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夏朝都城新线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夏朝都城新线索
收藏 0 0

前段时间,看《水经注》时发现了一个夏都斟鄩的新线索,《水经注》曰:“又东历大夏门下,故夏门也。”这个是洛阳地区的一条叫“谷水”的河流,经过汉魏洛阳城的北面靠西的大夏门的记载。

“故夏门也”是不是指夏都斟鄩的城门呢?经过考证《水经注》讲的大夏门是在曹魏时期,“故夏门也”是指东汉时期汉魏洛阳城的夏门,大夏门在东汉时期叫夏门。那么,这个夏门会不会还有“故夏门也”,它会不会是夏都斟鄩的其中一个城门呢?这很有可能,《括地志》曰:“故鄩城在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 而这个距离无论是从巩县县城还是从巩县县界开始算二里头遗址都不合适,如果从巩县县城开始算,汉魏洛阳城西面的白马寺附近区域差不多。

夏朝都城新线索

根据东汉夏门的位置,夏都斟鄩可能在汉魏洛阳城的北面或者西面,考虑距离问题,在西面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这一条,东汉时期汉魏洛阳城的夏门可能是夏都斟鄩的外城的一个门,也可能是外郭城东面城外的一个迎宾门,汉魏洛阳城的西面和白马寺的北面区域可能包括在斟鄩的外城里面,属于外城的一部分,而夏都斟鄩的核心区宫城和内城,则在白马寺的西北面和西面靠近伊阙(龙门)所在的东经线的附近区域,甚至就在这条东经线上,这也符合笔者之前的观点。

寻找夏朝都城斟鄩应以伊阙(龙门)为准绳,不能偏离伊阙所在的东经线太远。夏朝都城斟鄩应该在伊阙和洛河的北面,伊阙所在的东经线附近。

上一篇

记忆中的老武汉展览馆,这里承载着武汉人的美好年华

下一篇

5位科学家获得(共和国的勋章)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