人性之美德,则是完美社会之所以绵延不绝的精髓。

三、古蜀河精献洛书

古蜀文化玉石器雕琢流畅优美,婉转流利,圆滑自然,不见刀斧之痕,有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神树、蚌人、大纵目人、戴戟神人立像、顶蟾蜍神头像,玉鼓、玉书、玉印等的价值,在于补充了有关精神文化、宗教世界这部分的实物,有助于古蜀文明以太阳神为主体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诸内容的探讨和研究。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7)古蜀文化玉版上的文字(拓片)

现收藏于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的古蜀文化玉雕“河精献洛书”,通高121 厘米,材质为汶川龙溪玉。由四部分组合而成。底座方台形,两侧浮雕两条大鱼。神人头戴冠,身着袍衣。袍衣正面有线刻牙璋,牙璋上镌刻古蜀文字,两侧刻有虎面泥鳅纹。后背上半部刻太阳,下半部刻神龟,龟背上负有洛书。神人双手捧着卷轴。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传说中的“河图洛书”。

上古奇书《山海经》讲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在尧帝时,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历经九年都没有成功,最后“被帝赐死,自沉于渊,化为玄鱼”。大禹继承父命,继续治水。鲧变为河精,托神龟献洛书给大禹,大禹依靠此神秘的洛书所授的玄机治水,经过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最后获得成功。由于大禹治水有功,他继任舜的帝位,成为夏代的开国之君。

“河图”一词,最早的记录见于《尚书》,其次在《周易》的“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尚书·周书·顾命》记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传云:“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处对“河图洛书”是指什么尚无记载。《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礼记·礼运》:“河出马图。”由此可知,孔子于古籍中记载得知,伏羲时代,黄河出现一匹龙马。其身上有文彩图案,谓之“龙马负图”,伏羲将其记载下来,因出于黄河,谓之“河图”。另外,《论语·子罕》中也记载了:“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礼记》中的这一段解释,将古人在修身“内求法”中的观察所得,移植成了身外的实景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易学、风水、五行、子平八字、紫微斗数、择日、占卜等学科中。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所绘制的几无差别;河图、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而且墓葬主人在被埋葬前已经预知必被后世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上,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由此可知,那时的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的“河图洛书”之数。在宋朝之前,对于太极与“河图洛书”的记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道家一代宗师陈抟由修身“内求法”所得,才提供出了久已失传的“河图”、“洛书”、“太极”等图案。

陈抟首创“龙图易”,融合了汉朝至唐朝的九宫学说以及五行生成数的理论,绘制成图像,名之为“龙图”,始将消失2000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后天图、阴阳太极图重现于世。

古蜀国并非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图(8)古蜀文化玉版上镌刻的文字

伏羲当年同样是依据修身而天人合一,获得河图,依据河图而画出八卦。据《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短短七十二字,是有关伏羲生平活动的最早记载和描述,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中的记载完全一样。

古蜀文化玉雕“河精献洛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表现《河图洛书》的实物。因此,这件藏品的内涵对研究夏商周神话与传说、历史与天文、数学与易学、文字书契史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论证作用,可能成为“洛书”学最原始、最生动的实物论据。

结束语

古蜀文化玉石器作为集群展现的人类上古史奇珍,代表了上古时代艺术与科技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例如,璧、琮、牙璋,皆有新的突破;立人和神树也有新的补充,更为完美。大型的拼画、圆雕人俑、动物俑,品种多样,技法高超。壁画上描写的生产、生活、祭祀场面,为了解古代蜀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特别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长篇文字,以及玉册、玉书、可连缀的玉片的大量成篇文字,是研究古蜀国社会的丰富资料。向人们展示了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蜀族的物质文化遗存,揭示了“开国何茫然”的古代蜀国文化面貌。证明古蜀国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上一篇

不要争了,夏的位置真的不能确定吗?夏王说,其实我没有别的选择

下一篇

一代人屠冉闵死在十六国战神手里,一点也不亏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