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的两位功臣是什么关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的两位功臣是什么关系?
收藏 0 0
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的两位功臣是什么关系?

狐偃

狐偃是谁?狐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狐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大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原始旧姓。大狐氏原姓姬,因其先祖被分封在狐氏大戎(今山西吕梁山区),故以地名为姓氏,称大狐氏。在晋国建立初期,真正的宗周贵族是不多的,叔虞统治的“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族人,大部分还是土着居民。事实上,晋国的“胡”风一直是很浓厚的,从西周初期受封于唐邑,后改唐为晋,建立晋国。其时,晋国人与周边民族通商、通婚的现象一直就十分普遍,国君也不例外。在史籍《左传》中称,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汉朝史学大家司马迁也认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

大狐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狐氏,世代相传至今。

当重耳的母亲狐姬从大戎嫁入晋国的时候,狐姬的父亲狐突拖家带口也都来到了晋国。狐突在大戎是王子,来到晋国以后成为了晋献公的一名臣子。当狐姬生下重耳以后,狐突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侍奉重耳,负责教导重耳。

狐偃被父亲派到重耳身边的时候,重耳还是一个小毛孩,上面又有一个哥哥太子申生,本是一条没落之路,注定没有出头日的。不过,也正是因为骊姬之乱,这场导致重耳流亡十九年的事件,才使得重耳有了夺位的机会,使得狐偃有了展现才华的机会。当人们对晋文公成就晋国霸业做出了高度评价的时候,也不会忘记狐偃的功劳,后人云“公染于舅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的两位功臣是什么关系?

赵衰

说起赵衰,就不得不说春秋时代著名的“赵氏孤儿”,主角赵武即是他的曾孙

赵衰的祖宗是叔带,周幽王时期时代叔带逃到晋国建立赵氏,叔带死后又传了几代后,赵衰继承赵氏爵位,是晋文公年轻时候的好友。据说赵衰为侍奉晋献公还是侍奉几位公子进行占卜,结果都不吉利。占卜到侍奉公子重耳时,结果吉利,他就去侍奉重耳。

赵衰则是晋文公少年时期的好友,是晋国的赵氏一族的后人。赵氏在晋国中也是有封地的官爵,有权力有地位。赵衰和重耳交好,在晋献公以及晋献公的众多的公子中选择了重耳,跟随重耳逃亡,帮助重耳渡过难关。在晋文公成就霸业的道路上,赵衰也是一位极大的功臣。赵衰和狐偃都是从很早的时候便开始服侍重耳,因此两人应该早就已经相识。加上两个人都是有贤能之才的人,应该不是政敌,而是共同辅佐晋文公的左膀右臂

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的两位功臣是什么关系?

两人的关系

重耳少年时期便贤名远扬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就是重耳受到了狐偃、赵衰这些贤能之臣的影响。“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焉”,这形容的是重耳的少年时期,成年甚至中年以后,狐偃等人都陪伴在重耳身边。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重耳在狐偃、赵衰等人的影响下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的。齐恒公是一个喜欢贤能之人的国君,他早就听闻了重耳的盛名,当重耳逃亡来齐以后,齐恒公曾一度想要将重耳留在齐国,还将齐国公族之女嫁给重耳,企图让重耳待在齐狐偃和赵衰是什么关系?国。齐恒公见过重耳就已经很是欣赏,见过重耳身边的狐偃和赵衰等人以后,更是感叹这些都是王佐之才,羡慕无比。可见,狐偃和赵衰的能力是多么出众了。

赵衰和狐偃的政治风格有很大的不同,狐偃之子狐射姑曾对赵衰和赵衰之子赵盾做了评价:“衰乃冬日之日,盾乃夏日之日”,意思就是,冬日之日赖其温,夏日之日畏其烈。狐射姑的评价不可谓不精辟,赵衰就是如此,他谦让有德,不卑不亢,不慕名利,在晋文公当政时期,是出了名的善让之臣,多次举荐有能之人。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想让赵衰做三军的将领,可是赵衰推辞了,他向晋文公推荐了狐偃,他说:“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晋文公听取了赵衰的建议,封狐偃为三军统帅。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赵衰和狐偃之间还是这时还是友好的,否则谁会让自己的政敌强大起来呢!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上军将狐毛去世了,本来按照辈分顺序,应该由狐偃来接替这个职位,但是晋文公不但没有封狐偃,反而想封赵衰,赵衰推荐了先且居。相传,晋文公晚年时期忌惮狐偃的权力地位越来越大,开始远离狐偃。赵衰是晋文公最信任的人,赵衰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狐偃在晋朝的地位。再说,赵衰和狐偃都是晋文公的大臣,位高权重,不可能一直是友好的关系,比如赵衰的儿子和狐偃的儿子后来就成为了政敌,赵狐两家的恩怨应该是从父辈时期就开始了

谢谢观看

上一篇

皇帝也写“错字”?还挂在了匾额上?

下一篇

日本第一天皇就是徐福,中国拿出十大铁证日本不承认都难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